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才

作品数:25 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 1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9篇盆地
  • 8篇塔里木盆地
  • 7篇塔西南
  • 7篇勘探
  • 6篇油气
  • 6篇成藏
  • 5篇构造带
  • 4篇地质
  • 4篇成藏条件
  • 3篇地层
  • 3篇断层
  • 3篇盐岩
  • 3篇油气勘探
  • 3篇勘探潜力
  • 3篇白垩系
  • 2篇电性
  • 2篇油气成藏
  • 2篇石炭
  • 2篇石炭系
  • 2篇石油地质

机构

  • 25篇中国石油天然...
  • 8篇浙江大学
  • 3篇教育部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作者

  • 25篇陈才
  • 11篇曾昌民
  • 9篇李勇
  • 7篇张亮
  • 6篇张亮
  • 5篇杨海军
  • 5篇陈汉林
  • 5篇冯晓军
  • 5篇朱礼春
  • 4篇杨宪彰
  • 4篇程晓敢
  • 4篇师骏
  • 3篇杜治利
  • 3篇陈延贵
  • 3篇王祥
  • 3篇王清华
  • 3篇范秋海
  • 3篇李曰俊
  • 3篇王斌
  • 3篇蔡振忠

传媒

  • 4篇地质科学
  • 3篇岩石学报
  • 3篇中国石油勘探
  • 2篇新疆地质
  • 2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石油学报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新疆石油天然...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科技论文

