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俊锋

作品数:27 被引量:391H指数:8
供职机构:湖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领域

  • 22篇天文地球
  • 2篇水利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6篇冰川
  • 5篇冰川变化
  • 4篇遥感
  • 3篇中国冰川
  • 3篇气候
  • 3篇气候变化
  • 3篇流域
  • 3篇冰川编目
  • 3篇冰川物质平衡
  • 3篇冰湖
  • 2篇冻土
  • 2篇形变监测
  • 2篇遥感监测
  • 2篇遥感图像
  • 2篇影响因素
  • 2篇跃动
  • 2篇视距
  • 2篇数据集
  • 2篇图像
  • 2篇青藏

机构

  • 2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1篇中国科学院
  • 10篇中国科学院西...
  • 5篇云南大学
  • 2篇安徽理工大学
  • 2篇西北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长沙天仪空间...

作者

  • 27篇魏俊锋
  • 14篇王欣
  • 10篇刘时银
  • 10篇蒋宗立
  • 9篇张勇
  • 6篇郭万钦
  • 6篇许君利
  • 4篇林剑
  • 3篇王琼
  • 3篇李晶
  • 3篇鲍伟佳
  • 2篇姚晓军
  • 2篇龙四春
  • 2篇廖秀英
  • 2篇王志强
  • 2篇王磊
  • 2篇张震
  • 1篇刘景时
  • 1篇曹运江
  • 1篇上官冬辉

传媒

  • 11篇冰川冻土
  • 3篇地理学报
  • 2篇干旱区地理
  • 2篇中国科学数据...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地理科学
  • 1篇山地学报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年份

