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君
-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儿童股骨近端良性骨病变伴病理性骨折的治疗及预后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儿童股骨近端良性骨病变伴病理性骨折的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11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50例股骨近端良性骨病变患儿临床资料,14例同时伴有病理性骨折。14例中男童10例,女童4例;左侧8例,右侧6例;年龄5岁9个月至12岁11个月,平均7.5岁。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单纯性骨囊肿8例,骨纤维结构不良6例。根据患儿股骨近端肿瘤及骨折位置、累及范围、初步诊断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案及内固定物。结果14例中1例手术后2个月失访,其余13例随访时间20~98个月,平均43.5个月。完全愈合4例,缺损愈合3例,病变持续存在5例,复发1例,总体愈合率53.8%。病理性骨折愈合时间6~31周,平均10.9周。术后1例出现骨骺早闭,大转子高位;1例出现髋关节活动受限;2例出现髋内翻畸形。无一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内固定失败。结论儿童股骨近端良性骨病变伴病理性骨折的治疗应综合考虑肿瘤类型、累及范围、骨折部位,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才能获得满意的功能和影像学结果。
- 莫越强宋君王达辉
- 关键词:股骨骨折儿童
-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PDCA质量改进与临床路径的探索
- 目的:通过前瞻性研究,对肱骨髁上骨折的病例进行分析,采用质量管理方法(PDCA),形成标准化操作流程(SOP),降低学习曲线,提高骨科专科医师对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成功率。
- 王达辉裴新红宋君徐平郑一鸣夏天景延辉马瑞雪
-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PDCASOP
- 基于证据的骨科患儿术后6 h内饮水进食持续质量改进模式的构建与应用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形成骨科患儿术后6 h尽早饮水进食的循证护理实践规范,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制定基于证据的骨科患儿持续质量改进模式的标准程序,并形成审查指标。证据应用前与证据应用后第1轮、第2轮分别对骨科患儿术后6 h内饮水进食开展质量指标审查,并将患儿术后恶心、呕吐和口渴/饥饿等作为效果确认指标,分析证据应用过程中的障碍因素,并制定可获得的解决方案进行实践变革。结果:证据应用前骨科患儿术后6 h早期饮水进食各指标执行率为0,证据应用后指标执行率提高;不同时间患儿口渴/饥饿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实践的开展有助于规范护士对骨科患儿术后6 h内饮水进食的宣教行为,且术后尽早饮水进食不会增加患儿的呕吐发生率。
- 赵永信蔡春慧张娇陈一朕王达辉黄丽蓉宋君庄培钧曹叶
- 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骨科循证护理
-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切开及闭合复位疗效分析
- 目的 评估切开和闭合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并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最佳的手术方式.方法 收集我院2008 年11 月至2013 年11 月收治的Gartland Ⅲ、Ⅳ 型125 例肱骨髁上骨折...
- 张成强宋君裴新红倪晓燕马瑞雪
- 骨水泥在儿童特殊骨病变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观察骨水泥填充治疗难以应用植骨的小儿骨病变的疗效及分析。方法 2012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进行骨水泥填充治疗骨病变10例(11处)。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2~15岁,平均8.2岁;感染性病变7例(骨结核4例、非特异型感染3例)、肿瘤及肿瘤样病变3例(软骨母细胞瘤2例、骨纤维结构不良1例);股骨5例、胫骨3例、尺骨1例、髂骨1例、髋臼1例。手术中先对病灶取活检,冰冻病理提示病变为感染或无法植骨的肿瘤后,对病灶彻底清创,以骨水泥填充骨缺损区,1例同时使用外固定架和髓内钉固定。术后石膏固定6~12周,目前术后骨水泥尚未取出。结果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22.4个月。随访患儿中,感染或肿瘤性病变均无复发,无疼痛,无病理性骨折发生。累及下肢骨患儿,均恢复完全负重。受累关节活动度得到改善。1例慢性骨髓炎患儿因病灶完全破坏胫骨远端骨骺,术后1年出现胫骨短缩、踝内翻,余患儿受累骨力线良好。结论骨水泥对小儿骨感染病变和无法植骨的肿瘤性病变进行填充治疗的疗效显著,可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其病情的复发率。该方法为难治性儿童骨病变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治疗选择。
- 夏天宁波宋君裴新红王达辉马瑞雪
- 关键词:骨水泥成形术骨肿瘤儿童骨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