年份

  • 4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塔里木盆地乌泊尔-克拉托地区深层电性结构与地质解释
2018年
利用基于电阻率等值性原理的薄层约束反演,并通过测井资料约束提升反演解释分辨率的方法,探讨塔里木盆地西南乌泊尔-克拉托地区油气分布区域。乌泊尔-克拉托地区的主要勘探目的层是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由于构造活动强烈,区域地质结构、地表形态复杂,地震资料品质差,严重制约了目标层的油气勘探。通过对大地电磁剖面高分辨率处理并解释,查明了研究区地质结构和克孜勒苏群分布特征,发现了一套新生界到中生界的高低阻互层。克孜勒苏群在乌帕尔背驼盆地部分地区缺失,局部可能存在薄层分布;通过对电阻率求纵向导数方法,结合电阻率反演结果,识别出该地区的主要断裂及褶皱;根据电性特征确定了基底隆拗关系,发现乌帕尔背驼盆地最南端深部存在背斜构造。乌泊尔-克拉托地区油气勘探方向应主要在西昆仑山前的乌帕尔背驼盆地和乌帕尔断裂的下盘区域。
陈延贵邢逸群朱礼春乃国茹张亮郭家松陈才任凭
关键词:约束反演视电阻率大地电磁塔里木盆地
西昆仑山前石炭系斜坡相的发现及沉积演化
2023年
塔里木盆地西南西昆仑山前石炭系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但至今未获得突破,沉积相分布特征及规律研究不够深入是其主要的原因之一。针对这一问题,通过系统分析塔里木盆地西昆仑山前石炭系12条野外剖面、3个钻井和一幅地震剖面沉积特征,首次在石炭系发现台地边缘斜坡相,并根据“沿坡定缘”的思路明确了区域沉积相类型、特征及沉积相分布和演化。研究表明,石炭系台缘斜坡相包括滑塌沉积、岩屑流沉积、浊流沉积和静水沉积等,沿塔里木盆地西昆仑山前呈东西向展布。早石炭世晚期和什拉甫-晚石炭世早卡拉乌依期,新藏公路以东为铁克里克古陆,新藏公路以西的台地边缘高能相带沿西昆仑山前呈自西向东条带状展布,其内侧发育潟湖相沉积,覆盖了喀什-叶城凹陷的主要区域。晚石炭世阿孜干-塔哈奇期,海侵范围扩大,古陆消失,沿西昆仑山前地区发育台缘斜坡-台地边缘-局限台地-蒸发台地相沉积体系。因此,喀什-叶城凹陷为高能相带的主要发育区,且具备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是塔里木盆地西南西昆仑山前石炭系勘探的主要目标区。
王振宇杨光陈才王斌
关键词:沉积相特征
西昆仑山前晚三叠世古构造特征及对侏罗-白垩纪沉积的控制被引量:4
2018年
造山带和盆地是在时空发展和形成机制上具有密切联系的构造系统。青藏高原内部晚三叠世古特提斯造山带的形成,对北缘的塔里木盆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导致了盆地内部西昆仑山前地区发生了强烈的冲断构造变形,而这一冲断构造变形所形成的古构造-古地貌对后期侏罗-白垩纪的沉积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同时也决定了该地区的油气分布。本文基于对西昆仑山前露头区中生代地层分布详细的野外考察和盆地覆盖区钻井资料的整理,结合对盆-山结合带清晰地震剖面的详细解释,开展西昆仑山前的晚三叠世古构造特征及侏罗-白垩纪沉积充填过程研究,以期揭示晚三叠世的古构造-古地貌特征及对沉积的控制作用。通过研究发现,西昆仑山前地区发育晚三叠世前陆褶皱冲断带,冲断带根部发育基底卷入构造,锋带发育叠瓦状构造;古生界受逆冲断裂控制,形成一系列的北陡南缓的背斜隆起,冲断带前锋位置与新生代构造前锋位置相近。三叠纪末古地貌形态由于特提斯造山带的强烈隆升,总体呈南高北低的地貌形态,但是褶皱冲断构造带受地表风化剥蚀作用,背斜核部形成南缓北陡的古隆起,而断层破碎带形成南陡北缓的洼地,是侏罗系发育前的基本地貌格架。早侏罗世受特提斯造山带造山后伸展的影响,西昆仑山前发育4个箕状断陷,控陷断层发育于古造山带一侧;受大型控陷断层的影响,在断陷内部呈北高南低的地形特点,断陷内侏罗系逐渐向北部斜坡超覆。晚三叠世形成的古构造-古地貌与早侏罗世断陷叠加形成的古地理格架一直控制了侏罗纪-早白垩世的沉积,直到晚白垩世沉积时才没有起到控制作用。
陈延贵吴鸿翔张亮程晓敢陈才张欲清任凭章凤奇陈汉林
关键词:古地貌晚三叠世侏罗-白垩纪
塔里木西南地区变形的构造物理模拟研究:对剥蚀与同沉积影响褶皱冲断带变形的启示
2022年
构造变形与地表过程相互影响,但前人研究主要关注构造变形如何塑造地貌,而对地表过程如何影响构造变形尚有待研究。研究区塔西南褶皱冲断带主要经历了三叠纪末和新生代两期逆冲变形过程。在这两期变形过程中,剥蚀作用和沉积作用共同对变形施加影响,形成了山前逆冲断层突破地表、盆地内断层远距离传播的现今构造样式。因此,本研究以塔西南褶皱冲断带地质模型为基础,开展剥蚀和同沉积这两个地表过程对褶皱冲断带变形影响的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研究,结合塔西南地区的实际地质条件,在双滑脱层条件下,设计了3组实验模型,包括未施加剥蚀和同沉积的参照模型A、同时施加差异剥蚀和同沉积的模型B、同时施加剥蚀夷平和同沉积的模型C。在第一期变形结束后,三组模型变形样式相似,在没有上覆沉积物的负载作用时,变形均未向盆地内部远距离传播。在第二期变形结束后,模型A山前与盆地内部构造以及地形坡角差异不大,变形前锋最远可达106 cm;模型B在山前和盆地内部的地形坡度为14°以及4°,变形前锋最远可达96 cm;模型C在山前和盆地内部的地形坡度为20°以及5°,变形前锋最远可达89 cm。实验结果表明:1)早期剥蚀作用会降低逆冲楔体的地形坡度,从而在褶皱冲断带根部形成逆冲断层突破上滑脱层直至显露出地表的构造形态,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变形向盆地方向传递,最终形成冲断带根部更大的地形坡度;2)后期同沉积作用会抑制深部断层向浅部地表突破,促使上部韧性滑脱层产生良好的滑脱效果,导致变形远距离地向前陆方向扩展,形成更宽的山前褶皱冲断带,最终形成冲断带根部较小的地形坡度。
洪晨张亮林秀斌孙迪陈汉林陈才程晓敢章凤奇
关键词:物理模拟褶皱冲断带剥蚀
