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涛
- 作品数:6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原代培养猪甲状腺细胞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活性与氟化钠的影响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地方性氟中毒与甲状腺肿的流行有很大的重叠性。探讨氟化钠对原代培养猪甲状腺细胞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6-10/2007-05在辽宁医学院科学实验室中心完成。①实验方法:在猪死亡1h内取其甲状腺组织,去除甲状腺组织包膜及外层活性差的组织,选取中央活性高的部位,剪成1mm3组织块,用胰蛋白酶、胶原酶Ⅳ消化分离,得到含猪甲状腺细胞的消化液,沉淀悬于含体积分数为0.15的胎牛血清、1U/L牛促甲状腺素、80万U/L庆大霉素的F12培养基中,过滤,调整细胞浓度至5×105L-1,接种培养,每3d更换培养液。常规培养48h的猪甲状腺细胞接种于96孔培养板,按氟化钠终浓度不同分为0,40,80,160mg/L组。②实验评估:染毒48h后,采用噻唑蓝法测定细胞存活量,采用改良愈创木酚法测定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①氟化钠对原代培养猪甲状腺细胞存活量的影响:与0mg/L氟化钠比较,40mg/L氟化钠染毒后猪甲状腺细胞的存活量基本相似;80,160mg/L氟化钠染毒后猪甲状腺细胞的存活量均明显下降(P<0.01)。②氟化钠对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与0mg/L氟化钠比较,40,80,160mg/L氟化钠染毒后的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明显下降(P<0.01),呈剂量-效应关系。结论:氟化钠对原代培养的猪甲状腺细胞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活性均具有抑制作用。
- 李红高明涛许珂玉王翠瑶
- 关键词:氟化钠原代培养
- 氟化钠对原代培养猪甲状腺细胞毒性效应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观察NaF对原代培养猪甲状腺细胞的毒性效应,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40mg/L,80mg/L和160mg/LNaF对原代培养猪甲状腺细胞进行染毒,48h后光镜下观察猪甲状腺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并采用吖啶橙染色法,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形态结构的变化;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结果中、高剂量氟组甲状腺细胞滤泡结构渐消失,细胞变小、变圆,亮度增加。甲状腺细胞核内可见致密浓染的黄绿色染色,呈圆形、月牙形,可见发泡现象及凋亡小体,且细胞的存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NaF对原代培养猪甲状腺细胞具有毒性效应,并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
- 高明涛李红许珂玉王翠瑶
- 关键词:NAF原代培养凋亡细胞存活率
- 氟对原代培养猪甲状腺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氟对原代培养甲状腺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用猪甲状腺细胞,采用原代培养方法,按染氟(NaF)剂量不同分为:0(对照组)、40、80、160mg/L组。染氟48h后,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改良愈创木酚法测定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活性,放射免疫法测定甲状腺素(T4)水平。结果甲状腺细胞培养48h后,细胞贴壁,多呈六边形,呈聚集性趋势生长,并可见典型的滤泡结构。甲状腺细胞染氟培养48h后,细胞存活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9.092,P〈0.05);40mg/L组细胞存活率为(96.04±2.08)%,与对照组(1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157,P〉0.05);80、160mg/L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6.59±1.79)%、(70.12±1.4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7.621、17.697,P〈0.05)。甲状腺细胞T4水平随着染氟剂量的升高而明显降低[(44.940±8.212)、(31.442±4.384)、(22.742±4.504)、(15.193±1.633)nmol/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78.255,P〈0.05)。甲状腺细胞TPO活性也随着染氟剂量的升高而明显降低[(3.103±0.090)、(1.944±0.025)、(1.361±0.008)、(0.668±0.026)U/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63.864,P〈0.05)。TPO活性与染氟剂量呈负相关(r=-0.955,P〈0.05)。结论氟可通过降低T4水平而影响甲状腺功能,其发生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降低细胞存活率和抑制TPO活性有关。
- 李红高明涛许珂玉崔明宇戴旭
- 关键词:氟化物细胞培养甲状腺激素类甲状腺过氧化物酶
