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文正

作品数:7 被引量:9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盆地
  • 4篇岩石
  • 4篇岩石圈
  • 2篇地热学
  • 2篇岩石圈厚度
  • 2篇四川盆地
  • 2篇热流
  • 2篇白云岩
  • 2篇渤海湾盆地
  • 2篇渤中坳陷
  • 1篇灯影组
  • 1篇地热流
  • 1篇新生代
  • 1篇岩石圈热结构
  • 1篇震旦
  • 1篇震旦系
  • 1篇震旦系灯影组
  • 1篇中-新生代
  • 1篇溶蚀
  • 1篇生热率

机构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中国石油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冶金地质...

作者

  • 7篇李文正
  • 5篇邱楠生
  • 3篇左银辉
  • 2篇郝毅
  • 2篇焦亚先
  • 2篇阙永泉
  • 1篇陈薇
  • 1篇周进高
  • 1篇王芳
  • 1篇张建勇
  • 1篇常健
  • 1篇倪超
  • 1篇李宗星
  • 1篇谢彩虹
  • 1篇宋鑫颖
  • 1篇唐松
  • 1篇李佳蔚

传媒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四川地质学报
  • 1篇地球科学与环...
  • 1篇第六届地质构...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四川盆地洗象池组储集层的主控因素与有利区分布被引量:32
2016年
寒武系洗象池组是四川盆地天然气的后备勘探领域和接替层系,目前其整体勘探程度较低,沉积相带展布规律尚不清楚,还有待深入的研究工作。为此,通过典型野外露头剖面、岩心以及岩石薄片观察,结合实验分析数据,研究了该盆地洗象池组的沉积相展布特征和储集层的岩性、储集空间及物性等特征,进而探讨了储集层形成的主控因素,预测了有利储集区带的分布范围。结果认为:①有效储集层多发育在洗象池组中上段,岩性以颗粒白云岩、晶粒白云岩为主,次为藻白云岩和膏溶角砾岩;②储集层厚度介于43.75~136 m(平均约为87 m),孔隙度多介于1.27%~11.95%,其主要储集空间为溶蚀孔洞、粒间孔与晶间孔;③颗粒滩亚相是储集层发育的基础,而准同生溶蚀作用则是形成主要储集空间的关键因素;④该储集层受古地理格局约束,在盆地内具双颗粒滩带特征。结论认为:宜宾—合川—广安、永安—三汇—石柱一带古地貌高部位为有利的洗象池组储集层发育区,可作为该区下一步天然气勘探的主攻方向。
李文正周进高张建勇郝毅曾乙洋倪超王芳唐松
关键词:四川盆地寒武纪储集层
沉积速率对渤中坳陷大地热流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盆地内快速剧烈的构造作用可导致热异常,在利用盆地热历史揭示深部动力学过程时,需消除热异常的影响.本文根据瞬时热传导原理,校正了渤海湾盆地渤中坳陷低热异常,准确地约束了盆地深部动力学状态.对渤中坳陷内3口典型井进行热流校正结果表明,渤中坳陷古近纪以来快速沉积导致其现今(~60.9mW·m^-2)未达到热平衡(低热异常).校正后的热流值平均约为67.4mw·m^-2,比现今高5~10mW·m^-2.利用校正后的热流值计算得到的渤中坳陷的“热”岩石圈的平均厚度约为70km,比修正前的厚度(82~100km)减少了13~28km.
李文正焦亚先左银辉宋鑫颖邱楠生
关键词:渤中坳陷大地热流
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成岩作用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四川盆地灯影组是中国最古老的海相碳酸盐岩地层,也是年代最为久远的含气储集层,其成岩作用较为复杂。根据钻井岩心及野外露头观察,结合取样实验分析对该白云岩进行系统研究,其成岩作用经历了胶结、交代、生物、白云石化、溶蚀、压实、压溶、硅化、新生变形等作用。其中,早期的白云石化作用、不同时期的溶蚀作用对灯影组的储层发育起到了建设性作用,而胶结作用、硅化作用是影响储层发育的关键因素。
