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春萍
- 作品数:16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鼠李糖脂发酵液淋洗镉污染土壤的研究
- 2023年
- 考察鼠李糖脂发酵液淋洗镉污染土壤的效果,并评价其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为0.15%的鼠李糖脂发酵液,在固液比为1∶15 g/mL时,淋洗镉污染土壤720 min后,镉去除率达到29.55%,连续淋洗3次后,镉去除率达到48.53%,而且与EDTA和柠檬酸淋洗土壤相比,鼠李糖脂发酵液对土壤的破坏最小,并且能够增加土壤中的钾、钙、镁元素和有机碳、碱解氮、有效磷等营养元素,有效改善土壤环境。
- 孙乔邱海燕兰贵红徐波李瑞丰邓春萍
- 关键词:鼠李糖脂土壤镉淋洗
- 中温高压条件对降滤失剂HY-S环境污染特性的影响
- 2022年
- 在90℃、7 MPa、40 min和120℃、11 MPa、40 min两种条件下分别对HY-S进行处理,测定了处理前后HY-S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毒性。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分析(TGA)分析了处理前后的结构变化。通过土壤吸附与土壤淋溶实验研究了其在土壤中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在两种处理条件下,HY-S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毒性并未发生显著改变,均为难生物降解或较难降解,生物毒性均为中毒,其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化。土壤吸附实验与淋溶实验结果显示,沙土对处理前后的HY-S的吸附率分别为12.15%和14.7%,没有显著改变;淋溶处理前后的HY-S在沙土中第1次淋溶的淋出液在深度为18 cm的化学需氧量为9 273 mg/L和8 924 mg/L,说明处理前后的HY-S在土壤中的迁移规律没有明显变化,其进入土壤后的大部分会随着径流快速进入深层土壤及地下水,有污染地下水的风险。
- 肖鹏杜国勇邓春萍邓春萍张琳婧
- 关键词:降滤失剂生物毒性生物降解性淋溶
- 磁性羟基磷灰石改性氮化硼对Pb^(2+)的吸附特性被引量:5
- 2022年
- 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磁性羟基磷灰石(MP)改性氮化硼(BN)的复合材料(MPBN),通过SEM、BET、FTIR、XRD、XPS和VSM对MPBN形貌、孔径、比表面积、元素组成、晶型、表面官能团和磁性进行了表征,利用单因素吸附实验考察了MPBN对Pb^(2+)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MP成功负载在BN的层状结构中,MPBN具有超顺磁性。当Pb^(2+)初始质量浓度为250 mg/L,温度为25℃,pH=6.0,MPBN投加量为0.4 g/L,吸附时间为10 h时,吸附量达到460.75 mg/g,其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模型,表明MPBN对Pb^(2+)的吸附过程主要归因于单分子层的化学吸附。通过热力学模型拟合得到吸附过程的ΔH为94.76 k J/mol,ΔS为339.61 J/(mol·K),说明该吸附过程在常温下是自发的吸热过程。MPBN在使用5次后仍然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和良好的可回收性。
- 孙宁妍邱海燕兰贵红王顺慧刘莹刘莹
- 关键词:氮化硼磁性羟基磷灰石功能材料
- 硅酸镁的改性及其对稠油污水中有机物的吸附被引量:9
- 2017年
- 采用焙烧酸处理成功制备了酸化硅酸镁吸附材料,通过傅里叶红外(FT-IR)、扫描电镜(SEM)和全自动化表面积和孔结构分析仪等手段对样品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酸化硅酸镁的吸附性能,考察了吸附剂加量、pH值、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稠油污水中有机物的吸附影响。结果表明,酸化处理改变了硅酸镁表面晶体结构,微孔数量与比表面积增加;强化了硅酸镁对稠油污水的有机物吸附,将同浓度的COD去除率从52.94%提高到76.12%;吸附剂的吸附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强酸或强碱性条件下有利于对稠油污水中有机物的吸附;吸附0.5h,COD去除率可达65.58%。
- 杜国勇张洪铭李艳邓春萍汪倩朱盟翔
- 关键词:硅酸镁酸化稠油污水
- 一株耐盐石油烃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研究被引量:6
- 2021年
- 研究通过逐渐提高培养液的盐浓度从含石油烃的钻井泥浆中驯化获得四株耐盐的石油烃降解菌,筛选出1株对原油降解效率高的优势菌株SW-1。经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其系统发育地位,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环境因素对该菌原油降解率的影响,研究其对典型石油烃类物质的降解能力及降解特性。结果表明:石油烃降解菌耐受的盐度为9%;盐度为0时,菌株SW-1的原油降解率为51.49%;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结果显示,该菌株与Bacillus licheniformis MGB70112.1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100%;pH值为9,温度为30℃降解效果最佳;在9%盐浓度,最佳条件下培养7 d,SW-1菌株对原油的降解率为33.10%,对菲的降解率为46.53%;GC-MS分析结果表明,菌株SW-1可以降解链长为C19~C28的烷烃,C19~C28烷烃的平均降解率达到18.48%。
