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冬

作品数:9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3篇太阳能
  • 3篇发电
  • 2篇数值模拟
  • 2篇太阳能热发电
  • 2篇热发电
  • 2篇换热
  • 2篇管式
  • 2篇布雷顿循环
  • 2篇值模拟
  • 1篇导电性
  • 1篇电除尘
  • 1篇电除尘器
  • 1篇运行特性
  • 1篇蒸发换热
  • 1篇三维模拟
  • 1篇三维数值模拟
  • 1篇散热损失
  • 1篇塔式太阳能热...
  • 1篇太阳能聚光
  • 1篇炭化

机构

  • 9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能源集团

作者

  • 9篇肖刚
  • 9篇陈冬
  • 5篇倪明江
  • 3篇岑可法
  • 3篇李明春
  • 2篇杨天锋
  • 2篇黄磊
  • 2篇刘焕磊
  • 1篇吴荣兵
  • 1篇邱坤赞
  • 1篇高翔
  • 1篇杨光

传媒

  • 3篇太阳能学报
  • 2篇热力发电
  • 2篇能源工程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太阳能燃气轮机发电技术综述被引量:8
2018年
在目前能源资源日趋紧张、环境压力逐渐增加的情况下,发挥可再生清洁能源的优势,发展新型发电技术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太阳能燃气轮机发电系统的工作过程、项目试验以及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对集热、储热、回热和控制策略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针对关键技术指出:管式和容积式吸热器可将空气加热至600~1 000℃高温,且布置在透平机入口前技术优势更为明显;显热储热材料加热后温度可升至1 000℃以上,化学储热材料储放热温度稳定且储热密度高,可达0.5~1.0 k W·h/kg;回热器以主表面式和板翅式为主,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控制策略需要协同系统各部件,其优化方案仍需进一步研究。
刘焕磊陈冬杨天锋肖刚周鑫陈金利骆仲泱倪明江岑可法
关键词:燃气轮机发电技术储热回热控制策略
基于塔式太阳能聚光的管式高温空气吸热器试验研究
2021年
耦合储能的太阳能高温空气布雷顿循环发电系统,兼具发电稳定和变负荷快速响应的优势,是极具发展潜力的灵活调峰电源。为构建太阳能布雷顿循环系统,研制了管式高温空气吸热器,在塔式聚光条件下开展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太阳直射辐射突降31.1%时吸热器出口温度仅变化0.3%,有利于保障太阳能布雷顿循环的稳定运行;试验工况下吸热温度最高可达904℃,热功率最大为56 kW,达到建立十千瓦级太阳能布雷顿循环系统的基本要求。基于试验数据开展了吸热器优化研究,当吸热器采光孔直径减少20%时,吸热器热效率可增大15.6%;当入口压力增大100 kPa同时吸热管内径增大1.6 mm时,吸热器压损可进一步降低81%。该研究期望为太阳能布雷顿循环及管式空气吸热器优化提供重要参考。
邱坤赞李鸿飞陈冬刘得楗陈金利肖刚
关键词:太阳能布雷顿循环
木质素高温炭化制备导电焦炭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以木质素为原料,对高温炭化制备的焦炭进行酸洗,得到导电性及孔隙结构良好的焦炭,研究炭化温度对焦炭特性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以及N2吸附仪(BET)对焦炭性能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炭化温度在800℃以上时,木质素中的Na2CO3经高温分解成Na2O和CO2,析出的CO2可能会对焦炭孔隙起活化作用.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焦炭微孔的体积分数减小,中孔的体积分数增加,孔径主要集中在2~6nm.炭化温度为1 200℃,酸洗后的焦炭电阻率可以降至0.076Ω·cm.
吴荣兵肖刚陈冬周慧龙倪明江高翔岑可法
关键词:木质素炭化焦炭导电性孔隙结构
高温线管式静电除尘过程三维模拟被引量:4
2017年
为了分析高温线管式静电除尘器中的除尘过程与颗粒运动情况,建立了颗粒动力学与颗粒收集的三维理论模型,并利用商业CFD软件Fluent对模型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高温线管式静电除尘系统的除尘效率、颗粒运动情况与实验研究较符合;增大端口电压是提高除尘效率的有效方法;当粒径减小时,颗粒的沉积高度会迅速增大,从而变得难以收集,以620℃、端口电压17 310 V的工况为例,粒径大于6μm颗粒的收集效率接近100%,而亚微米颗粒(0.1~1.0μm)的收集效率只有40%左右;颗粒进入除尘空间的初始位置对颗粒运动轨迹有很大影响,以粒径为10μm的颗粒为例,颗粒的初始位置越靠近阳极管,颗粒沉积高度就越低,收尘所需时间越短。
