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慧

作品数:4 被引量:60H指数:2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微生物学教研室重庆市微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生物被膜
  • 2篇生物被膜形成
  • 2篇突变
  • 2篇葡萄球菌
  • 2篇球菌
  • 2篇金黄色葡萄球...
  • 2篇黄色葡萄球菌
  • 2篇SIGB
  • 1篇信息传递
  • 1篇星形
  • 1篇星形胶质
  • 1篇星形胶质细胞
  • 1篇药性分析
  • 1篇神经系
  • 1篇神经系统
  • 1篇同源
  • 1篇同源重组
  • 1篇组成成分
  • 1篇乌鲁木齐
  • 1篇细胞

机构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兰州军区乌鲁...

作者

  • 4篇刘慧
  • 2篇胡珍
  • 2篇饶贤才
  • 2篇尚伟龙
  • 2篇彭华刚
  • 1篇袁吉振
  • 1篇朱军民
  • 1篇程航
  • 1篇伏建峰
  • 1篇杨杰
  • 1篇袁文常
  • 1篇蔡文琴
  • 1篇周坤
  • 1篇刘正祥
  • 1篇周人杰
  • 1篇胡荣
  • 1篇王小军
  • 1篇杨忠
  • 1篇杨延成
  • 1篇胡启文

传媒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生理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0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乌鲁木齐地区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的分子分型与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地区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的分子特征及其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期间乌鲁木齐地区一所大型综合医院临床分离的8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在鉴定区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susceptible Staphylococcus aureus,MSSA)的基础上,应用SCCmec分型、spa分型、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agr分型等葡萄球菌分子分型方法进行分析,检测pvl毒力基因的携带率,检测菌株对苯唑西林、红霉素、四环素等13种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菌株的耐药情况及耐药基因。结果 86株金葡菌中31株为MRSA,55株为MSSA。31株MRSA分为8种spa型和7种ST型,优势流行克隆为ST239-MRSA-Ⅲ-t030(71%,22/31)。55株MSSA分为23种spa型、16种ST型和8个PFGE聚类组,agrⅠ型占56.4%(31/55)。MSSA菌株的pvl毒力基因检出率为49.1%(27/55),MRSA为38.7%(12/31)。药敏结果显示31株MRSA均为多重耐药(multidrugresistant,MDR)菌株,55株MSSA中有31株为MDR菌株。结论乌鲁木齐地区流行的MRSA以ST239-MRSA-Ⅲ-t030为主,而MSSA表现出较高遗传多样性,发现有t11413,ST121等新的型别流行。
杨延成程航胡珍袁文常尚伟龙饶青胡启文杨杰刘正祥袁吉振张骁鹏彭华刚刘慧朱军民伏建峰饶贤才
关键词:分子分型耐药谱多重耐药乌鲁木齐
星形胶质细胞被引量:48
2004年
刘慧王小军胡荣杨忠蔡文琴
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神经系统组成成分信息传递
SigB(Q225P)突变促进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Sig B(Q225P)突变对其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比较临床分离金葡菌(XQ株)与实验室传代获得菌落颜色变白之XQW株的生物学特性,通过结晶紫染色法以及激光共聚焦检测菌株的生物被膜形成。进行XQ及XQW全基因组测序,比较相关基因,寻找突变位点。分别扩增sigB(Q225P)基因及其上游片段,经酶切后连接穿梭载体p BT2,构建同源重组质粒p BT2-sigB(Q225P),电转化至金葡菌RN4220,再将经RN4220修饰后的质粒电转入Newman。利用p BT2质粒对温度敏感的特点筛选Newman-sigB(Q225P)。利用同样的方法构建sigB敲除菌株Newman-△sigB,并构建回补菌株Newman-△sigB/sigB以及Newman-△sigB/sigB(Q225P)。比较这些菌株的生物被膜形成差异。结果 XQW株在液体培养基中呈絮状生长,结晶紫法以及激光共聚焦检测结果显示其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显著强于野生株,全基因组测序和比较发现XQW的sigB基因发生(Q225P)突变。构建的同源重组质粒p BT2-sigB(Q225P)及p BT2-△sigB转化金葡菌Newman后,经筛选,获得Newman-sigB(Q225P)及Newman-△sigB菌株;回补质粒p LI50-sigB及p LI50-sigB(Q225P)转化Newman-△sigB,筛选获得回补菌株Newman-△sigB/sigB及Newman-△sigB/sigB(Q225P)。经过结晶紫染色法及激光共聚焦测定生物被膜,发现Newman-sigB(Q225P)较野生株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显著升高,与XQW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强于XQ野生型的表型相一致;Newman-△sigB/sigB(Q225P)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明显高于Newman-△sigB/sigB。结论 Sig B(Q225P)具有促进金葡菌生物被膜形成的能力。
刘慧尚伟龙彭华刚周坤胡珍周人杰饶贤才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同源重组SIGB
sigB(Q225P)§突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影响
刘慧尚伟龙彭华刚周坤胡珍周人杰饶贤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