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凯云
- 作品数:5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激活博物馆藏品——从博物馆工作流的视角被引量:2
- 2018年
- 藏品是博物馆工作的基石,也是文化遗产传播的媒介。充分激活藏品,挖掘其中的信息与价值,将其呈现给观众,是博物馆工作的重要内容。目前中国博物馆的藏品利用现状尚存在提升空间:在展览中,存在藏品展出率不足或者展出质量不高的问题,而在展览之外的藏品利用方式还未引起足够重视。针对此问题,本文从博物馆工作流的视角,按照藏品的研究、管理、展出、展外利用的框架,从藏品研究、藏品数字化、藏品阐释及利用渠道四个方面提出更好地激活博物馆藏品的建议。
- 许捷胡凯云毛若寒王妍蒋凡
- 关键词:博物馆
- 对话在博物馆展览中的意义及运用研究
- 博物馆展览呈现的是人类对于世界的认知,因此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和认识论都紧密相关。当代的社会是一个强调多元化价值的时代,文化的矛盾性、差异性较之以往都愈发受到重视,认识论也从相信永恒真理到关注知识的开放性和不确定性,作...
- 胡凯云
- 关键词:博物馆展览多元性
- 浅析“后博物馆”的展示诠释被引量:10
- 2017年
- 现代主义思维下的博物馆展示倾向于用权威的声音讲述不容辩驳的"真理",通过建立统一的秩序对观众实行"教化"。20世纪晚期,后现代主义兴起,"一元论"受到质疑,知识转而被视为流动的、可变化的,意义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受到重视。面对认识论的剧烈变迁,博物馆所面临的挑战之一在于如何通过合适的诠释呈现多元观点,尊重观众在诠释中的自主性,引导观众进行自由的思考和学习。而"多视角"、"多信息层次"、"多参与性"这三条展示策略,可以针对性地解决上述展示实践中的问题,有助于博物馆探索如何提供多元意义、激发开放式对话的展示诠释方式。
- 胡凯云
-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 从“独白”到“对话”--巴赫金对话理论下的博物馆展览再思考被引量:2
- 2016年
- 社会环境的改变促使博物馆从封闭性的"独白式"空间趋向开放的"对话"空间。跨学科的思考方式可以帮助博物馆从业者从更广阔的角度思考如何在实践中有效地实现这种转型。文章引入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以英国帝国战争博物馆北方馆为案例,剖析博物馆如何透过展览应对不断改变的社会需求,如何由"独白"式的演讲台向允许多方发声的公共论坛转变,并刺激观众思考当下社会议题。
- 胡凯云
- 关键词:博物馆展览巴赫金多元性
- 博物馆观众:积极发言的行动者——2017“浙江大学博物馆认知与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侧记被引量:4
- 2017年
- 2017年4月10—11日,"浙江大学博物馆认知与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杭州召开,近40位来自国内外的学者以及博物馆从业人员进行了口陈报告,从博物馆观众认知特征、博物馆传播理论、博物馆策展与设计实践、观众研究与评估和新社会形势下的博物馆使命五个方面,就"博物馆认知与传播"问题展开解析。博物馆传播的核心是观众,因此,博物馆需要更多地关注观众的认知特点与偏好,并以此为基础探索传播方式与策略,让观众真正加入到传播的过程当中来,成为博物馆的合作者、积极发言的行动者,而不是被动的接收者。这次会议为日后的博物馆发展提供了一些借鉴,希望能够促进更多的相关研究和实践。
- 胡凯云
- 关键词:博物馆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