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斌
- 作品数:10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体外循环缺血再灌注心肌胰岛素抵抗与心功能障碍的关系被引量:25
- 2002年
-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缺血再灌注心肌胰岛素抵抗与心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1 2条雄性杂种狼犬 ,按体外循环主动脉阻断时间不同分为两组 ,组Ⅰ (6条 ) :主动脉阻断 2 5min ;组Ⅱ(6条 ) :主动脉阻断 1 50min。分别于转流前、开放主动脉后 1 0、30、60min时同时采集动脉、冠状静脉窦血标本并行右房心肌组织活检 ,测定血浆葡萄糖、乳酸、胰岛素、C肽、胰高血糖素、皮质醇、生长激素浓度和心肌组织糖原含量 ,同时监测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结果 缺血再灌注后血浆葡萄糖、乳酸、胰岛素、C肽、胰高血糖素、皮质醇及生长激素浓度均不同程度明显增高 ,于再灌注 1 0~ 30min达峰值 (与转流前比较 ,P值均 <0 .0 5) ,同时心肌糖原分解明显增强 ,而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严重障碍。与组Ⅰ比较 ,组Ⅱ心肌胰岛素抵抗程度更重、持续更久且终止体外循环后心脏指数、每搏指数及左室每搏工作指数均显著降低 (P值均 <0 .0 5)。结论 体外循环缺血再灌注心肌胰岛素抵抗程度与心功能障碍的发生密切相关 。
- 隋东虎石应康郭应强王儒蓉刘斌李坚
- 关键词:体外循环缺血再灌注心肌胰岛素抵抗心功能障碍
- 低流量氧化亚氮麻醉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 1996年
- 应用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观察了低流量固定比例的氧化亚氮—氧麻醉期间FiO2、吸入气、肺泡气以及动脉血气变化。成年杂种犬吸22.5ml/kg·min-1~7.5ml/kg·min-1的N2O—O2,70%出现低氧,不能作为临床应用。临床手术病人吸入7.5ml/kg~7.5ml/kg和15ml/kg~7.5ml/kgN2O2-O2120min,理论上虽较安全,但仍有发生低氧之危险,麻醉时应有必要的监测措施。
- 刘斌闵龙秋张国智张国智
- 关键词:氧化亚氮低流量麻醉血气分析
- 抑肽酶对体外循环呼吸指数和胸肺顺应性的影响被引量:3
- 2001年
- 目的 探讨抑肽酶是否减轻体外循环 (CPB)所致急性肺损伤。 方法 2 8例首次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抑肽酶组 ,各 14例。于CPB前 (T1)、主动脉开放后 10min(T2 )、CPB结束后 10min(T3)、6 0min(T4)监测胸肺顺应性 (Cs)和动态肺顺应性 (Cd) ,同步监测吸入气氧浓度 (FiO2 )、大气压 (PB)、PaO2 、PaCO2 ,计算呼吸指数 (RI)。 结果 对照组Cs、Cd和RI在T1(5 6 43±9 2 9,45 6 2± 6 92 ,0 45± 0 13)与抑肽酶组 (5 2 8± 13 49,42 97± 9 0 6 ,0 44± 0 10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Cs、Cd在T2 (33 82± 8 83,2 8 39± 6 0 4)、T3(35 42± 11 83,30 6 1± 7 88)、T4(37 96±7 2 7,32 38± 6 5 2 )较T1及同时间点的抑肽酶组 (42 74± 9 0 8,36 83± 5 47;43 38± 10 88,37 2 7±10 5 7;47 6 4± 12 2 7,40 5 2± 9 0 7)明显下降 (P <0 0 5 )。对照组RI在T2 (0 78± 0 14) ,T3(0 6 9±0 12 )较T1及同时间点抑肽酶组 (0 5 3± 0 14,0 5 1± 0 1)明显升高 (P <0 0 5 ) ,T4(0 6 3± 0 13)与T1无明显差异但仍高于抑肽酶组 (0 49± 0 13)。 结论 抑肽酶可减轻CPB所致急性肺损伤。
- 张兰王泉云肖红廖刃刘斌
- 关键词:抑肽酶体外循环肺顺应性CPB
- 心肺转流术在犬心肺脑复苏中的应用
- 2001年
- 目的 观察犬在高钾停搏 1 0分钟后行心肺转流术 ( CPB)复苏 ,并与常规心肺复苏 ( CPR)比较其自主循环恢复和脑复苏的效果。 方法 将杂种家犬 1 2只 ,以 1 0 % KCl静脉给药致心脏停搏 ( CA) 1 0分钟后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6只。组 1 :用常规 CPR法复苏 ;组 2 :用自行研制的心肺转流装置复苏。两组于 CA前、CA1 0分钟、复苏后 5分钟、1 0分钟和 3 0分钟监测平均动脉压 ( MAP)、心率 ( HR)、心脏复跳时间、瞳孔大小、72小时存活率和动静脉血气并计算脑氧摄取率 ( CEO2 )和脑氧耗量 ( Ca-jv O2 )。 结果 组 1中 6只犬仅 2只在 CPR后 1 0分钟、1 5分钟恢复自主心跳 ,但不稳定 ,并在 60分钟内死亡 ;组 2均于 CPB后 6~ 1 0分钟恢复自主心跳 ,CPB1 0分钟后 MAP>80 mm Hg,明显高于组 1 ( P<0 .0 5) ,其自主循环恢复率为 1 0 0 % ,明显大于组 1 ( P<0 .0 5)。两组 CEO2 和 Ca-jv O2 在 CA1 0分钟、复苏后 5分钟和 1 0分钟均明显升高 ( P<0 .0 5) ,且复苏后 5分钟、1 0分钟和 3 0分钟时组 1明显高于组 2 ( P<0 .0 5)。组 2犬的瞳孔于复苏后第 9~ 1 9分钟开始缩小 ,3 0分钟后恢复至正常 ,全组均存活 72小时以上 ,72小时存活率为 1 0 0 % ,明显高于组 1 ( P<0 .0 5)。 结论 CA1 0分钟后 ,用 CPB复苏其自主循?