郝毅王宇峰杨迅陈薇李文正
关键词:灯影组白云岩成岩作用四川盆地
地热学岩石圈厚度计算方法综述被引量:4
2014年
地热学岩石圈厚度体现了长时间尺度上的岩石圈热学作用,可以反映地球深部动力学过程。介绍了地热学岩石圈厚度的计算方法,探讨了这种方法的参数选取和影响因素,并对比了地热学岩石圈厚度与其他类型岩石圈厚度的差异及其原因。结果表明:地热学岩石圈厚度的计算结果受地壳分层结构、岩石生热率、岩石热导率以及地表热流的影响;地质历史时期内的地壳分层结构要结合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得出;地表热流较低(42mW·m-2)时,岩石圈地幔生热率对计算结果的影响非常显著,岩石圈地幔生热率变化0.02μW·m-3,地热学岩石圈厚度计算结果最高变化40km,岩石圈地幔热导率每变化0.2W·(m·K)-1,地热学岩石圈厚度变化15km;地表热流为60mW·m-2时,岩石圈地幔生热率每变化0.02μW·m-3,地热学岩石圈厚度变化3km,岩石圈地幔热导率每变化0.2W·(m·K)-1,地热学岩石圈厚度变化5km;地表热流增高1mW·m-2,地热学岩石圈厚度约增加3km;地热学岩石圈厚度与岩石学、地震学岩石圈厚度略有差异,其差异取决于流变边界层的厚度。
焦亚先李文正阙永泉邱楠生
关键词:岩石圈厚度地热学热导率生热率
鄂尔多斯盆地中-新生代岩石圈厚度演化——来自地热学的证据被引量:24
2013年
盆地热历史可以为揭示深部动力学过程提供时间和空间上的连续信息.本文利用镜质体反射率古温标模拟了鄂尔多斯盆地从东到西7口典型井的热历史,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了盆地中生代晚期、古近纪初期以及现今的“热”岩石圈厚度.结果显示,鄂尔多斯盆地在早白垩世末期经历了一次热流高峰,热流值为73~78 mW/m2,此后的热流值一直降低至今,现今的平均值61.8 mW/m2;早白垩世末期盆地“热”岩石圈厚度也经历了一次减薄高峰,平均“热”岩石圈厚度为65 km左右,此后逐渐增厚至现今的125 km左右.鄂尔多斯盆地现今“热”岩石圈厚度中等,早古生代200 km的厚岩石圈已不存在;早白垩世末期是其地质发展历史的一个重大变革期,此时“热”岩石圈厚度发生减薄,深部构造活动强烈导致浅部盆地拾升剥蚀剧烈,周缘岩浆活动强烈,多种能源矿产形成,这与华北克拉通东部构造转折的时间以及华北克拉通破坏的高峰时限具有一致性.
焦亚先邱楠生李文正左银辉阙永泉刘芳龙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构造-热演化热历史
渤海湾盆地渤中坳陷地热平衡恢复与热岩石圈厚度
李文正邱楠生焦亚先
文献传递
渤海湾盆地中、新生代岩石圈热结构研究被引量:34
2013年
本文以浅部沉积盆地热历史恢复结果为基础,结合地热学的有关理论计算得到渤海湾盆地中生代以来不同地质时期壳幔热流配分及莫霍面温度。结果显示,渤海湾盆地在早白垩世晚期和古近纪中晚期达到两次地幔热流与地表热流之比高峰,其两期地幔热流占地表热流比例都超过65%。莫霍面温度在早白垩世晚期、古近纪中晚期及新近纪早期(仅在临清坳陷、沧县隆起和冀中坳陷)出现3次高峰,其温度分别为900~1100℃、820~900℃和770~810℃。本文的研究不仅揭示出白垩纪是渤海湾盆地岩石圈热结构的重要转型期,即由三叠纪和侏罗纪的"冷幔热壳"型转变为白垩纪以来的"热幔冷壳"型的岩石圈热结构,还揭示出渤海湾盆地在早白垩世晚期和古近纪中晚期发生两期强烈的构造裂陷作用。因此,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中国东部大陆岩石圈地球动力学的研究提供地热学参数。
左银辉邱楠生常健郝情情李宗星李佳蔚李文正谢彩虹
关键词:渤海湾盆地岩石圈热结构中生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