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成建峰

作品数:11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核科学技术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
  • 4篇U
  • 3篇核素迁移
  • 3篇PU
  • 3篇处置库
  • 2篇地质
  • 2篇地质环境
  • 2篇吸附分配系数
  • 2篇PHREEQ...
  • 2篇
  • 1篇地下水
  • 1篇粘土
  • 1篇粘土岩
  • 1篇植物修复
  • 1篇植物修复技术
  • 1篇水溶
  • 1篇水溶液
  • 1篇水相
  • 1篇土壤
  • 1篇膨润土

机构

  • 1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1篇西南科技大学
  • 8篇四川理工学院

作者

  • 11篇成建峰
  • 10篇冷阳春
  • 6篇庹先国
  • 6篇赖捷
  • 3篇邓超
  • 2篇朱杉
  • 1篇石睿
  • 1篇李怀良
  • 1篇阳刚
  • 1篇刘畅

传媒

  • 2篇核化学与放射...
  • 1篇环境工程
  • 1篇化工环保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环境化学
  • 1篇核科学与工程
  • 1篇核电子学与探...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8
  • 6篇2017
  • 2篇201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室内氡子体测量及其有效剂量估算被引量:2
2016年
运用α粒子连续空气监测仪Alpha-7A,采用连续测量滤纸上氡子体活度浓度的方法分别对地上和地下某室内环境氡子体浓度进行测量,就活度浓度变化的分析结果进行有效剂量估算。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因素对氡子体活度浓度值影响较大。一定测量时间范围内,218Po与214Po活度浓度随测量时间不断变化,且存在相对稳定值;212Po活度浓度随测量时间线性变化,线性变化斜率大小k与环境密切相关;氡子体α潜能所致年平均有效剂量的保守估算值均低于2000年调查结果。
邓超庹先国石睿李怀良成建峰王琦标
关键词:氡子体活度浓度
Fe3O4@SiO2-NH2粒子对铀(Ⅵ)在阿拉善水相中的吸附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以内蒙古阿拉善某地下水为水相背景,Fe 3 O 4@SiO 2-NH 2磁性复合纳米材料和阿拉善黏土岩为吸附剂,采用静态批量法进行U(Ⅵ)吸附实验,并通过吸附动力学模型和吸附等温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分析吸附机理,研究了磁性复合纳米材料和阿拉善黏土岩分别在不同条件下对U(Ⅵ)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固液比为1∶200、温度为35℃、吸附平衡时间为2 h、pH为5的条件下,复合材料对U(Ⅵ)的吸附效果最佳,为73%左右,说明该材料在特定水相环境中对核素U(Ⅵ)也能表现出较好的吸附性能。阿拉善黏土岩对U(Ⅵ)的吸附研究发现:固液比为1∶200、温度为35℃、吸附平衡时间为24 h、pH为8的条件下对U(Ⅵ)的吸附率为35%左右。吸附实验表明:在特定水相环境中,制备的Fe 3 O 4@SiO 2-NH 2复合粒子比阿拉善黏土岩具有更好的吸附性能和更大的吸附容量。
王彦惠冷阳春成建峰卫纯纯赵玉婷李东瑞
一种新的锶超积累植物——串叶草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筛选适合污染区生长的超积累植物。[方法]采用野外采样法,以国内某核设施退役厂放射性污染区域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该区优势植物(共9科17种)和土壤中的^(137)Cs、^(90)Sr放射性含量,并进行了筛选与田间修复试验。[结果]污染区土壤^(137)Cs和^(90)Sr放射性含量的最大值分别为5.06×10~6和3.29×10~4Bq/kg,均超过国际规定活度限值;菊科串叶草对^(137)Cs的富集和转移系数均小于1.00,而对^(90)Sr的富集和转移系数分别是3.25和2.95,均大于1.00;串叶草具备^(90)Sr超积累植物特征且能修复土壤中5.9%的^(90)Sr,可推荐串叶草对^(90)Sr的污染土壤进行修复处理。[结论]首次发现并证实菊科串叶草是一种^(90)Sr超积累植物,为开展污染区域修复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赖捷邱孟琦成建峰冷阳春庹先国
关键词:铯-137锶-90放射性污染植物修复技术
水相环境中高岭土对U(Ⅵ)的吸附行为被引量:3
2018年