杨光肖刚倪明江陈冬刘意强
关键词: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
人字形波纹板相变流动及换热特性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针对人字形波纹板流道内蒸发换热过程进行了三维建模和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波纹倾角下人字形波纹板蒸发换热时流动及换热特性,并与单相流换热特性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蒸发相变对人字形波纹板内流体的流动形态影响不大,波纹倾角对人字形波纹板表面气相体积分数分布影响较大;相同波纹参数下,蒸发换热换热系数比单相流换热换热系数提高20%~100%;随着波纹倾角的增大,蒸发换热增强,波纹倾角为75°时换热性能最优。
李明春肖刚史和春刘焕磊陈冬骆仲泱
关键词:数值模拟蒸发换热换热系数
人字形波纹板传热与阻力特性的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对板式低温多效海水淡化技术中的人字形波纹板式换热器进行了单相流换热试验和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其换热系数较高,在低Re数下就能达到3000 W/(m^2·K)以上。通过建立三维模型,运用CFD软件对人字形波纹板内部的传热及阻力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波纹倾角β、波高h和波纹间距λ对人字板传热以及流动阻力的影响,模拟结果与试验值误差都在15%以内。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波纹倾角从30°增大到60°,传热因子j约提高60%,继续增大波纹倾角,传热因子反而降低,摩擦因子f随着波纹倾角的增大而增大;波高从3 mm增大到6 mm,传热因子j约提高5%,但摩擦因子f增大1倍;波纹间距从5 mm增大到20 mm,传热因子j约降低30%,但同时摩擦因子f降低70%。建议板式低温多效海水淡化系统的板型参数:波纹倾角60°,波高3~4 mm,波纹间距15~20 mm。
李明春骆仲泱肖刚黄磊陈冬
关键词:换热特性
塔式太阳能熔盐吸热器运行特性与策略优化
2022年
该文研究太阳光照条件、环境温度、风速、风向等因素对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熔盐吸热器整体热效率和散热损失的影响规律,讨论吸热器的运行策略及其对系统效率的影响。吸热器的运行受风速和入射能量的影响较大,受风向和环境温度的影响较小。额定出口温度模式下,当风速超过7 m/s时,对流散热损失超过辐射散热损失。风速对吸热器局部对流散热损失的影响较大,但对局部辐射散热损失的影响非常小。在额定出口温度模式下运行时,尽管吸热器热效率较低,但其效率和整个系统的能量利用率比额定质量流量模式更高。当太阳直射辐射(DNI)相对稳定或变化幅度较小时,宜采取额定出口温度运行模式,此时若入射能量不低于设计值的80%,系统效率最大提升2%;若入射能量从设计值的80%降低至30%,系统效率提升值从2%增大至9%。当DNI剧烈波动时,宜采取等效额定出口温度运行模式。
徐有杰曾季川陈冬肖刚
关键词:塔式太阳能热发电散热损失
降膜流动及膜破裂特性的三维数值模拟被引量:3
2015年
对平板降膜流动进行三维数值模拟,采用VOF模型追踪气液两相界面的变化,揭示了降膜流动的三维特性,小流量下液膜比较平滑,靠近边壁处厚度和速度达到极小值,液膜最易破裂;流量增大,液膜波动幅度变大,三维特性增强。考虑气液之间的相互作用,加入气液剪切力源项,气液同向时,液膜的厚度变薄,流速变大;逆向气流作用时,液膜受到气流拉扯,表面流速减小。通过大量数值实验拟合出液膜厚度的关联式并与众多学者的结果做了比较,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行性。
黄磊李明春陈冬骆仲泱倪明江肖刚
关键词:降膜
用于太阳能超临界CO_(2)布雷顿循环的流态化颗粒换热试验与模拟被引量:1
2022年
搭建30 kW浅层多级流态化颗粒换热试验台,在约1.5倍临界流化速度、换热器采用直管管束逆流形式布置时颗粒侧换热系数可达590~860 W/(m^(2)·K)。采用双欧拉流体模型对流化床内水平埋管管束换热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偏差在10%以内。利用析因设计与线性回归模型研究颗粒粒径、颗粒导热系数和流化气体速度对流态化换热效果的影响。发现颗粒粒径是换热系数的主要影响因素,流化气体速度是次要因素。对于100 MW级太阳能超临界CO_(2)布雷顿循环系统,流态化颗粒换热温度范围为650~900℃,换热器热效率约为98.7%,效率约为80.6%,效能约为61.9%,满足设计要求。
应振镇杨天锋陈冬倪明江岑可法肖刚
关键词:太阳能热发电布雷顿循环超临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