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英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1
供职机构:伯明翰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篇等离子
  • 1篇润滑油
  • 1篇磨损
  • 1篇金属
  • 1篇金属表面
  • 1篇金元素
  • 1篇合金
  • 1篇合金化
  • 1篇合金元素
  • 1篇改性
  • 1篇凹凸棒
  • 1篇凹凸棒石
  • 1篇不锈
  • 1篇不锈钢

机构

  • 2篇伯明翰大学
  • 1篇装甲兵工程学...

作者

  • 2篇李晓英
  • 1篇王晓丽
  • 1篇许一
  • 1篇高飞
  • 1篇董汉山
  • 1篇徐滨士
  • 1篇田林海
  • 1篇张博
  • 1篇董阳春

传媒

  • 1篇粉末冶金材料...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长效抗菌金属表面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改性不锈钢或钴-铬(Co-Cr)基合金制品的表面特征的方法,包括同时使用空隙间的和取代的合金元素,在温度为300-600℃的范围内、压力为100-1500Pa、包含含N、含C或含N/C气体的气氛中,使该制品进行等离子...
董汉山李晓英董阳春田林海
文献传递
纳米凹凸棒石对磨损表面的摩擦改性被引量:12
2012年
将主要含有Mg、Al、O、Si等元素的凹凸棒石按质量分数0.5%添加在柴油机润滑油CD 15W/40中,配制成对比油样。分别利用X射线衍射(XRD)与透射电镜(TEM)分析凹凸棒石的物相组成及颗粒形貌,使用环块摩擦磨损试验机进行摩擦实验,借助表面轮廓仪、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focus ion-beam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FIBSEM)、能量弥散X射线探测器(energy dispersive X-ray detector,EDX)及TEM分析试样的磨损量及磨损表面的形貌、元素和物相组成,并探讨磨损表面的摩擦改性机理。结果表明:该凹凸棒石属于一维纳米材料,分散在CD 15W/40润滑油中使摩擦副的磨损量降低约66%,磨损表面光滑;摩擦过程中,纳米凹凸棒石与摩擦副表面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一层厚度约为10~20 nm的摩擦改性层,其物相组成为晶态和非晶态的SiO2和铝硅酸盐,含有Al、Fe、Si、O、C等元素。
张博许一李晓英王晓丽高飞徐滨士
关键词:凹凸棒石润滑油磨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