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喜花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深圳市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泪道
  • 2篇新生儿
  • 2篇治疗新生儿
  • 2篇探通
  • 2篇先天
  • 2篇先天性
  • 2篇泪道探通
  • 2篇泪囊炎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婴幼
  • 1篇婴幼儿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早产
  • 1篇早产儿
  • 1篇早产儿视网膜
  • 1篇早产儿视网膜...
  • 1篇早产儿视网膜...
  • 1篇弱视

机构

  • 5篇深圳市儿童医...

作者

  • 5篇刘喜花
  • 5篇何莉
  • 4篇张莉
  • 3篇方旺
  • 3篇陈凌燕
  • 2篇吕秀芳
  • 1篇肖诗艺
  • 1篇李雯霖
  • 1篇王莉
  • 1篇钟晖
  • 1篇王秀芝

传媒

  • 1篇眼视光学杂志
  • 1篇眼外伤职业眼...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新型泪道探针治疗新生儿泪囊炎
2010年
目的探讨作者设计制作的新型泪道探针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用新型泪道探针对眼科门诊1032例(1138眼)先天性泪囊炎进行泪道探通。结果 1138眼全部探通成功,其中1次探通成功1116眼(98.07%),2次探通成功22眼(1.93%),除极少数患儿有轻度眼睑水肿外,其余均无任何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新型泪道探针操作方便、对泪道无损伤,治疗新生儿泪囊炎效果良好。
张莉刘喜花何莉吕秀芳方旺陈凌燕
关键词:婴幼儿泪囊炎先天性泪道探针
新型泪道探通针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疗效观察
张莉刘喜花何莉吕秀芳方旺陈凌燕
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临床特点及泪道探通术效果的影响因素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临床特点及影响泪道探通术效果的因素。方法: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2010-06/2011-05在我院眼科就诊并行泪道探通术的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患儿616例687眼,研究内容包括:初次就诊年龄、泪道探通术时年龄、性别、分娩方式、有无脓性分泌物、既往泪道冲洗和泪道探通术病史。总结其临床特点并通过分析以上各因素与泪道探通术成功率的关系,研究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泪道探通术成功的标准为:流泪和眼部分泌物等症状消失,泪道冲洗通畅。结果:剖宫产和自然分娩患儿在泪道探通术成功率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P=0.376),男女之间也没有统计学差异(P=0.498)。泪道探通术成功率与泪道探通术年龄呈负相关关系(r=-0.328,P=0.001)。3~,6~,9~,12~15,>15月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100%,97.8%,90.8%,83.3%和76.5%。有脓性分泌物的患儿手术成功率明显下降(P=0.013)。患儿既往泪道冲洗病史对泪道探通术成功率影响不大(P=0.561)。但有外院泪道探通术病史的患儿,其手术成功率显著下降(P=0.042)。结论: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泪道探通术成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而且脓性分泌物也是泪道探通术失败的危险因素。因此对于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患儿,有效局部控制炎症和早期行泪道探通术是提高泪道探通术成功率的关键。
方旺张莉陈凌燕何莉刘喜花
关键词: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泪道探通术影响因素
白藜芦醇对氧诱导鼠视网膜B细胞白血病蛋白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高氧诱导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新生鼠视网膜B细胞白血病蛋白2(B-cell leukemia/lymphoma-2,bcl-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鼠龄为7d的Sprague-Dawley(SD)幼鼠60只,分A组(正常对照组)、B组(给氧组)和C(实验组1)、D(实验组2)、E(实验组3)三个实验组,每组12只。A组幼鼠生活在正常氧环境中,B组、C组、D组和E组幼鼠置于氧分压为(75±2)%的氧环境中连续生活5d,建立高氧诱导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C、D、E三个实验组分别予白藜芦醇10mg/(kg·d)、30mg/(kg·d)、60mg/(kg·d)灌胃给药,每天一次,连续5d,所有幼鼠均于17d鼠龄处死。应用Western-blot免疫印迹法分析检测鼠视网膜bcl-2的表达,并以计算机图像分析仪进行分析;用ELISA方法检测鼠视网膜VEGF的表达。结果与A组(正常对照组)比较,B组(给氧组)视网膜bcl-2和VEGF的表达是A组的4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B组比较,C、D、E三个实验组视网膜bcl-2和VEGF的表达逐渐减弱,呈剂量依赖关系,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实验组之间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1),三种不同浓度(10mg/kg、30mg/kg、60mg/kg)的白藜芦醇均显著抑制视网膜bcl-2和VEGF的表达,其抑制率分别为11.09%、38.05%、69.76%和3.42%、23.04%、43.69%。结论白藜芦醇可显著抑制高氧诱导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新生鼠视网膜bcl-2和VEGF表达,可能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视网膜新生血管疾病具有治疗作用。
李雯霖肖诗艺王莉刘喜花何莉王秀芝张莉
关键词:白藜芦醇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hapa护理理论结合视知觉训练在弱视儿童护理干预中的应用
2021年
探讨hapa护理理论结合视知觉训练在弱视儿童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我院弱视患者100例,采用自愿非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两组弱视患者均采用个性化的视知觉训练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基于HAPA理论对弱视患者进行综合干预护理。结果:在双眼视力提升方面,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视力总体疗效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0.714, p=0.001<0.05),实验组视力的总体疗效显著地高于对照组视力的总体疗效。在问卷各维度测量上,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实验和对照组在积极预期(t=6.663, p=0.000<0.001)、行为意愿(t=6.427, p=0.000<0.001)、行动计划(t=10.153, p=0.000<0.001)和自我控制(t=11.320, p=0.000<0.001)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在这些维度上的得分显著地高于对照组在这些维度上的得分;但两组在风险感知(t=0.225, p=0.823>0.05)和应对计划(t=1.440,p=0.153>0.05)上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这两个维度上的得分相近。结论:基于hapa理论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更有效促进弱视儿童治疗行为的形成,提高患者的视力。
何莉钟晖刘建清韩淑梅刘喜花
关键词:弱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