- 氟对猪甲状腺原代培养细胞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活性及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探讨氟对猪甲状腺原代培养细胞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活性及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原代培养的猪甲状腺细胞,按氟化钠(NaF)剂量不同分为:0(对照)、40、80、160mg/L组。甲状腺细胞培养48h后,采用吖啶橙染色观察甲状腺细胞形态学改变,改良愈创木酚法检测TPO活性,RT-PCR法测定TPO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培养48h后,80、160mg/L组吖啶橙染色可见凋亡小体及大量漂浮细胞、碎片。0、40、80、160mg/L组TPO活性[(3.103±0.090)、(1.944±0.025)、(1.361±0.008)、(0.668±0.026)U/L]随着染氟剂量的升高而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63.864,P〈0.05),TPO活性与染氟剂量呈负相关(r=-0.955,P〈0.05)。4组TPO mRNA表达水平(0.947±0.013、0.634±0.018、0.448±0.028、0.210±0.009)也随着染氟剂量的升高而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13.855,P〈0.05)。结论氟可能是通过抑制TPO活性及TPO mRNA的表达来影响甲状腺功能。
- 李红高明涛许珂玉崔明宇
- 关键词:氟化物细胞碘化物过氧化物酶
- 构建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并观察大豆磷脂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目前认为肝纤维化尚存在可逆性。实验以光镜和细胞图像胶原半定量手段进一步验证大豆磷脂干预复合病因诱导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肝细胞的组织学变化特点。方法:实验于2004-10/2007-05在辽宁医学院科学实验中心完成。①实验材料及分组: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体质量180~220g。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模型组、大豆磷脂组,每组8只。②实验过程:模型组采用复合病因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给预高脂低蛋白食物和饮乙醇,皮下注射四氯化碳),大豆磷脂组给予造模饮食水,同时给予大豆磷脂300mg/(kg·d)灌胃,正常对照组给予大鼠正常饮食水。42d后麻醉下断颈处死大鼠。③实验评估:验证模型是否成功:采用光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并用细胞图像分析仪对肝纤维化进行半定量分析;检测各组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单胺氧化酶活性。实验过程对动物的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结果:①造模结果:6周末验证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成功。②光镜观察组织学变化:苏木精-伊红染色可见模型组正常肝小叶已经被破坏,坏死区中央或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肝窦多受压变窄或闭塞。门脉区有大量成纤维细胞、纤维细胞和增生的胶原纤维,纤维组织相互环绕形成大量假小叶。MASSON染色可见模型组肝组织形成了较宽的以胶原纤维为主要成分的纤维间隔(绿色),胶原纤维分隔、包绕肝小叶,多数形成假小叶。大豆磷脂组上述变化较轻。③细胞图像胶原半定量测定结果:模型组、大豆磷脂组肝组织胶原纤维面积密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大豆磷脂组的指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④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及单胺氧化酶活性:模型组和大豆磷脂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大豆磷脂组的指标低于模型
- 李红肖建英高明涛叶亮戴旭
- 关键词:肝纤维化模型大豆磷脂
- 不同年龄段儿童维生素D水平变化及其与血红蛋白的相关性被引量:17
- 2015年
- 目的调查0~12岁儿童的维生素D水平,探讨儿童维生素D水平与血红蛋白(HGB)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保健科门诊体检的0~12岁儿童共计3 254例,采集儿童基本发育指标并取清晨空腹血,检测25-羟维生素D水平及HGB等相关临床指标。对维生素D水平的总体分布和不同年龄段的分布情况进行初步统计分析;并对各年龄段的维生素D水平与HGB的相关性进行探讨。结果现阶段郴州地区78.9%的儿童维生素D水平处于正常水平;儿童外周血的维生素D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呈明显下降趋势(r=-0.510,P〈0.05)。研究还发现0~〈2、4~〈6、7~〈10岁3个年龄段儿童HGB水平在维生素D正常组要明显高于低含量组,儿童体内维生素D水平与HGB存在正相关(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0~〈2、4~〈6岁年龄段的维生素D水平与HGB水平呈正相关(P〈0.05),而7~〈10岁年龄段两者无相关性。结论现阶段郴州地区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总体良好,儿童维生素D水平随年龄的增长呈明显下降趋势,符合儿童生长发育特点;在不同年龄段,儿童维生素D与HGB水平存在正相关性,维生素D缺乏可能影响儿童HGB生成,导致儿童贫血的发生。
- 郭旺源欧阳飞张健高明涛熊丽何准发林应标罗迪贤
- 关键词:儿童维生素D血红蛋白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