  • 5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0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视觉综合作用理论的景观斑块尺度上推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视觉综合作用理论的景观斑块类型尺度上推方法,涉及景观生态学尺度上推技术领域。该方法基于人类视觉综合作用理论,通过视角、视距等参数的改变来模拟尺度上推过程中景观斑块及其格局的特征变化特征;进而结合格式塔原...
缪婷王志强陆维康张仓铭魏俊锋廖秀英侯海艳李思佳
1988-2018年喜马拉雅山中部龙巴萨巴冰川变化数据集被引量:2
2021年
冰湖接触型冰川广泛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地区,受末端冰湖影响,该类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较其他类型的冰川更为敏感。本数据集基于冰川厚度估算数据和冰湖雷达测深数据,构建了龙巴萨巴冰川/冰湖底部地形(GeoTIFF格式,32位浮点型数据);基于Landsat TM\ETM+\OLI遥感影像,获取了1988–2018年龙巴萨巴冰川/冰湖边界和表碛覆盖(Shapefile格式),以及表面运动数据集(GeoTIFF格式,32位浮点型数据);采用冰川表面能量–物质平衡模型模拟了龙巴萨巴冰川近30 a表面物质平衡,并结合冰川末端退缩和表面流动特征,重建了1989–2018年冰川物质变化序列。本数据集可作为冰湖接触型冰川动力学模型的输入和检校数据,也为研究喜马拉雅山地区不同类型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提供了参考数据。
张特魏俊锋张勇王欣郑亚杰
关键词:冰川变化
基于PS-InSAR技术的西藏龙巴萨巴湖冰碛坝表面形变特征分析及影响因素
2024年
冰碛湖坝体表面形变是指示坝体稳定性的重要参数。针对高寒区冰碛坝形变监测,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仍然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而基于永久散射体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PS-InSAR)的遥感技术方面应用尚未见报道。西藏龙巴萨巴湖位于中国和印度、尼泊尔交界处,其冰碛坝具有高溃决风险。本文基于75景Sentinel-1A影像及PS-InSAR技术,以龙巴萨巴湖冰碛坝为研究对象,分析2017年2月至2023年4月期间,坝体表面形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17-2023年龙巴萨巴坝表面体总体呈下沉趋势,平均形变速率为-2.76±0.66 mm/a。坝体明显表面下降区主要分布沿湖水岸一带,占坝体总面积的43.3%,平均下沉速率为16.82±1.55 mm/a,坝体中部存在东南-西北贯通的显著沉降区,其中最大形变永久散射点(PS点)形变速率达到-81 mm/a;中部坝体出现抬升现象,抬升区面积占坝体总面积的9.8%,平均抬升速率为17.38±2.43 mm/a,其中最大形变PS点形变速率达到43.90 mm/a;坝体外缘区变形率相对较小,在-4~4 mm/a内波动(平均形变速率为0.53±0.23 mm/a),占坝体总面积的41.11%。(2)在监测时间段内,年内不同月份沉降区面积占比为39.1%~65.8%,其中,7月沉降面积最大,占坝体总面积的65.8%;年内抬升区面积占总面积比的22.3%~38.3%,2月份坝体抬升面积最大。(3)坝体表面总体形变与坝体热通量年收支盈余、坝体内部埋藏冰发育、内部水分运移冻胀等因素有关。本研究结论可用于评估龙巴萨巴冰碛湖的危险性,为冰碛湖溃决模拟及防灾减灾提供理论依据。
张文馨王欣冉伟杰魏俊锋刘巧
关键词:形变监测表面沉降PS-INSAR
基于SAR的表碛覆盖型冰川边界定位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使用光学图像进行表碛覆盖型冰川边界判断相对比较困难。采用日本高级陆地观测卫星(ALOS)携带的L波段相控阵型合成孔径雷达(PALSAR)数据的干涉相干对表碛覆盖型冰川边界进行判断,并使用ALOS PALSAR数据的特征匹配方法获得表面流速进行验证分析,发现公格尔山区5Y663D0009冰川表碛覆盖区呈现高相干性且运动速度十分缓慢,表明该表碛区域可能已经演化成非活动区;而该冰川中碛覆盖区则表现出低相干性,运动速度比较高(5 m/a),表明相干性是有效的判断依据,利用PALSAR数据相干性及获得的表面流速可以区分表碛覆盖型冰川活动与非活动区域,使气候波动情景下该类型冰川的动态变化监测成为可能并对该方法的可靠性与不确定性进行了探讨。
蒋宗立丁永建刘时银林剑王欣龙四春魏俊锋
1990-2018年干城章嘉流域冰川物质平衡序列模拟数据集
2023年
气候变化背景下全球冰川普遍退缩,不同属性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呈现差异特征。干城章嘉流域发育冰川呈现表碛覆盖、末端入湖等多种属性,长时间日尺度冰川物质平衡序列数据,可为不同属性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差异性响应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本研究基于校正后的中国气象驱动数据集,采用冰川表面能量平衡模型,通过估算不同高程带表碛覆盖/裸冰区域的冰川物质积累和消融分量,重建了干城章嘉流域1990–2018年日尺度的冰川物质平衡序列,并利用大地测量法获取的冰川高程变化数据集对模型估算结果进行了检校,获取成果与已发表研究成果基本保持一致;同时,基于ITS_LIVE冰川表面流速数据集,提取和分析了1989–2018年冰川表面运动特征,并利用非冰川区地表运动统计特征对冰川表面流速数据成果进行了评估。本数据集可为研究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影响提供基础数据,也可为冰湖变化及其溃决风险等冰川水文效应和灾害研究提供参考。
张法刚魏俊锋刘时银张勇王欣蒋宗立
