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小龙

作品数:8 被引量:68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主义
  • 8篇民粹
  • 8篇民粹主义
  • 6篇网络民粹主义
  • 2篇演进
  • 1篇大学生
  • 1篇动员
  • 1篇新左派
  • 1篇形态演进
  • 1篇演进态势
  • 1篇舆情
  • 1篇政治
  • 1篇制度规约
  • 1篇中国网络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动员
  • 1篇社会认同
  • 1篇社会思潮
  • 1篇社会运动
  • 1篇生成逻辑

机构

  • 7篇广东药科大学
  • 3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8篇刘小龙

传媒

  • 2篇探索
  • 1篇理论导刊
  • 1篇中共浙江省委...
  • 1篇社会主义研究
  • 1篇理论与改革
  • 1篇理论月刊
  • 1篇理论探索

年份

  • 1篇2019
  • 5篇2017
  • 2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民粹主义思潮在大学生中的渗透及其治理策略被引量:5
2017年
民粹主义思潮在大学生中的渗透,交织着社会思潮俘获主体的外在塑造过程和主体选择及寻觅社会身份的内在认同过程。在载体上借助于网络空间和文化形态进行传播,在主体上呈现少数精英和大学生网民的互动,在演进趋向上呈现出议题推动以及和中产阶级焦虑心态共振的特点,在话语上出现语言暴力和激进舆论倾向,促使当前大学生对民粹主义思潮兼有理性上的拒斥和情感上的认同的复杂特点。民粹主义思潮带来了有限的合理要素和长期的潜在威胁,清除民粹主义滋长的社会土壤,完善理性思维和法律素养教育,强化危机应对举措,是民粹主义治理的基本理路。
刘小龙
关键词:民粹主义社会思潮社会认同大学生
冲突与整合:网络民粹主义治理机制的建构被引量:3
2017年
网络民粹主义治理是把治理的理念运用到网络民粹主义这一特定对象上的活动,宏观上属于国家治理、社会治理的范畴。网络民粹主义治理作为一种多元主体的平等协商过程,具有与网络管制、规制不同的内涵和意蕴。网络民粹主义治理机制的构建,需要处理好民主和民粹的复杂关系,把网络民粹主义纳入到协商民主的轨道之内;需要把网民自发性的政治参与热情规约在制度规范的边界之内;需要修复网络生态,构建网络空间的自我净化机制。
刘小龙
关键词:网络民粹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规约
多元动因与网络聚合:当前中国网络民粹主义的生成机制被引量:6
2019年
当前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是社会转型、政治变革、心理嬗变、文化发展等多种宏观因素嵌入微观的网络空间并持续发酵所致。剧烈的社会转型带来了阶层分化、利益调整和分配不公等现实问题,大众对于平等的朴素诉求在网络空间以民意的方式迅速聚合和集中表达,构成网络民粹主义的民意聚合机制;民主的理想与现实、民众高涨的参与热情与制度性吸纳相对不足,人民话语的“所指”与“能指”之间的裂缝,构成了网络民粹主义的激进民主参与机制;线下大众心理的网络投射、网络大众心理的生成和极化网络舆论的集中表达等环节,构成网络民粹主义的舆情极化机制;商业利益推动下的网络文化媚俗逐利趋向,大众娱乐狂欢隐藏着对精英文化的抵制和解构,二者共同构成网络民粹文化的生成机制。
刘小龙
关键词:网络民粹主义网络舆情网络政治
论当前中国的网络民粹主义动员及其治理被引量:10
2017年
网络民粹主义动员是发生在网络空间,运用民粹主义话语来实现大众动员的政治活动。当前中国的网络民粹主义动员,缺乏坚定的领导人物和明晰的政治规划,往往由具体社会议题所诱发,带有明显的情绪宣泄和大众狂欢的特点,在看似暴烈的话语背后隐藏着虚弱乏力、自我限制的本性。在主体维度上体现着意见领袖与普通网民之间的互动,交织着"为民之粹"的精英维度和"以民为粹"的草根维度;在发生逻辑上由不满、怨恨和愤怒情绪所驱动,体现着情感动员的鲜明特征。网络民粹主义动员的治理,一方面需要通过强化国家治理、社会治理来推动社会公平正义,从根本上改善网络民粹主义动员的滋长土壤;另一方面需要甄别民粹主义动员的类别,强化危机管理意识,采取有针对性的疏导策略。
刘小龙
关键词:网络民粹主义社会动员社会运动
当前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演进态势及其治理被引量:20
2017年
当前中国民粹主义思潮主要以网络民粹主义的形态表现出来,它以碎片化、流变性的话语弥漫于网络空间,由少数精英和大众草根共同推动。触发网络民粹主义的议题具有偶然性和随机性,但又会沿着"美化草根"和"仇视精英"的基本轨迹发展,呈现出某种网络定律。网络民粹主义缺乏独立的形态,对内往往与"新左派"相融合,具有借助乡愁意识来寄托批判现实的旨趣;对外往往与"民族主义"相结合,产生民族民粹主义这一现象,在爱国的名义下宣泄情绪、宣扬仇恨。网络民粹主义的治理,从根本上来说要全面推进改革,促进社会公正;从价值整合来看,要探索民主参与对民粹冲动的整合以及社会公正对绝对平等的整合;在引导策略上,要有针对性、有策略性地做好网络民粹主义的疏导工作。
刘小龙
关键词:网络民粹主义民族主义演进态势
网络民粹主义的内涵、张力与特征被引量:19
2016年
网络民粹主义是一种强调将社会分为人民与精英两大整体对抗阵营的网络话语和网络行为,它一方面推崇整体性、同质化的人民,另一方面批判作为人民对立面的社会精英及庇护他们的现行制度,主张政治应当表达人民的普遍意志。网络民粹主义在理念上坚持"以民为粹",但在实践上往往滑向"为民之粹","平民主义"和"精英主义"构成网络民粹主义的内在张力,它可能成为大众、草根和边缘群体抗争的武器,也可能沦为意见领袖操控民意、攫取名利的工具。网络民粹主义在政治实践过程中展开为认同和抗争两个维度,基于理性的非理性、表达不满的批判性和有限抗争的话语性构成了网络民粹主义三个基本特征。
刘小龙
关键词:网络民粹主义平民主义精英主义
解构与建构:当前中国网络民粹主义话语的生成逻辑被引量:7
2017年
中国网络民粹主义话语的生成交织着建构和解构的双重逻辑。一方面,通过对民本话语、平等话语和参与话语的建构,网络民粹主义指向"坚持人民为中心"、"追求平等"和"倡导直接民主"等政策主张;另一方面,对精英话语进行阴谋解读、诘问和控诉,网络民粹主义话语解构了精英话语的合法性。网络民粹主义话语是一种应激性的激进民意,凸显了情感动员的勾连作用,折射了民众对于共享发展成果的渴望。积极回应民粹主义的诉求,维持精英话语和民粹话语的适度张力是治理的基本方向。
刘小龙
关键词:网络民粹主义话语分析生成逻辑
民粹主义的形态演进及其解释路径被引量:7
2016年
民粹主义是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一个重要的政治现象,从时间维度来看,先后出现了19世纪后期俄国民粹主义、美国"人民党"民粹主义两种原生形态,横跨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的拉丁美洲的经典民粹主义形态,以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新民粹主义"。不同的民粹主义形态具有不同的解释路径。民粹主义的形态演进启示我们:要从价值观念和价值立场寻求民粹主义的研究共识,在研究视角上要破除西方学术偏见,融入更多的地方经验,在研究旨趣上注重抵御民粹主义诱惑。
刘小龙
关键词:民粹主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