- 王儒蓉刘斌王泉云罗方武裴觉民谭小苹
- 关键词:心脏停搏心肺转流术心肺脑复苏
- 原位肝移植术中的体外静脉转流
- 2001年
- 目的 观察体外静脉 静脉转流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原位异体肝移植患者 14例 ,术中使用离心泵 ,部分肝素化方法行体外静脉转流。结果 体外静脉转流时间 (98.9±2 3 .6)min ,转流量 (1168±2 60 )ml/min ,转流期及新肝 5分钟心排血量 (CO)明显下降 ,但仍维持在正常水平 ,体循环阻力 (SVR)、肺循环阻力 (PVR)转流 3 0分钟后明显增加 ,心率 (HR)、平均动脉压 (MAP)、中心静脉压 (CVP)、平均肺动脉压 (MPAP)、肺毛细血管楔压 (PCWP)等在转流期均无明显变化 ,新肝早期MAP明显下降 ,SVR明显增加。结论 无肝期采用离心泵行体外静脉转流 ,有助于稳定血流动力学 ,但新肝早期仍有明显血压下降 ,主要通过适量快速泵灌注全血来纠正。
- 王健罗朝志刘斌文天夫严律南
- 关键词:肝移植体外静脉-静脉转流血流动力学
- 全自动自体血液回收系统在大血管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 1999年
- 目的 介绍全自动血液回收系统在复杂大血管手术中应用的经验。 方法 6 例动脉瘤和1 例肝血管瘤手术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人造血管置换或动脉瘤部分切除术,在手术开始或体外循环结束时,启用全自动血液回收系统,回收术野的出血或渗血,进行浓缩、洗涤后,再回输入体内,并按回收浓缩洗涤回输程序重复进行。 结果 7 例患者平均回收血量3 107ml(1 3008 500 ml) ,洗涤红细胞1 125ml(6752 925ml) 。平均输注佳乐施或海脉素2 000ml,2 例术中输入全血和血浆,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如期出院。 结论 复杂的大血管手术应用全自动血液回收系统具有广泛的适应证,是节约用血、减少输用库血的可靠方法。
- 刘斌王泉云石应康田子朴金立人
- 关键词:动脉瘤大血管
- 肺癌浸润左心房手术治疗的麻醉管理
- 2000年
- 目的 :介绍肺癌合并左心房、心包转移患者 ,施行肺癌根治术及部分心包、左心房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的麻醉经验。方法 :8例肺癌合并左心房、心包转移 (T4N2M0 Ⅲb)病人 ,在静吸复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施行肺癌根治性切除。结果 :全部病人麻醉平稳 ,手术经过顺利 ,术毕安返病房监护室 ,术后如期出院。结论 :这类病人手术难度大 ,麻醉危险性高。维持平稳麻醉 ,避免应用对循环系统有抑制的药物 ,注意术中补液量 ,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维持良好血氧饱合度 ,避免癌细胞的种植和血行播散 ,是麻醉管理的关键。
- 刘斌周清华朱炜炜
- 关键词:肺癌左心房心包麻醉肿瘤浸润
- 应用骨间前神经转位重建手内肌功能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 1992年
- 本实验应用骨间前神经转位与鱼际肌支或尺神经深支缝合修复手内肌功能。实验选用恒河猴12只,将48根神经平场分为转位组和直接缝合组。分别于术后1、3、6、12月进行大体、组织学、电生理学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等观察。结果表明:转位修复12个月后,其远端再生神经纤维数量及成熟度接近正常。其中,有髓纤维通过率达156.16±14.45%。肌电图、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等基本恢复。手内肌营养及功能明显改善。上述结果较直接缝合组早1~3月。
- 黄钢朱盛修刘斌廖显康
- 关键词:周围神经损伤手损伤外科手术神经移位
- 左心室异物四例被引量:1
- 2001年
- 杨建袁宏声石应康刘斌张祥蓉
- 关键词:外科手术
- 体外循环术中小剂量抑肽酶对急性炎性反应的作用
- 2001年
-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 (ECC)术中小剂量抑肽酶是否能减轻 ECC所致的急性炎性反应。 方法 将 2 8例首次心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抑肽酶组和对照组 ,各 14例。于麻醉诱导前、ECC前、ECC后 1小时和 2 4小时测定血浆中白细胞介素 - 10 (IL- 10 )、肿瘤坏死因子 - α(TNF- α)和白细胞计数。 结果 两组 IL- 10 ECC后 1小时比麻醉诱导前明显升高 (P<0 .0 1) ,且抑肽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1) ;对照组 TNF-α和白细胞计数在 ECC后 1小时和2 4小时较麻醉诱导前明显升高 ,且高于抑肽酶组 (P<0 .0 5 )。 结论 小剂量抑肽酶可抑制 ECC所致的炎性反应。
- 张兰尹燕王泉云刘斌
- 关键词:抑肽酶体外循环炎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