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宝国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粤北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膀胱
  • 3篇肿瘤
  • 3篇膀胱肿瘤
  • 2篇移行细胞
  • 2篇移行细胞癌
  • 2篇原位
  • 2篇细胞
  • 2篇细胞癌
  • 2篇膀胱移行细胞
  • 2篇膀胱移行细胞...
  • 1篇电气化术
  • 1篇电切
  • 1篇电切术
  • 1篇电切术治疗
  • 1篇性细胞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原位新膀胱
  • 1篇原位新膀胱术

机构

  • 5篇汕头大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5篇黎建欣
  • 5篇吴宝国
  • 4篇黄洪才
  • 3篇田超
  • 3篇曹正国
  • 2篇董晓程
  • 2篇张朝胜
  • 2篇吴奎
  • 2篇蒋茂林
  • 2篇方海林
  • 1篇周芳坚
  • 1篇韩跃辅
  • 1篇曾正国
  • 1篇钟晓健

传媒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现代泌尿外科...
  • 1篇国际泌尿系统...
  • 1篇中华腔镜泌尿...
  • 1篇现代泌尿生殖...

年份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经尿道气化结合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TUVP)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TUVP联合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60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30~150min,平均70min。术中输血5例(0.8%),术中前列腺包膜穿孔7例(1.1%),出现电切综合征(TURS)10例(1.7%),因术中出血中转开放手术3例(0.4%)。无永久性尿失禁病例。术后随访378例,随访时间3~120个月,IPSS由术前21.1下降至7.6;最大尿流量由术前10.3ml/s增加至19.3ml/s。结论联合应用TUVP和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具有效果好、安全性高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黄洪才黎建欣吴宝国方海林张朝胜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症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改良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附9例报告)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改良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改良全膀胱切除回肠新膀胱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9例,均为男性,年龄40~64岁,平均55岁。尿路上皮癌8例,按WHO分级标准,Ⅱ级5例,Ⅲ级3例;腺鳞癌1例。肿瘤多发6例,均为尿路上皮癌,肿瘤最大径1.5~11.0cm。TNM临床分期:T2N0M07例,T3N0M01例,T4N1M01例。结果手术时间210~330min,平均260min。术中出血量200~800ml。输血5例,输血量400~600ml。病理分期:T2aN0M05例,T2bN0M01例,T4aN0M02例,T4N2M01例。9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64个月。7例无瘤生存,肾功能良好;2例术后2年死亡(1例腺鳞癌者死于全身转移,1例死于意外事故)。所有病例白天控尿均良好,夜间控尿良好5例,剩余尿量0~50ml。1例术后出现上尿路扩张积液、肾功能不全,为两侧输尿管末端粘连所致,经内镜下粘连松解后积液消退,肾功能恢复正常。2例年龄<50岁者,术后6个月有阴茎勃起,服用西地那非片可完成性活动。结论改良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理想方法之一。
黄洪才周芳坚吴宝国黎建欣方海林张朝胜钟晓健曹正国
关键词:膀胱肿瘤膀胱切除术
PIWIL2在人膀胱移行细胞癌肿瘤干细胞样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P1WIL2在人膀胱癌肿瘤于细胞样细胞(CSLC)中的表达和意义,探讨PIWIL2化靶向肿瘤干细胞治疗中的作用。方法用无血清悬浮培养法从人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株BIU-87中分离扶得悬浮细胞球,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分子标志CDl33和CD44的表达,免疫磁珠分选系统分离CDl33+C1)44+细胞;分刖采用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膜联蛋白/碘化丙锭双标流式细胞术、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随链反应(RT—PCR)检测CSLC的体外侵袭能力、凋亡率和PIWIL2 mRNA的表达。结果BIU-87细胞可在无血清培养攮小形成可悬浮生K、稳定传代的肿瘤干细胞样细胞球。与贴壁的BIU-87细胞相比,CSLC高表达CDl33和CD44,具仃更强的体外侵袭力、较低的凋亡率,P1WIl2mRNA在CSLC的表达也显著高于BIU-87细胞。结论采用尤血清悬浮培养法从人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株中分离获得的CSLC,具有自我更新平和多分化的能力,高懂表达PIWIL2。
曾正国田超蒋茂林董晓程吴宝国黎建欣黄洪才
关键词:膀胱肿瘤
miR-126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VEGF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miR-126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以及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探讨miR-126在BTCC发生、发展和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平台,应用原位杂交方法(ISHH)检测56例BTCC组织、41例相应的癌旁组织和15例正常膀胱组织的miR-126表达,免疫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 miR-126在56例BT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3.21%,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膀胱组织(43.90%和53.33%,P均<0.05)。VEGF蛋白在BTCC组织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膀胱组织。BTCC组织中miR-126的低表达与肿瘤的淋巴转移密切相关,与病理分级有一定关系;而与患者性别、年龄、临床分期、肿瘤直径和肿瘤发生情况等均无相关性。相关性检验表明miR-126与VEGF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miR-126在BTCC组织中的表达下调,可促进膀胱癌内微血管形成,提示miR-126可能作为重要的抑癌基因参与BTCC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并可能是膀胱癌转移的潜在标志。
曹正国田超吴奎董晓程吴宝国黎建欣韩跃辅
关键词:膀胱移行细胞癌MICRORNASMIR-12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原位杂交
PIWIL2在人类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其功能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PIWIL2在人类膀胱尿路上皮癌(BTCC)中的表达及siRNA对人类膀胱癌细胞PIWIL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BTCC46例、腺性膀胱炎21例、癌旁组织17例、正常膀胱组织14例中PIWII.2mRNA的表达;设计合成针对PIWIL2的3个特异性siRNA,转入人类膀胱癌BIU-87细胞,分别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DNA原位末端标记法、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siRNA对BIU.87细胞生长抑制率(IR)、凋亡指数(AI)和PIWIL2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BTCC组织中PIWIL2mRNA的表达率为76.08%(35/40),均显著高于腺性膀胱炎组织f42.86%(9/21)]、癌旁组织[41.17%(7/17)]和正常膀胱组织[7.14%(1/14)](P=0.008,P:0.010,P:0.000)。BTCC组织中PIWIL2的高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均密切相关。siRNAI一3组细胞的IR[(37.52±8.84)%、(64.36±9.64)%、(62.94±8.43)%]和AI[(26.18±5.42)%、(38.75±6.19)%、(40.02±5.64)%1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1.97±0.02)%、(3.35±0.47)%](均P=0.000),PIWIL2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中siRNA2、3组细胞的IR、AI和对PIWIL2表达的抑制作用均显著高于siRNA1组。结论PIWIL2在BTCC中的高表达,提示其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体外转录合成的siRNA可抑制BIU一87细胞PIWIL2的表达,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提示PIWIL2可作为膀胱肿瘤基因治疗的重要靶点。
曹正国田超蒋茂林吴奎黎建欣吴宝国黄洪才
关键词:SIRNA膀胱肿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