关键词:冰川物质平衡冰川变化气候变化
新疆帕米尔跃动冰川遥感监测研究被引量:30
2016年
2015年5月,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公格尔九别峰北坡克拉牙依拉克冰川发生跃动,造成草场和部分房屋被冰体淹没,本文针对这一冰川跃动事件的发生过程进行研究.利用2013-2015年间ASTER立体像对数据监测了克拉牙依拉克冰川的冰川表面高程的变化,并利用2015年4月13日至2015年7月11日期间的Landsat OLI数据监测了冰川的表面运动速度变化.监测发现,克拉牙依拉克冰川从2015年4月13号开始活动强烈,表面运动速度呈加快趋势,2015年5月8-15日期间冰川表面运动速度达到最高水平,其最大运动速度在西支中部达到了(20.40±0.42)m·d^(-1),冰川跃动达到顶峰.冰川跃动"积蓄区"位于西支冰川平衡线以下区域,跃动向下游接收区输送冰体体积约为2.4×10~8m^3,大量冰体堆积在东西支汇合口地段(海拔3 100~3 500 m),造成了该处冰面隆起,其中最大隆起高度为(130.58±0.70)m.本文获得了西支冰川由静止期、跃动状态、恢复到稳定状态期间的冰面高程和表面运动速度变化,为本地区冰川跃动机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张震刘时银魏俊锋蒋宗立许君利郭万钦
关键词:遥感监测高程变化
谢自楚先生纪念专刊·编者按
2022年
我国著名冰川学家谢自楚先生辞世两年余,Sciences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曾组织谢先生英文纪念专刊,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和欢迎。为了表达对谢先生的深切缅怀,在《冰川冻土》主编和编委倡议下,再组织一期中文专刊(第44卷第3期),希望以此推动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和进步。谢自楚先生1937年出生于湖南衡南县,冰川学家、地理学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960年毕业于苏联时期莫斯科国立大学地理系极地与冰川专业。
刘时银丁永建李忠勤王欣牟建新魏俊锋易颖周石硚刘景时姜彤
关键词:冰川冻土地理系
塔里木河源区托什干河流域积雪动态及融雪径流模拟与预估被引量:12
2014年
利用已被广泛使用的MODIS积雪数据,获得了塔里木河源区之一的托什干河流域积雪变化信息.结果表明:流域积雪覆盖率时空差异显著,在积雪丰富的年份,1月积雪覆盖率可达90%以上,但在积雪少的年份,则只有50%;2000年以来流域积雪呈现微弱增加的趋势,积雪变化趋势呈现明显的时空差异.相对于其他季节,流域冬季积雪增加更为明显;与其他高度带相比,作为主要积雪覆盖区的海拔3 000~4 000 m高度带积雪的增加趋势也更为明显.以流域所在的气象格网数据和积雪覆盖率变化曲线作为输入数据,应用融雪径流模型(SRM)模拟了流域春季融雪径流过程,率定了模型主要参数,获得了较好的结果.以CMIP5的3种RCP情景为驱动数据,应用模型预估了流域2021-2050年的融雪径流状况,结果显示4月之前径流变化不明显,之后径流峰值增大显著,不同气候情景对径流的影响不明显.
李晶刘时银魏俊锋鲍伟佳许君利郭万钦
关键词:塔里木河气候变化RCP
喜马拉雅山入湖冰川物质变化研究综述
2024年
入湖冰川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广泛分布,其快速消融和末端崩解,是该地区冰湖溃决洪水最重要的触发因子和影响因素。近年来入湖冰川整体处于物质持续且加速亏损状态,1975—2000年入湖冰川物质平衡为-0.33±0.07 m w.e.·a^(-1),近10 a达到-0.56±0.08 m w.e.·a^(-1),其平均物质损失速率-0.45±0.08 m w.e.·a^(-1)。入湖冰川物质损失速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冰川,末端消融及崩解是其主要原因。当前冰川末端水下物质损失仍无法准确估算,广泛应用于入海冰川末端消融模拟的羽流模型,为估算入湖冰川末端湖-冰物/热交换过程研究提供了可行方法,其中冰下融水径流量、冰川末端切面形态、湖水温度和密度是影响羽流模型估算结果的重要参数。基于羽流模型评估冰川末端水下消融特征,为准确评估未来情境下冰川物质变化奠定基础。
贾尚坤魏俊锋张法刚王欣
关键词:冰川变化冰川物质平衡
基于第二次冰川编目的中国冰川现状被引量:273
2015年
以2004年之后的Landsat TM/ETM+和ASTER遥感影像为基础,参考第一次中国冰川目录及其他文献资料,经过影像校正、自动解译、野外考察、人工修订、交互检查和成果审定等技术环节,完成占全国冰川总面积85.5%的现状冰川编目,确定中国目前共有冰川48571条,总面积约5.18×10^4km^2,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0.54%,冰川储量约4.3-4.7×10^3km^3。中国冰川数量和面积分别以面积〈0.5 km^2的冰川和面积介于1.0-50.0 km^2的冰川为主,面积最大的冰川是音苏盖提冰川(359.05 km^2)。中国西部14座山系(高原)均有冰川分布,其中昆仑山冰川数量最多,其次是天山、念青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和喀喇昆仑山,这5座山系冰川数量占全国冰川总数量的72.3%;冰川面积和冰储量位列前3位的山系分别为昆仑山、念青唐古拉山和天山,尽管喀喇昆仑山冰川数量和面积均小于喜马拉雅山,但前者冰储量高于后者。从冰川海拔分布来看,海拔4500-6500 m之间是冰川集中发育区域,约占全国冰川总面积的4/5以上。冰川资源在各流域分布差异显著,东亚内流区(5Y)是中国冰川分布数量最多、面积最大的一级流域,约占全国冰川总量的2/5以上;黄河流域(5J)是冰川数量最少、规模最小的一级流域,仅有冰川164条,面积126.72 km^2。新疆和西藏的冰川面积和冰储量约占全国冰川总面积的9/10。
刘时银姚晓军郭万钦许君利上官冬辉魏俊锋鲍伟佳吴立宗
关键词:冰川编目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