一种叠合复合盆地地震地质的统层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叠合复合盆地地震地质统层方法,属于石油勘探开发研究技术领域,通过地震格架网的建立、标准井的选择、综合利用录井、测井、地震、露头、古生物、分析化验资料,针对有标志层和无标志层的区域,识别区域不整合面,划分构...
黄少英段云江罗彩明陈才魏红兴杨芝林王斌王振鸿娄洪杨果张慧芳孙迪张星谭泽金史超群王祥张文
塔西南山前地区恰探1井石炭系—二叠系重大突破与勘探前景被引量:4
2023年
塔西南山前地区西天山冲断带乌恰构造带恰探1井在石炭系—二叠系碳酸盐岩获得重大突破,标志着塔西南山前地区发现一个重要的勘探接替层系。结合区域地质资料,根据野外露头、钻井、地震等研究,以及恰探1井、昆探1井等分析化验资料的综合分析,对塔西南山前地区石炭系—二叠系的成藏条件进行再认识。研究认为,塔西南山前地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发育宽缓的“马蹄形”台缘带,形成了呈带分布的高能滩有利沉积相带,区内二叠系棋盘组发育海湾潟湖相烃源岩,厚度最大达到500m,有机质类型为Ⅰ—Ⅱ型,有机质丰度高;受沉积相带和岩溶作用双重控制,在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形成裂缝—孔洞型碳酸盐岩储层,与上覆二叠系棋盘组厚层泥岩构成有利生储盖组合,进而建立了“下生上储、断裂输导、近源成藏”的油气成藏新模式。综合分析认为,该地区石炭系—二叠系断背斜圈闭成排成带分布,具有近源成藏优势,评价优选出了叶探1井、阿北1JS井等多个有利勘探目标方向,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可成为规模天然气勘探发现的重要接替领域。
王清华杨海军李勇蔡振忠杨宪彰徐振平陈才孙春燕
关键词:碳酸盐岩成藏条件
西昆仑山前南缘构造带超压与油气成藏关系
2022年
西昆仑山前构造复杂,不同构造单元的流体场特征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尚未揭示。梳理构造、超压与油气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前陆盆地超压和油气成藏研究提供样例,并为西昆仑山前的油气勘探与开发部署提供依据。根据实测地层压力和钻井液数据,明确了西昆仑山前南缘地区异常高压的分布特征;通过测井曲线组合和加载—卸载曲线法结合地质情况分析,明确了超压的主要形成机制;基于构造演化史和油气成藏过程,探讨了超压与油气成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山前深部地层存在强超压,在柯克亚构造带浅层存在弱超压。构造挤压作用是研究区超压的最主要成因,其次为沿断裂的垂向超压传递作用。油气充注导致的超压传递是浅层是否发育超压的决定性因素,浅层油气藏常常伴随着弱超压发育。构造挤压为油气运移提供了动力和运移通道,引起的抬升剥蚀和断层活动控制着区域盖层的保存条件,在凹陷内部由于埋深迅速加大促进了烃源岩快速成熟。
马海龙刘一锋邱楠生陈雪刚王祥陈才
关键词:异常高压塔西南前陆盆地
塔西南坳陷甫沙构造带正反转构造及其石油地质意义被引量:3
2012年
塔西南坳陷甫沙构造带褶皱冲断强烈,古近系膏泥岩下层构造变形复杂,具有正反转构造变形特征。侏罗纪—白垩纪区域伸展环境发育大量正断层,后期在喜马拉雅运动中受挤压反转。南部发育高角度基底卷入正反转断层,中部发育叠瓦式逆冲断层,北部边缘变形微弱。相应地将甫沙构造带划分为反转断隆背斜带、楔状叠瓦构造带和逆冲前缘构造带;反转程度南强北弱、西强东弱。对区域构造变形环境的分析表明,西昆仑山隆升引发水平挤压叠加垂直向上的剪切作用,使先存高角度正断层容易被迁就利用进而发生正反转。对正反转相关构造圈闭评价认为:反转断隆背斜带发育的圈闭规模大,幅度低,埋藏浅,落实程度高,但上覆膏泥岩层薄,被断层破坏强烈,油气散失严重;楔状叠瓦构造带发育的圈闭规模小,幅度大,埋藏深,落实程度低,上覆膏泥岩层厚,有利于油气保存;逆冲前缘构造带发育低幅度隆起和地层岩性圈闭。
张玮雷刚林师骏曾昌民杜治利陈才
关键词:塔西南坳陷正反转构造油气
昆仑山前白垩系克孜勒苏群物源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对昆仑山前白垩系克孜勒苏群砂岩类型、重矿物组合及稳定系数、母岩类型和砂砾岩分布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克孜勒苏群砂岩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母岩岩性以沉积岩为主,自西向东存在乌泊尔、苏盖特和柯东3大物源区块。物源区的厘定,为昆仑山前白垩系克孜勒苏群这类低勘探层位新一轮沉积相带的精细刻画奠定了基础。
张亮刘春曾昌民陈才朱礼春
关键词:砂岩物源分析
塔里木盆地西部鸟山—古董山地区断裂构造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鸟山—古董山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西部,巴楚隆起与麦盖提斜坡之间,鸟山、玛南、玛扎塔格、古董山和罗斯塔格构造带在此交汇,附近还发育与之密切相关的沙陇断裂,十分引人注目。鸟山—古董山地区的主干断裂形成于晚白垩世,包括鸟山、罗斯塔格和玛扎塔格晚白垩世冲断构造带和玛南晚白垩世走滑断裂带,玛南断裂是玛扎塔格构造带与鸟山和罗斯塔格构造带之间的调节断层。该期构造变形受控于南羌塘和拉萨地块与亚洲大陆之间的碰撞造山作用。鸟山—古董山地区的断裂构造于中新世末基本定型。因帕米尔突刺楔入于塔里木和卡拉库姆之间,在塔西南地区形成一系列走滑断裂,包括玛扎塔格—罗斯塔格中新世末走滑断裂,古董山断裂是其派生断层。晚白垩世是研究区构造和圈闭的关键形成期,上新世晚期—全新世早期以古近系底部膏盐层为主滑脱面的滑脱—冲断构造保护早期形成的圈闭和油气藏。鸟山和玛扎塔格构造带是研究区最有利的油气勘探区带,玛南构造带是重要的油气运移通道。
杨海军李曰俊曾昌民冯晓军陈才张亮文磊张强梁华姜红贾铁干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西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