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专利
  • 4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栽培
  • 5篇水分
  • 4篇小麦
  • 3篇冬小麦
  • 3篇水分利用
  • 3篇作物
  • 2篇栽培作物
  • 2篇水分利用效率
  • 2篇水分胁迫
  • 2篇水分蒸发
  • 2篇水培
  • 2篇透水
  • 2篇胁迫
  • 2篇利用效率
  • 2篇烂根
  • 2篇覆膜
  • 2篇不透水
  • 1篇底板
  • 1篇地膜
  • 1篇电源

机构

  • 12篇中国科学院遗...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石家庄市农产...

作者

  • 12篇刘孟雨
  • 12篇董宝娣
  • 12篇乔匀周
  • 12篇杨红
  • 12篇王亚凯
  • 9篇张明明
  • 2篇赵欢
  • 1篇刘毅
  • 1篇师长海
  • 1篇刘会灵
  • 1篇雷泞菲

传媒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年份

  • 5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起垄覆膜栽培技术的增产增效作用与发展被引量:33
2019年
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限制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作物起垄覆膜栽培可以显著提高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本文从起垄覆膜栽培技术的发展与现状、对几种主要作物的增产效果及其原因、未来发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期望为推动起垄覆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缓解北方水资源紧缺提供指导。作物起垄覆膜栽培是垄作与薄膜覆盖的有机结合,是将地面修整成垄台、地膜覆盖于垄台之上,在双垄之间或双垄之上种植作物的一种栽培方式。其增产原因主要包括:1)提高土壤水的有效性。地膜覆盖抑制地表蒸发,通过集雨、水汽凝结提高土壤含水量。2)调节地温。垄作覆膜能够提高土壤温度,尤其是作物苗期的土壤温度,增加出苗率、成苗率,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昼夜温差,降低高温期地温,有利于作物产量的提高。3)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改善土壤结构,调整土壤酶的活性,为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起垄覆膜栽培模式在华北地区未来发展方向:提高农机配套、新型无害地膜应用、构建不同作物技术规程。
靳乐乐乔匀周董宝娣杨红王亚凯王亚凯
关键词:水分利用
体系化的冬小麦时空宽泛播种成苗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体系化的冬小麦时空宽泛播种成苗方法,适用于两熟制旱作种植区:利用自然降水完成冬小麦的播种,同时避免小麦冬前徒长发生冻害,根据具体气候条件在如下四种耕种模式中进行选择:A、借墒播种;B、集墒播种;C、变量播...
董宝娣张明明乔匀周刘孟雨王亚凯杨红
文献传递
用于水培盆栽作物的阶段性水分胁迫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培盆栽作物的阶段性水分胁迫装置,结构中包括不透水的外盆体及嵌套设置在外盆体内侧且盆壁和/或盆底布满网孔的内框体,内框体中堆垒设置有用于支承固定水培作物且亲水的栽培颗粒体,在栽培颗粒的上表面铺设一层用...
董宝娣乔匀周刘孟雨王亚凯杨红张明明
文献传递
小麦覆膜穴播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小麦覆膜穴播机,属于播种机技术领域,包括机架、旋耕机构、覆膜机构、覆土机构和穴播机构,覆土机构包括输送带和覆土板;输送带设于旋耕机构的后方;覆土板倾斜设置,其下沿设于覆膜装置的后方,其上表面沿其竖向中...
乔匀周刘孟雨董宝娣迟永健刘毅郭金雨张明明杨红王亚凯靳乐乐
文献传递
适用于微畦种植的节水灌溉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微畦种植的节水灌溉装置,其结构中包括由水龙管段和波纹管段依次对接组成的疏水通路,水龙管段和波纹管段之间通过旋转密封接头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所述旋转密封接头包括分别密封连接设置在任一组水龙管段和任...
董宝娣乔匀周刘孟雨王亚凯师长海张明明杨红赵欢
文献传递
一种能够实现精确分层控水的简易盆栽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够实现精确分层控水的简易盆栽装置,其结构中包括填充有栽培基质的外桶体和设置在栽培基质中央部位的渗水柱孔,所述外桶体由薄壁弹性材料构成,所述渗水柱孔的侧壁圆周设置有一层由细孔网和硬滤纸粘合而成的渗水复...
王亚凯刘孟雨董宝娣乔匀周杨红靳乐乐
文献传递
