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明智

作品数:13 被引量:97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经济管理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水利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水量
  • 4篇水资源
  • 3篇三条红线
  • 3篇水资源管理
  • 3篇水资源管理制...
  • 3篇灌溉
  • 2篇行政区
  • 2篇需水
  • 2篇需水量
  • 2篇需水量计算
  • 2篇用水效率
  • 2篇用水总量
  • 2篇水环境
  • 2篇水量计算
  • 2篇农田灌溉
  • 2篇农田灌溉水
  • 2篇气候
  • 2篇气候变化
  • 2篇污染
  • 2篇污染负荷

机构

  • 13篇中国水利水电...
  • 2篇广西大学
  • 1篇长江科学院
  • 1篇黑龙江省水利...
  • 1篇广西水利电力...

作者

  • 13篇杨明智
  • 10篇肖伟华
  • 7篇侯保灯
  • 4篇周毓彦
  • 3篇裴源生
  • 3篇王建华
  • 3篇李旭东
  • 2篇鲁帆
  • 2篇赵勇
  • 2篇黄亚
  • 2篇杨恒
  • 1篇李保琦
  • 1篇宋长虹
  • 1篇许继军
  • 1篇李传科
  • 1篇陈立华
  • 1篇王浩
  • 1篇孙青言

传媒

  • 2篇广西大学学报...
  • 1篇水利学报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灌溉排水学报
  • 1篇中国水利水电...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VIC模型的气候变化对红水河上游流域径流影响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为研究红水河上游流域未来径流变化特征,利用VIC模型和全球气候模式(GCMs)对3种典型排放情景下的流域未来径流的变化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红水河上游流域未来的年平均径流量明显减少,且6~9月径流量明显减少,未来年平均径流量比历史基准期平均径流量减少约14.32%~34.33%;径流量在流域西部的山区增加明显,而在中东部的河谷平原地区减少较多;在未来径流总量减少的情况下,流域出口不同重现期的年最大日流量主要表现为增加,流域出口处的龙滩水库入库洪水上升的可能性较大,水库防洪风险增加,径流性水资源可控性和利用率降低。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的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黄亚肖伟华陈立华杨明智
关键词:气候变化径流GCMSVIC模型
基于土壤和地形约束的耕地识别方法研究——以锦西灌区为例被引量:1
2017年
为探讨土壤特性和地形特征这2个最为核心的耕地资源限制因子影响下的可用于耕地的土地资源,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土壤类型及其性质和地形影响,以ArcGIS分析工具为平台,构建耕地资源识别模型,对锦西灌区内可用于耕地的土地进行识别分析。结果表明:在锦西灌区1 200.59km^2的土地中,568.33km^2适宜耕地,较适宜耕地的面积为5.92km^2,改良后适宜的面积为564.15km^2,仅62.19km^2不适宜耕地,不适宜耕地部分包括受土壤因素限制的34.19km^2和受地形影响的32.00km^2,综合考虑两方面的因素所得面积为62.19km^2。与传统的识别方法比较,本研究所构模型对最核心的限制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可更全面、更客观、更精准的识别可用于耕地的土地资源。
李保琦肖伟华杨明智孙青言宋长虹侯保灯董晓勇
关键词:土壤属性
气候变化对我国华南沿海地区水资源的影响——以南流江流域为例被引量:3
2017年
为研究气候变化对我国华南沿海地区的水资源的影响,以南流江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具有物理机制的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对流域径流进行模拟。以常乐站1970~1994年月径流数据对模型进行率定,以1995~2013年月径流数据进行验证,基于南流江流域气候变化预估成果设置20种未来气候情景,模拟不同气候变化条件下的流域水文过程,计算不同情景下南流江流域径流及蒸散发的变化,分析气候变化条件下的水资源响应程度。结果表明:月径流模拟值与实测过程线总体拟合程度很好(R2>0.85,Ens>0.8),SWAT模型在南流江流域具有较好适用性;降水是影响南流江流域径流变化的主要气候因子,而影响蒸散变化的主要气候因子是气温。降水不变时,气温每上升1℃,年均蒸散发量增加9.1 mm,年均径流量减少9.2 mm;气温不变时,降水量每增加10%,年均蒸散发量增加5.1 mm,年均径流量增加159.3 mm。预计到本世纪中叶,南流江流域年均径流变化幅度为-29.6%~27.6%,到本世纪末的变化幅度为-30.5%~26.7%,这将对南流江流域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与挑战。
杨明智肖伟华鲁帆黄亚侯保灯李旭东
关键词:气候变化水资源SWAT
中国粮食自给率研究——粮食、谷物和口粮自给率分析被引量:61
2019年
由于统计口径与计算方法的不同,粮食自给率的计算结果往往差异较大,得出的中国粮食安全的结论也大相径庭,从而引起国内各界的广泛争议。为了准确分析当前中国的粮食安全情势,避免误判对相关决策造成误导,有必要对粮食的统计口径和自给率计算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本文选用三种粮食自给率计算方法—定额统计法、流向统计法和消费统计法,测算中国2000-2016年的粮食、谷物和口粮自给率,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定额统计法计算结果容易造成失真,流向统计法与消费统计法计算结果较为准确;(2)谷物和口粮自给率更能反映中国实际的粮食供需情况;(3)中国谷物自给率在98%以上,口粮自给率高于100%。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发展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会造成耕地被侵占、粮食需求激增等严重问题,口粮生产仍然不能放松,建议未来调整农业结构,稳定小麦、稻米生产。
