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焱

作品数:6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修昔底德
  • 2篇博弈
  • 1篇再生能源
  • 1篇政府
  • 1篇政府政策
  • 1篇政府政策导向
  • 1篇制胜
  • 1篇中国民众
  • 1篇中美经贸
  • 1篇能源
  • 1篇能源问题
  • 1篇逆境
  • 1篇破解
  • 1篇中心性
  • 1篇网络视角
  • 1篇问卷
  • 1篇问卷调查
  • 1篇问卷调查研究
  • 1篇民众
  • 1篇金融

机构

  • 4篇西南财经大学

作者

  • 4篇张焱
  • 1篇方行明
  • 1篇杨锦英
  • 1篇魏静
  • 1篇王军

传媒

  • 1篇经济理论与经...
  • 1篇统计与信息论...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财经科学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中美经贸深层次博弈及中国的策略选择被引量:13
2018年
基于互惠互利的中美贸易对世界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在扮演"世界工厂""组装车间"角色的过程中资源整合能力发挥到极致,同时也引领了世界各国向美国出口价廉物美的产品。中国能够有这种高超的资源整合能力很大程度上源自文化的"同化"和"包容"性,其"经济同化力"在未来的转型与进一步开放发展中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中国经济对外贸已经有了一定的弹性和吸融能力,正因此导致美国对中国发展的焦虑。表面上,美国的贸易逆差是贸易冲突的原因,但根本原因来自中美之间的深层次博弈,即"修昔底德陷阱"的形成。当前中国经济开放已经进入第三阶段,正在进行更大程度、更高水平的开放发展。中美未来合作共赢仍是最佳选择。对此,中国需要处理好同美国的关系,切实推动新一轮开放,努力抢占新技术革命的制高点,积极推进国家发展战略。
方行明熊江尧张焱
关键词:博弈经济开放合作共赢
中美之间“修昔底德陷阱”的破解与中国逆境制胜的战略组合——从二维博弈到三维博弈的理论创新被引量:6
2017年
随着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并挑战美国世界第一的地位,有关中美之间"修昔底德陷阱"问题引起了政界、学界的关注。我们认为,在中美之间出现所谓"修昔底德陷阱"问题的同时,中日之间也存在着"修昔底德陷阱"。此外,美国要抑制中国,仅凭自身的力量已力不从心,需要联合第三方的力量,而日本也不愿中国做大做强,因而天然地与美国形成了抗衡中国的联盟。这样,"修昔底德陷阱"理论就不能完全适用于解释当今世界中美日博弈的问题。有鉴于此,我们创立三维博弈的理论来破解当前的博弈问题。该理论揭示出不当的博弈也会导致"三方博弈的陷阱"。该理论同时包含着规避"博弈陷阱"的法则,该法则对博弈各方都有用,都有参考价值。根据该理论,我们站在中国的角度推导出中国逆境制胜的"三位一体"的战略组合。
方行明张焱丁俊菘
城市网络视角下金融中心性与经济增长质量: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被引量:7
2020年
基于当前城市网络和金融地理研究,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城市金融中心性指标以衡量金融发展水平,并运用中国2006—2016年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对金融发展和城市经济增长质量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城市网络视角下的金融发展能够提高经济效率,城市金融中心性指数每提高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质量将上升0.024~0.039个百分点。城市金融中心性的增强主要通过推动区域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生产资本形成来提升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其中产业升级效应的作用效果更加显著。此外,研究还发现,金融发展对城市经济增长质量的促进作用在地区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东部地区表现较强,而其他地区较弱。金融危机前后金融发展对城市经济质量的影响明显不同,危机后的作用效果下降明显。在经济新常态时期,要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功能,从而提升城市经济增长质量。
王金哲王军余声启张焱
关键词:经济增长质量城市网络
中国民众能源问题意向与政府政策导向——基于问卷调查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本文基于对调查问卷数据的分析,从民众对能源的关心程度、民众对能源知识和能源国情的了解程度、民众对能源问题的看法、民众对用电问题的反映以及民众对核能的态度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受访者对能源问题比较关心,具有一定的能源知识,但对能源的国情了解程度不够;民众对能源问题的看法和用电问题比较理性;民众对发展可再生能源持支持的态度,也愿意为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承担一定的费用;特别是,大多数受访者对核能的发展是积极支持的;民众具有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如何平衡好民众能源使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未来需要关注的重点。本文还发现,人们的环境责任感与收入水平存在相关性,这在行为科学或行为经济学上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方行明张焱杨锦英魏静
关键词:能源问卷调查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