- 龚汉意邓春萍柯强邱肃爽杜国勇
- 关键词:石油烃耐盐生物降解降解特性
- 超疏水-超亲油三聚氰胺海绵的制备及其油水分离性能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采用了一种简单、高效和环保的方法用于油水分离,即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通过简单的浸渍法和高温还原法将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先负载在三聚氰胺海绵(MS)上,再通过柴油加热MS,将长链烷烃负载在MS上,成功制备了超疏水-超亲油三聚氰胺海绵。rGO的加入能够增加海绵表面的粗糙度,长链烷烃的加入能降低海绵表面的表面能。改性MS具有良好的弹性性能、较好的热稳定性和吸油能力。油水分离性能测试表明,对各种油水混合物的分离效率可达97%以上。在泵提供动外力时可实现无搅拌状态下的静态连续油水分离和搅拌状态下的动态连续油水分离。改性MS具有良好的可重复使用性和化学稳定性,在20次使用后对各种油水混合物的分离效率可达70%以上,即使在不同pH值的水中,也可以实现油水分离,对水包正己烷乳液也能有效地分离。
- 周龙杜国勇邓春萍
- 关键词:氧化石墨烯长链烷烃油水分离
- 高效烃降解菌群的驯化、降解特性及初步应用
- 2024年
- 微生物技术在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获得具有高降解效率的菌(菌群)是保证高效修复的关键。该研究从4种不同含油土壤中驯化、培养获得稳定、高效降解石油烃的1号菌群,对其进行高通量测序,确定菌群组成;研究不同环境因素对该菌群石油烃降解能力的影响,确定了最佳降解条件;对菌群降解石油烃的特性和降解动力学进行了分析;探究了该菌群在较高浓度含油土壤中的应用潜力,以及以破碎荞麦壳为载体,将菌群固定化后修复石油烃-镉复合污染土壤的能力。结果表明,该菌群主要由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等组成;在原油质量浓度为0.5%,p H为8,盐度为1%,温度为35℃,C∶N∶P为100∶2∶1,以硝酸铵为氮源的最佳条件下,培养10 d后,菌群对石油的降解率由52.1%提高至76.6%;GC-MS分析结果显示,培养9 d和24 d后菌群对C13~C26烷烃平均降解率分别为90.3%和97%,说明该菌群能够快速高效降解中长链烷烃。菌群对原油初始浓度为0.5%和4%的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将菌群接种于石油含量为4 631 mg/kg、8 591 mg/kg的土壤中,40 d后降解率分别为47.7%、26.4%;固定化后的菌群用于修复石油烃-镉复合污染土壤,石油烃降解率、土壤脱氢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高于其他组,可交换态镉的浓度低于其他组。以上结果充分显示了该菌群在石油浓度较高的土壤以及石油烃-镉复合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潜力。
- 邓春萍陈思科马闻馨龚汉意杜国勇陈美伶陈方沙唐德凤解静
- 关键词:驯化固定化生物修复
- 某油田回注水质分析及改进措施
- 2022年
- 某油田采出水经处理后回注到地层,目前水处理站面临着微生物超标、管道腐蚀结垢严重、药剂加量不足、现场设备清洁周期较短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对某油田水处理站进行了回注水水质数据分析,同时对各处理单元的设备运行情况进行了现场调研,提出的解决方案主要如下:建议使用多种杀菌技术结合的方法对回注水进行杀菌处理;添加阻垢剂和定期清理来解决管道结垢问题;添加缓蚀剂来解决管道腐蚀问题。
- 段艺杜国勇邓春萍邓春萍张琳婧王永红
- 关键词:回注水水质分析微生物
- 改性壳聚糖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吸附性能研究被引量:6
- 2022年
- 利用接枝、交联法合成天冬氨酸(Asp)改性壳聚糖(CS)交联β-环糊精(β-CD)的复合材料(A-CS/CD),通过吸附实验研究pH值、A-CS/CD的投加量、接触时间和亚甲基蓝(MB)的初始浓度对A-CS/CD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增大更有利于吸附;对于50 mg/L MB溶液的吸附在5 min时平衡。A-CS/CD对MB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与伪二级动力学模型,A-CS/CD对MB的吸附在25℃时的最大吸附量为1 284.50 mg/g。A-CS/CD具有较好的再生性能,经5次再生使用后对MB的吸附量达初始的88%。通过FTIR及XPS分析吸附机理,结果表明A-CS/CD吸附MB有氨基、羟基、羧基和环糊精的空腔结构参与。
- 张丽辉段文猛邓春萍张吉红兰贵红
- 关键词:天冬氨酸壳聚糖Β-环糊精亚甲基蓝废水治理
- 树脂-植物联合修复法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 2022年
- 由于植物修复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处理时间长,易受重金属浓度影响,其在突发重金属污染土壤事件中的应用依然面临挑战。研究提供一种树脂-植物联合修复的方法,在短时间内树脂抑制土壤中重金属的迁移,保护植物初期生长,然后重金属缓慢释放,被修复植物吸收,最终重金属污染物从土壤中去除。结果发现,加入0.5%的树脂后,土壤中可溶态Cu^(2+)和Zn^(2+)的浓度分别降低了50.02%和83.41%,同时对保持土壤水分和改善土壤孔隙结构均表现出良好的促进作用;树脂投加15 d时,雍菜根系部位Cu、Zn的浓度只有未投加树脂时的39.48%和31.53%,此时雍菜的生长情况明显较未施加树脂的空白组更好。研究旨在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 李瑞丰兰贵红鲁莹纯张吉红徐倩霞张名邱海燕徐波邓春萍
- 关键词:重金属保水剂树脂植物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