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林伟

作品数:5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耐撞性
  • 3篇仿生
  • 2篇汽车
  • 1篇多目标优化
  • 1篇神经模糊
  • 1篇碰撞
  • 1篇气囊
  • 1篇汽车工程
  • 1篇自适应神经
  • 1篇自适应神经模...
  • 1篇自适应神经模...
  • 1篇网络
  • 1篇吸能
  • 1篇模糊推理
  • 1篇模糊推理系统
  • 1篇耐撞性分析
  • 1篇耐撞性能
  • 1篇卷积
  • 1篇客车
  • 1篇驾驶

机构

  • 5篇湖南大学
  • 2篇福建工程学院
  • 2篇重庆车辆检测...
  • 1篇中国汽车技术...

作者

  • 5篇白中浩
  • 5篇张林伟
  • 2篇覃祯员
  • 2篇张永春
  • 1篇颜长征
  • 1篇卜晓兵
  • 1篇胡伟

传媒

  • 2篇汽车工程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中国公路学报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仿生层级薄壁方管的耐撞性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为了进一步改善车辆结构部件的耐撞性能,基于甲虫翅鞘微观锥形小梁结构提出新颖的仿生层级薄壁方管(BHST)结构,包括SBHST-4,SBHST-9,BHST-4和BHST-9。通过非线性有限元软件和试验验证结果建立BHST有限元模型,并对比其与传统多胞薄壁方管结构的轴向吸能特性。考虑到结构壁厚、截面尺寸和空间位置因素对BHST-9结构耐撞性能的影响,采用参数分析方法,研究小方锥管下截面尺寸b分别和空间位置参数λ、结构壁厚t对BHST-9结构轴向吸能特性的影响。此外,结合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代理模型技术与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对BHST-9结构进行多目标优化分析,以获取BHST-9结构的最优配置。研究结果表明:BHST-9结构呈现出较优异的轴向吸能效果,其比吸能较传统9胞薄壁方管在等质量的条件下提高了22.87%,初始峰值力降低了10.22%;适当增加结构壁厚和小方锥管下截面尺寸有利于提升BHST-9结构的吸能能力;随着λ的增加,BHST-9结构的比吸能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当λ为0.5时,不同下截面尺寸小方锥管的BHST-9结构整体上具有较高的比吸能和较稳定的折叠变形模式,且初始峰值力变化幅度较小,但BHST-9结构中的仿生小方锥管下截面尺寸和结构壁厚较空间位置参数对比吸能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当BHST-9结构初始峰值力不高于140kN时,其最优设计参数t,b分别为1.61,24.67mm。
白中浩周存文龚超张林伟张林伟卜晓兵
关键词:汽车工程耐撞性能多目标优化
基于仿生微圆结构的汽车吸能盒耐撞性分析被引量:10
2019年
为提高汽车吸能盒的耐撞性,受甲虫鞘翅微观结构启发,研究了一种可应用于吸能盒结构设计的仿生微圆结构。建立了仿生微圆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了仿生微圆结构与传统肋板结构的吸能特性。基于简化超折叠单元理论,推导了仿生微圆结构在轴向载荷下的平均压溃力理论解。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肋板结构相比,仿生微圆结构的能量吸收效率提高了32.20%以上,且理论解与试验结果的吻合度较高。
白中浩谭雯霄张林伟周存文
关键词:仿生耐撞性
基于甲虫鞘翅的客车八边形仿生多胞薄壁管耐撞性研究被引量:9
2019年
为了提升客车前部吸能结构的耐撞性,通过模拟甲虫鞘翅的微观结构,设计了一系列新型客车八边形仿生多胞薄壁管,并对其在轴向加载下的吸能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了八边形多胞薄壁管的有限元模型,然后,采用简化超折叠单元理论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最后,通过有限元仿真对比研究了八边形仿生多胞薄壁管与传统多胞薄壁管的耐撞性。结果表明,八边形仿生多胞薄壁管具有优异的耐撞性表现。
白芳华张林伟白中浩覃祯员张永春王若璜胡伟
关键词:耐撞性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多信息融合驾驶员分心行为检测被引量:8
2020年
为减少由驾驶员分心造成的交通事故,并检测驾驶员在自动驾驶情况下的分心状态以判断驾驶员是否有接管车辆的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卷积的多信息融合驾驶员分心行为检测方法。通过分析驾驶员分心行为和姿态特征,设计了驾驶员姿态估计图,基于图卷积网络对驾驶员姿态估计图进行特征提取,使用全连接层对所提取特征进行行为分类,同时融合手机等关键物体信息对驾驶员分心行为进行再判断。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在SrateFarm数据集和自制数据集上分别达到了90%和93%的准确率,检测速度约为20帧/s,准确性和实时性均达到检测要求。
白中浩王韫宇张林伟
基于ANFIS的小重叠碰撞安全气囊算法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为提高小重叠碰撞事故中安全气囊对乘员的保护作用,分析了小重叠碰撞事故类型并获得识别小重叠碰撞的3个特征参数:速度变化量、加速度曲线长度比值和汽车主要受力方向。基于特征参数变量,结合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开发了新型二级模糊安全气囊控制算法,来识别小重叠碰撞类型,并根据碰撞类型展开安全气囊。通过训练合适的模糊隶属度函数和模糊规则,该算法的性能得以提高。最后,经台车试验对新型安全气囊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发生小重叠碰撞事故时,基于ANFIS的新型安全气囊控制算法能准确识别小重叠碰撞类型,及时展开前安全气囊和侧气帘,改善了其对乘员的保护作用。
白中浩张林伟白芳华颜长征覃祯员张永春
关键词:乘员保护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