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杰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3
供职机构:邯郸学院太极文化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太极
  • 5篇太极拳
  • 3篇模型分析
  • 1篇动量
  • 1篇失根
  • 1篇发劲
  • 1篇发力
  • 1篇打滑

机构

  • 5篇邯郸学院

作者

  • 5篇郭振兴
  • 5篇顾杰
  • 2篇李恩杰
  • 1篇马秀杰
  • 1篇吕蒙

传媒

  • 5篇邯郸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用多力的立体模型分析太极拳的技击功能被引量:2
2017年
太极拳的技击功能体现在各个招式中,表现在散打和推手练习中。其发力常常是多力并用,联合出击,形式多样。因此,提出了太极拳立体模型的多力系统理论,编写了双力的计算软件,重点分析了太极拳的双力系统。一个广义力有三个力分量和三个力矩分量。双手的力学模型体现两个广义力的打、化、缠的协作效应。多力立体模型简括了人体和接手的构架、平动和转动、外力等因素,软件可用于定量分析太极拳招式的动静态效应。列举了对太极拳招式"手挥琵琶""搂膝拗步"的分析。
顾杰李恩杰郭振兴
关键词:太极拳失根打滑发力
三维力作用下人体立体刚体模型的太极拳力学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在平面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人体立体刚体模型,对太极拳进行了更加全面和更加深入的力学分析。平面模型虽然计算便捷,但只能讨论平面运动,难以对复杂动作进行力学分析。太极拳是"一动俱动,一静俱静"的人体运动,人体是具有六个自由度的刚体,作用于人体上有三个方向的力和三个方向的力矩。只有立体模型才能对这个体系作完整的力学分析。立体模型简括了人体的立体构架、质量、转动惯量、速度、角速度、攻击力、重力、地面反力、摩擦力等因素,并引入了深方向的维度,填补了平面刚体模型的不足。立体模型运用更加精细的运算,分析了转腰胯、翻胯、旋胯、等复杂动作的力学原理;分析了顺弓步与拗弓步的力学区别;分析了步宽对功架的力学影响;为规范太极拳动作及技术提供了更科学的方法和更充分的理论依据。
顾杰郭振兴李恩杰
关键词:太极拳
用人体平面刚体模型分析太极拳在水平、垂直、横向力作用下的力学原理被引量:3
2015年
在对《用人体平面刚体模型分析太极拳在水平作用力下的力学原理》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太极拳在三维作用力下的力学原理,推导出更接近实际和具有普遍意义的稳定和失衡临界(失根和打滑)定量分析三大公式,给定了规范太极拳动作和技术的力学方法。以特例、算例、实例等不同形式具体计算和分析了弓步、坐步、分脚、弓步掤、坐步捋等太极拳基本技术动作的受力状况和失衡临界点,阐述了三大公式在不同情形下的运用方法,太极拳基本动作的力学原理和力学规范。甲乙双方推手,比的是功架的力学性能。"甲方坐步捋胜乙方弓步掤"是太极拳的经典结论。通过用三大公式对该结论作定量分析。数据表明轻者甲方可用"四两"将乙方的"千斤""拨"离平衡,重者甲方可将乙方发出一丈之外。三大公式为王宗岳的"耄耋能御众"找到了现代力学的基础。推手比的是技术,比的是如何运用合适的功架。三大公式为推手分析提供了定量工具。
顾杰郭振兴马秀杰
关键词:太极拳
用人体平面刚体模型分析太极拳在水平作用力下的力学原理被引量:6
2015年
为实现太极拳的力学分析,率先提出和建立了人体平面刚体模型。刚体模型简括了人体构架、质量、速度、水平攻击力、重力、地面反力、摩擦力等因素。应用该模型对太极拳进行水平作用力下的力学分析,得出了五个重要结论,即人体的重心要在支撑面内以维持稳定平衡;脚底打滑和失根是维持稳定平衡的两种临界条件;在临界条件内人体平衡,超过任何一个临界条件将导致人体失去平衡;水平攻击力来自脚底的摩擦力、人的整体动量和肢体相对运动的动量;内劲造就动量和传递力。还通过数学计算,推导出太极拳套路训练和推手竞技中保持平衡的临界条件和相应计算公式,并用算例演示了太极拳"发劲如放箭"、"引进落空"、"牵动四两拨千斤"等技术技巧的力学原理,为太极拳的运动生物力学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顾杰郭振兴吕蒙
关键词:太极拳
太极拳发劲的动量转递解析被引量:3
2013年
劲是人体的动量,劲法是人体动量的有机构成和有效使用。在太极推手或自由搏击时,双方的身体接触是一个动量传递过程。太极拳推手的精妙在于三个方面:如何有意识的造成我方动量;如何将作用冲量和对方动量叠加而使对方失稳;如何在反作用冲量叠加于我方动量时我方仍然保持稳定。
顾杰郭振兴
关键词:太极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