开花灌浆期小麦叶片奢侈蒸腾发生的土壤水分阈值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奢侈蒸腾耗水对作物光合及产量形成贡献较低,而开花灌浆期是冬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期,精准调控作物蒸腾耗水、明确影响奢侈蒸腾的土壤水分阈值,对提高冬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至关重要。本研究以冬小麦品种‘石新828’为材料,在人工气候生长箱进行盆栽试验,定量研究土壤水分对作物气孔导度、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影响,明确开花灌浆期奢侈蒸腾产生的土壤水分阈值。结果表明:气孔导度与土壤水吸力关系密切,在土壤水吸力较低时,气孔导度随土壤水吸力增加而迅速降低,而土壤水吸力较高时,气孔导度降低速度变缓。光合速率随土壤水吸力增加以抛物线的形式递减,当土壤水吸力低于1.2 MPa 时,光合速率接近最大值,随后土壤水吸力继续增加,光合速率逐渐降低。蒸腾速率随着土壤水吸力增加呈线性递减,降低速率为2.3mmol·m^-2·s^-1·MPa^-1。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的关系符合米氏方程,蒸腾速率低于2.179 mmol·m^-2·s^-1 时,光合速率随蒸腾速率线性增加,当蒸腾速率高于此值时,单位光合速率的增加变缓,奢侈蒸腾开始产生,此值所对应的土壤水吸力为1.76 MPa,此时叶片光合速率处于较高(16 μmol·m^-2·s^-1 左右)水平,叶片水平水分利用效率(WUEL)达到最高7.3 μmol(CO2)·mmol^-1(H2O)。综上所述,小麦叶片奢侈蒸腾的发生始于水分利用效率从最高转向降低、光合速率处于较高水平而非最大。通过光合随蒸腾变化的米氏方程关系及蒸腾与土壤水吸力的线性关系,可以确定土壤水吸力1.76 MPa 为小麦开花灌浆期叶片奢侈蒸腾发生的土壤水分阈值。
王亚凯董宝娣董宝娣乔匀周杨红刘金悦刘孟雨
关键词:水分利用效率气孔导度冬小麦
用于水培盆栽作物的阶段性水分胁迫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水培盆栽作物的阶段性水分胁迫装置,结构中包括不透水的外盆体及嵌套设置在外盆体内侧且盆壁和/或盆底布满网孔的内框体,内框体中堆垒设置有用于支承固定水培作物且亲水的栽培颗粒体,在栽培颗粒的上表面铺设一...
董宝娣乔匀周刘孟雨王亚凯杨红张明明
文献传递
干旱对太行山山前平原雨养农田产量影响的模拟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以多时间尺度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作为干旱指标,利用APSIM模型(农业生产系统模拟模型)模拟太行山山前平原雨养旱作农田冬小麦-夏玉米近30 a产量变化,分析干旱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APSIM模型对模拟雨养条件下作物产量具有良好的适用性,玉米产量年际波动较大、变异系数为51.2%,易受降雨因素影响;小麦产量波动相对较为稳定,变异系数为26.4%。干旱指数与作物产量极显著相关(P<0.01),其中小麦产量与SPEI-3-Apr相关系数达0.79,玉米产量与SPEI-3-Sep相关系数达0.88,适宜干湿状态在0~2之间;所建立的回归方程分别可以解释61.8%的小麦产量变异和87.7%的玉米产量变异。研究表明,SPEI-3-Apr、SPEI-3-Sep可分别作为该地区雨养农田小麦、玉米产量的估计指标。
王亚凯刘孟雨刘孟雨董宝娣乔匀周张明明靳乐乐
关键词:APSIM模型
作物高效用水生理生态调控机制研究被引量:11
2018年
提高作物对水分的高效利用是解决我国农业水资源短缺的根本出路。本文从作物高效用水的品种差异、作物不同生育时期对水分的响应差异、气孔导度对作物叶片奢侈蒸腾的调控、不同抗旱类型作物在应对水分胁迫的生理生态策略差异等4个方面,主要对国内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根据本研究组多年研究结果,提出了3项作物高效用水的配套栽培技术,主要包括:1)调整种植结构,提高作物周年用水效率技术。利用作物及品种的用水特性、产量差、效率差,根据地下水压采目标,构建合理的作物种植结构与轮作方式,提高作物周年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太行山前高产区为例,冬小麦-夏谷子/春甘薯两年3熟制是一种产量、水分经济利用效率均较高的种植结构。2)活化播期,拓宽播种阈值,提高作物雨水利用效率技术。通过选用合适品种拓宽播期、等墒、找墒、保墒拓展利用土壤水分的时空范围、播量变量调节等,提高作物雨水利用效率。通过技术组装与配套,冬小麦只要在11月底之前播种,产量与常规种植没有显著差异。3)覆盖保墒,提高旱地作物高效用水技术。其中,小麦-玉米土下覆膜一膜两用丰产节水模式通过调节土壤温度、水分、盐分、抑制杂草等多项调控,显著提高了雨养农田作物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在环渤海低平原沧州地区,该技术模式在没有任何灌溉条件下的周年产量达15 910.20~16 965.90 kg·hm-2,比对照增产10.52%~41.44%。深入探讨作物高效用水的生理生态基础、进一步研发提高作物水分利用的新技术、统一作物高效用水的量化标准和充分利用非常规水将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重点研究方向。
董宝娣刘会灵王亚凯乔匀周张明明杨红靳乐乐刘孟雨
关键词:雨养农业高效用水水分利用效率配套栽培技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