以黏土岩矿物组成中的高岭土为研究对象,通过批量吸附实验,探讨其接触时间、高岭土的投加量、U(Ⅵ)的初始质量浓度、水相pH和共存阴阳离子等因素对U(Ⅵ)在高岭土中吸附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高岭土对溶液中U(Ⅵ)的吸附在12 h达到平衡;高岭土的最佳投加量为0. 03 g; U(Ⅵ)的最佳初始质量浓度为5μg/mL;当pH <9时,Kd值随着pH值的增加而增大,在pH=9时Kd达到最大值; 9种类型的阳、阴离子均对U(Ⅵ)在高岭土中的吸附有抑制作用,其中Ca^(2+),CO_3^(2-)和SO_4^(2-)离子抑制效果最为明显。吸附动力学分析表明:高岭土对U(Ⅵ)的动态吸附平衡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其相关系数R2高达0. 999。
张虹冷阳春宋怡婷黄俊文成建峰
关键词:高岭土核素迁移吸附分配系数
Sr^(2+) 在阳江花岗岩上的吸附行为
2023年
以阳江中低放核废物处置库围岩花岗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静态吸附实验探究了阳江花岗岩围岩吸附Sr^(2+)的行为,详细研究了接触时间、初始浓度、反应温度、pH值、阴阳离子对花岗岩吸附行为的影响,并通过表征手段研究了阳江花岗岩的物化组成。结果表明:阳江花岗岩是一种主要由硅氧化物构成的岩石,吸附后其表面变得粗糙。吸附在5 d达到吸附平衡,属于化学吸附行为。吸附和Langmuir等温模型拟合效果更好,Sr^(2+)更多吸附在阳江花岗岩的表面。酸性和碱性环境均会削弱阳江花岗岩对Sr^(2+)的吸附能力,且升高温度和增大初始浓度均有利于吸附。地下水中存在的Ca^(2+)、Mg^(2+)、Fe^(3+)、NO_(3)^(-)均会抑制阳江花岗岩对Sr^(2+)的吸附,CO_(2)-3会和Sr^(2+)生成聚合物而干扰吸附。此研究可以为阳江中低放核废物处置库的安全评估提供一定参考。
蒋巧王彦惠成建峰潘跃龙洪涛包晨阳刘羽冷阳春王李涛庹先国
粘土岩对铀(Ⅵ)的吸附特征研究被引量:17
2017年
以内蒙古阿拉善粘土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静态吸附实验,探讨接触时间、U(Ⅵ)初始浓度、固液比、pH值、离子类型以及离子浓度等因素对U(Ⅵ)吸附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粘土岩对U(Ⅵ)的吸附速率较快,24h即可达到吸附平衡,最佳吸附固液比为1∶200,最佳吸附初始浓度为160μg·mL-1;随着pH值的增大,粘土岩对U(Ⅵ)的吸附能力不断增强,pH为8时,吸附能力达到最大;溶液中Ca^(2+)、CO_3^(2-)和HCO_3^-对U(Ⅵ)吸附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不利于U(Ⅵ)的吸附,K^+、Na^+、Cl^-、NO_3^-、SO_4^(2-)对U(Ⅵ)的吸附影响较弱,U(Ⅵ)在粘土岩表面吸附主要以内层络合作用为主.因此,开展粘土岩对U(Ⅵ)的吸附研究,对我国高放废物的处置工作开展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
赖捷刘畅冷阳春成建峰庹先国
关键词:粘土岩核素迁移
pH值对U、Pu的吸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以西南某极低放废物处置库预选场址为研究对象,通过静态模拟实验研究水相pH值对U、Pu在土壤中的吸附影响,结合PHREEQC软件模拟了该地下水溶液中不同pH值下的种态和主要成分。结果表明,水相环境中土壤对U、Pu的吸附约在第13d达到吸附平衡。pH值对土壤吸附能力有较大影响,酸性溶液吸附能力较弱,碱性溶液吸附能力较强。U、Pu在水溶液中的化学种态和主要成分对土壤吸附有一定影响,带电荷的UO_2(CO_3)_2^(2-)、UO_2(CO_3)_3^(4-)和不带电的Pu(OH)_4易与土壤表面的≡Si—OH、Al—OH等表面羟基官能团形成新的络合物,使得土壤的吸附能力增强。
成建峰冷阳春庹先国赖捷阳刚邓超
关键词:UPU土壤吸附分配系数PHREEQC
Pu在处置库地下水中的种态模拟及影响特征被引量:1
2017年
采用PHREEQC对Pu在西南某低放废物处置库、甘肃北山高放处置库五一检测井和三号井地下水中的种态及影响进行对比分析,并探讨了pH、pE和离子浓度对Pu在地下水溶液中的影响分布。结果表明:Pu在地下水中主要以Ⅳ价的Pu(OH)_4和Pu(OH)_3^+为主,其次有少量Ⅴ价的PuO_2^+存在。pE和pH对Pu在地下水中的种态存在影响较大,强酸环境中溶液主要以Pu(Ⅲ)存在,中性及碱性环境中,溶液主要以Pu(Ⅳ)存在。离子浓度对Pu在地下水中的种态有一定影响,主要原因是CO_3^(2-)和SO_4^(2-)易与Pu结合形成新的络合物。因此,放射性废物处置库选址与安全评价工作等需要充分考虑周边地下水溶液的离子浓度、pH和pE等影响因素。
成建峰冷阳春朱杉赖捷邓超庹先国
关键词:PUPHREEQC地下水
Pu在地下水溶液中的形态及吸附行为被引量:2
2017年
以GMZ膨润土为吸附介质,纯水和阿拉善某地下水为溶液,研究了Pu在GMZ膨润土中的吸附平衡时间关系、Pu初始浓度与吸附量的关系、不同浓度pH值对Pu的吸附影响.用PHREEQC软件模拟计算了水溶液中Pu的形态.研究表明,实验条件下GMZ膨润土对Pu的吸附平衡时间为20 h,中性环境中吸附效果大于酸性环境中的吸附效果,纯水溶液中的吸附效果大于阿拉善某地下水溶液中的吸附效果,通过模拟形态分析,溶液中的形态对吸附效果产生一定影响,在酸性溶液中主要是Pu^(3+),中性溶液中主要是Pu(OH)^(+3),碱性溶液中主要是Pu(OH)_4.
成建峰冷阳春赖捷朱杉庹先国
关键词:膨润土
铀、钚在西南某处置库地质环境中的吸附行为
成建峰冷阳春赖捷庹先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