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小板
  • 2篇血小板活性
  • 2篇瑞舒伐他汀
  • 2篇他汀
  • 2篇氯吡格雷
  • 2篇抗血小板
  • 2篇抗血小板活性
  • 2篇急性冠脉
  • 2篇冠脉
  • 2篇伐他汀
  • 2篇阿托
  • 2篇阿托伐他汀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型心
  • 1篇血小板聚集
  • 1篇血小板聚集率
  • 1篇盐酸
  • 1篇盐酸替罗非班
  • 1篇替罗非班

机构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3篇高晗
  • 2篇尹雪松
  • 2篇彭成海
  • 2篇赵侃
  • 2篇张吉红
  • 1篇任仲侨
  • 1篇宁文虎

传媒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在急性冠脉综合症中对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活性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的治疗中,抗血小板治疗及调脂治疗是最基础的治疗方案。近来有学者提出,氯吡格雷和他汀类药物都经过细胞色素CYP 3A4途径代谢,二者因存在竞争性抑制,有可能降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的活性。本试验将针对阿托伐他汀及瑞舒伐他汀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急性冠脉综合症的患者4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氯吡格雷治疗(负荷剂量300 mg,维持剂量75 mg/d)。随机分配为A、B两组,A组(n=20)服用阿托伐他汀治疗(20 mg/d),B组(n=22服用瑞舒伐他汀治疗(10 mg/d)。分别于氯吡格雷服用前、服药治疗后3天、服药治疗后7天后采静脉血送检,测定ADP(10μmol/L)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结果:阿托伐他汀组(A组)及瑞舒伐他汀组(B组)相比,服用氯吡格雷前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基线值无统计学差异。服用氯吡格雷3日及7日后,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3.85±2.58)vs(3.09±2.27),(0.65±0.88)vs(1.05±0.95),P>0.05,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氯吡格雷的确可以降低血小板的活性。同时,短期之内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活性未受到他汀类的影响,包括经过CPY3A4途径的他汀,如阿托伐他汀。
高晗赵侃尹雪松彭成海任仲桥张吉红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症氯吡格雷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血小板活性
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对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活性的对比研究
高晗
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及相应机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相应机制。方法: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急诊急救中心入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者(n=50),其中男性3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58.4±10.3岁,给予内科药物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药物组(n=23)和替罗非班组(常规药物+替罗非班,n=27)。通过观察临床症状和心电图ST段变化评价治疗效果,应用血小板聚集仪比浊法测定样本不同时间点(治疗前,给药过程中,给药结束后2小时)血小板聚集率变化以及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血小板第四因子(PF4)的水平变化。并进一步做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常规药物组比较,替罗非班组患者胸痛明显减轻,心电图ST回落指数增加(P<0.05),给药过程中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P<0.001),同时血清中PF4的水平也显著降低(P<0.001),并且与血小板聚集率呈正相关性(r=0.86,P<0.001)。结论:盐酸替罗非班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有确切的治疗效果,可能是通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减少PF4的释放而发挥作用的。
张吉红尹雪松宁文虎彭成海任仲侨高晗赵侃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替罗非班血小板聚集率PF4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