杨明智裴源生李旭东
关键词:自给率粮食安全
基于水与物质循环的水资源管理指标核算理论与方法研究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同时工农业用水效率较低、水资源浪费严重,粗放式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也带来了严重的水污染问题。水资源、水生态和水环境瓶颈制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指标,加...
杨明智
关键词:水循环水环境SWAT模型
文献传递
基于水循环模拟的三条红线控制指标划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循环模拟的三条红线控制指标划分方法,该方法包括构建分布式二元水循环模型,获取分布式二元水循环模型构建所需数据,设定目标年份的社会经济规模与用水强度,判断水功能区达标状况,当水功能区水质达标时确定三条...
肖伟华杨明智王贺佳侯保灯杨恒周毓彦
文献传递
21世纪以来我国灌溉面积构成及农业种植结构变化趋势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揭示我国及各分区灌溉面积构成和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趋势。【方法】基于统计分析和文献调研方法,分析了2000—2014年全国及各大分区灌溉面积及其构成和农作物种植面积及其结构变化情况,并根据我国农产品生产布局及水资源形势对各分区未来耕地灌溉面积发展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进行了预判。【结果】(1)一方面,我国耕地灌溉面积及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还在继续增加,另一方面,耕地灌溉面积占总灌溉面积的比例由92.7%下降到91.4%,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由69.4%下降到68.1%;(2)东北和西北耕地灌溉面积增加幅度最大,东北和华中粮食播种面积增加最显著。【结论】我国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的大农业发展趋势决定了未来耕地灌溉面积和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分别在总灌溉面积和农产品播种面积中小幅下降的趋势在未来将持续。东北及华中地区将继续发展灌溉面积保障稻谷和小麦等谷物种植;东北和西南会大力发展油料作物及饲料作物;西北和华北耕地灌溉面积将难以增长;西北将着力发展低耗水的薯类、杂粮及饲草作物;华北将调减小麦播种面积并适当发展油料及饲料作物。
裴源生李旭东杨明智
关键词:灌溉面积
农田灌溉层次需水量的分析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农田灌溉层次需水量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农作物生育期内的理论需水量和有效降水量分析农田灌溉刚性需水量;根据当地推荐的先进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分析农田灌溉弹性需水量;根据低于当地推荐的先进农田...
王建华侯保灯赵勇肖伟华田文凯周毓彦杨明智王燕宋昕熠吴玉博
文献传递
基于二元水循环的水量-水质-水效联合调控模型开发与应用被引量:10
2020年
为将我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践与二元水循环理论相结合,提高"三条红线"控制指标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本文以SWAT模型为基础,通过改进子流域划分方法、添加经济社会模块和人工用水模块,对其人工侧支循环模拟进行了系统的完善,开发了基于SWAT的水量-水质-水效联合调控模型SWAT_WAQER。以广西南流江流域为例,从国民经济用水量、河道径流与水质等方面对模型进行校验,并在此基础上划分了2030年"三条红线"控制指标。结果表明:该模型性能良好,能够用于不同节水情景下的国民经济用水量、污染物排放量、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结果分析,可以作为科学制定"三条红线"控制指标的有力支撑工具。
裴源生许继军肖伟华杨明智侯保灯
关键词:SWAT模型二元水循环三条红线水环境
基于SPEI的三江平原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干旱监测指标是人们监测旱涝变化情况的重要参数,可为灾害预警、影响评估、应急管理及决策提供依据。基于1961—2014年的月降水量和月平均气温时间序列分别计算不同时间尺度(1月、3月、12月尺度)的SPEI值,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年、季节和月份干旱强度和干旱站次比的变化特征以及干旱发生频次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三江平原干旱强度及干旱发生范围总体呈略微上升趋势,夏季干旱强度最大,秋季干旱发生范围最广;空间尺度上,中旱及以上强度干旱发生频次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于鹤岗、富锦、佳木斯、萝北、集贤等地,呈从东南向西北增加的特点;三江平原的干旱情况在不同年代呈波动态势,1970年代和2000年代为干旱最严重的年代纪。
陈琰肖伟华王建华王浩杨明智
关键词:干旱指标三江平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