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春淼

作品数:4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低温地热
  • 1篇地层
  • 1篇地层组合
  • 1篇地面沉降
  • 1篇地下水
  • 1篇地下水动态
  • 1篇盐岩
  • 1篇水化学
  • 1篇太原盆地
  • 1篇碳酸
  • 1篇碳酸盐
  • 1篇碳酸盐岩
  • 1篇同位素
  • 1篇盆地
  • 1篇热系统
  • 1篇黏性土
  • 1篇力学性质
  • 1篇纳污能力
  • 1篇空间异质性
  • 1篇汾河太原段

机构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新疆水利水电...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4篇闫春淼
  • 2篇马腾
  • 2篇马瑞
  • 2篇杜斌
  • 1篇王焰新
  • 1篇孙自永
  • 1篇陈柳竹
  • 1篇单慧媚
  • 1篇马军

传媒

  • 1篇岩土力学
  • 1篇地下水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山西水利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7
  • 2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太原市地层空间异质性对地面沉降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4
2007年
对比1956~2000年太原市地下水位与地面沉降资料发现,该区地面沉降漏斗与地下水位降落漏斗的空间分布基本相近,但不完全吻合,局部地区存在偏移。通过对黏性土层累计厚度分布、黏性土层与粗颗粒土层的组合特征、不同分区各深度处土的力学特征值与上述偏移的对比分析,认为太原市地层的空间异质性对地面沉降分布有如下影响:(1)与地下水位降落漏斗相比,地面沉降漏斗偏向于黏性土层较厚的一侧;(2)地层组合(黏性土的夹层数、单层厚度等)对地面沉降的空间分布影响较大,沉降多发生在黏性土夹层多、单层厚度较小的地区;(3)土的力学性质的差异是影响沉降分布的重要因素。
孙自永马腾马军马瑞闫春淼
关键词:地面沉降黏性土地层组合力学性质
汾河太原段纳污能力计算与思考被引量:1
2006年
根据汾河太原段水质状况,以及该河段各功能区水质管理目标,选取一维水质数学模型与合适的参数,计算得到了1956年~2000年最枯月平均流量不同保证率下该河段的纳污能力,为太原市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杜斌闫春淼
关键词:纳污能力
太原市地下水动态特征及各地下水系统间关系转变的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本文根据研究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了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关系。并根据水位资料详细阐明了太原市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岩溶水水位动态特征,指出水位动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对地下水位漏斗的形成和演化及人类活动影响下各地下水系统间关系的改变进行了研究。
闫春淼杜斌
关键词:地下水动态
太原盆地区碳酸盐岩中-低温地热系统演化被引量:16
2012年
针对太原盆地区碳酸盐岩中-低温地热系统与边山岩溶水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这一难点问题,以地质构造分析为背景,以岩溶水的水化学、同位素组成特征为线索,重塑了太原盆地区碳酸盐岩中-低温地热系统地质演化过程.获得了如下3方面的认识:(1)该系统经历了自燕山运动以来的5个阶段的地质演化过程.在晚第三纪至早更新世阶段的稳定沉降期,该系统与边山岩溶水系统开始分离,并各自演化.(2)该系统的岩溶作用来自于2个方面:①中更新世晚期-晚更新世早期的大气降雨沿汾河等断裂带下渗,经与石炭-二叠煤系地层中的金属硫化物作用,形成富含硫酸的地下水,补给碳酸盐岩热储层,并与其中存留的更古老的岩溶水混合,促进了碳酸盐岩溶解;②受中更新世晚期-晚更新世早期盆地基底岩浆的烘烤,碳酸盐岩发生热解.(3)该系统中的岩溶热水形成于中更新世晚期-晚更新世早期,由于上覆盖层良好的保温作用而封存至今.其分布范围受地质构造的控制,东西向分别以东山、西山断裂为界,南以田庄断裂为界,北以亲贤地垒北边界为界.
马腾王焰新马瑞闫春淼单慧媚陈柳竹
关键词:太原盆地碳酸盐岩水化学同位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