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昊
-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施钾对玉米产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 2016年
- 本文综述了施用钾肥对玉米生长发育以及产量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最近几年施用不同钾肥对玉米的增产效果,旨在为今后玉米合理施钾提供理论依据。
- 车明曹国军华伟刘昊
- 关键词:钾肥玉米
- 不同施钾方式对吉林省东部玉米钾素吸收积累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旨在探讨超高产玉米钾肥的最佳施用时期和分配比例,为吉林省东部超高产玉米钾肥高效施用方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通过田间试验的方法,在氮、磷、钾施用量相同的条件下探讨钾肥不同施用时期和分配比例,对玉米产量、钾素吸收积累及钾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吉林省东部玉米各处理之间产量基本达到差异性水平,最高产处理的产量为15535.6 kg/hm^2,其中3个处理达到了超高产水平,分别较不施钾处理增产30%以上。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呈线性增长,钾素积累则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并在灌浆期达到峰值,分析得出玉米在生育后期干物质积累的同时,钾素并不在植株体内大量储存,而是随时间延长逐渐淋失。产量最优处理的钾肥利用率、钾素吸收效率和钾肥偏生产力分别为66.9%、1.7 kg/kg和111.0 kg/kg,各指标均高于其他试验处理。即适宜的施钾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植株各阶段营养器官的钾素吸收积累量,并使得生育后期植株各营养器官钾素分配比例达到最佳,从而获得较高的钾肥利用率、钾素吸收效率和钾肥偏生产力。在氮、磷、钾施用量一定的条件下(N 300 kg/hm^2、P2O5140 kg/hm^2和K_2O 140 kg/hm^2),吉林省东部超高产玉米钾肥最佳施用方式为:钾肥总量的75%作基肥,25%作大喇叭口期追肥,此时可获得较高的钾素利用效率和最高产量。
- 车明曹国军耿玉辉华伟刘昊
- 关键词:高产玉米
- 玉米氮磷配施的研究进展
- 2016年
- 本文综述了氮磷配施对玉米产量及品质的研究进展,总结了近几年不用氮磷肥施用量对玉米的增产效果,以对今后氮磷配施在玉米中的施用提供理论依据。
- 华伟曹国军车明刘昊
- 关键词:氮磷配施玉米
- 不同农业废弃物还田对土壤碳排放及碳固定的影响被引量:5
- 2016年
- 在玉米生长季,采用静态箱法,在氮磷钾等养分量(N 240kg/hm^2,P2O5100kg/hm^2,K2O 120kg/hm^2)的条件下,研究秸秆、牛粪、鸡粪与化肥配施还田,对土壤CO_2排放及碳固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肥促进土壤CO_2排放,其中100%秸秆粉碎还田配施化肥(S1)对土壤CO_2排放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平均排放通量达389.0mg/(m^2·h);其次为单施化肥(S4)。S1、S2、S3和S4处理在6,7,8三个月份CO_2平均排放通量表现为S4>S1>S3>S2,分别占整个生长季排放总量的80.1%,78.9%,78.8%和83.7%,表明单施化肥处理(S4)在玉米生长旺季CO_2排放通量最高达624.9mg/(m^2·h)。各施肥处理在玉米生长季出现2个CO_2排放高峰阶段,与2次氮肥(尿素)追施密切相关,2次追施氮肥后CO_2排放通量平均值均表现为S4>S1>S3>S2,表明用农业废弃物中的氮部分代替化肥氮,可减少CO_2排放量。50%牛粪有机氮还田配施50%化肥氮(S2),能明显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50%鸡粪有机氮还田配施50%化肥氮(S3)可明显提高玉米各器官及植株含碳量,其中S3处理植株含碳量最高为9.59t/hm^2,促进玉米碳固定;而100%秸秆粉碎还田配施化肥氮(S1),并不能提高玉米各器官及植株含碳量,甚至低于单施化肥(S4)。
- 刘昊曹国军耿玉辉叶青王振华
- 关键词:农业废弃物碳排放碳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