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亮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科技中青年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雷口坡组
  • 1篇营城组
  • 1篇油田
  • 1篇天然气
  • 1篇天然气成因
  • 1篇天然气成因类...
  • 1篇气区
  • 1篇圈闭
  • 1篇圈闭评价
  • 1篇人才队伍建设
  • 1篇人才管理
  • 1篇裂缝
  • 1篇裂缝发育
  • 1篇裂缝发育特征
  • 1篇南楼
  • 1篇过渡带
  • 1篇发育
  • 1篇发育特征
  • 1篇沉积相
  • 1篇沉积相特征

机构

  • 5篇中国石油天然...
  • 4篇西南石油大学

作者

  • 5篇黄亮
  • 2篇雷一文
  • 2篇丁熊
  • 2篇杜本强
  • 1篇谭秀成
  • 1篇李延钧
  • 1篇樊佐春
  • 1篇赵路子
  • 1篇秦启荣
  • 1篇唐青松
  • 1篇王时林
  • 1篇鹿晓艳
  • 1篇李兵
  • 1篇陈志强
  • 1篇曹文辉
  • 1篇刘智勇
  • 1篇吴小庆
  • 1篇罗迪
  • 1篇曹利春

传媒

  • 2篇四川地质学报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复杂油气藏
  • 1篇天然气技术与...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圈闭评价技术及在蜀南楼东地区的应用
2009年
为了探讨正确的圈闭评价技术思路,选取合理的评价方法,使评价结果更加准确可靠,对评价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各种评价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以油气系统理论为指导,按照不同圈闭的地质条件与勘探实际,优选出了圈闭评价模式的评价思路和技术方法,并在四川盆地蜀南楼东地区三叠系嘉陵江组构造圈闭进行了具体应用,为该区提供了2个有利的钻探目标,从而达到直接为勘探决策服务的目的。
丁熊谭秀成杜本强雷一文黄亮
关键词:圈闭评价
十屋油田营城组储层裂缝发育特征及控制因素被引量:2
2012年
十屋油田营城组属于低孔、特低渗储层,裂缝能最有效地提高储层渗透率。通过岩心裂缝描述,镜下观察,对十屋油田营城组低孔、特低渗储层构造裂缝的组系和产状、裂缝长度、宽度、密度、充填特征、期次及其主要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十屋油田营城组主要发育四期裂缝,分别为营城末期和登娄库末期发育的近南北( 10°± 15°) 向和近东西( 290°±15°) 向的高角度共轭剪切缝、北东( 45°±15°) 向控盆断裂的伴生缝、北西( 325°±15°) 向高角度张性缝、嫩江末期和明水末期发育的北东向( 45°±15°) 派生剪切缝和北北东( 35°±15°) 向及北西( 325°±15°) 向的高角度直立剪切裂缝。裂缝发育分布主要受控于岩性、构造应力场和构造位置。通过对十屋油田营城组裂缝的研究,为十屋油田营城组勘探开发提供了方向和依据。
王时林秦启荣黄亮樊佐春
关键词:裂缝营城组
新形势下老气区人才队伍建设机制探讨
2016年
针对老气区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人力资源基数大,但人才资源不丰富、特别是出类拔萃的领军人才严重缺乏的问题,为加强老气区人才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适应当前时代发展的人才队伍,阐述了现有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存在的培养、管理、考核问题,通过创新机制、丰富措施,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管理、考核机制。认为应重点抓好提升人才竞争实力、激发人才内在活力、促进人才效能发挥3个关键环节,不断提高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水平,不断完善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机制。
李兵曹文辉陈志强刘智勇黄亮鹿晓艳
关键词:人才管理
自贡西部地区雷口坡组天然气成因类型与来源被引量:2
2012年
通过对天然气的组成和生物标志物的综合研究,依据实际地质条件,综合分析了自贡西部地区雷口坡组天然气的成因类型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雷口坡组存在三种来源与成因类型天然气:以须家河组来源为主的天然气,主要分布于雷三段储层中;以深层来源气为主的天然气,主要分布在雷一1段储层中;须家河组烃源和深层烃源的混合型成因气,在雷一段~雷三段储层中均有分布。
李延钧曹利春罗迪杜本强雷一文黄亮
关键词:天然气雷口坡组
川中-川南过渡带雷口坡组沉积相特征被引量:8
2010年
根据四川盆地中三叠统雷口坡组的区域背景资料,对川中—川南过渡带雷口坡组的沉积特征进行研究,认为雷口坡组属于陆表海型局限~蒸发海台地相沉积,可进一步划分为粒屑滩、半局限泻湖、局限泻湖、蒸发泻湖等4种亚相及10余种微相,其中,雷一1亚段的颗粒滩亚相是本区雷口坡组主要的有利储集相带。通过对重点层段雷口坡组雷一1亚段的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分析,建立了该亚段颗粒云岩沉积期的陆表海碳酸盐岩台地相的沉积演化模式,并认识到本区雷口坡组沉积相受古气候、相对海平面变化、构造活动以及继承性古隆起的影响,在纵向上具有继承性,平面上分布稳定。
吴小庆赵路子黄亮丁熊唐青松
关键词:沉积相雷口坡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