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泽

作品数:10 被引量:46H指数:6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盆地
  • 4篇珠江口盆地
  • 2篇盆地模拟
  • 1篇单加氧酶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学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震相
  • 1篇地幔
  • 1篇地幔柱
  • 1篇叠合
  • 1篇叠合盆地
  • 1篇断层
  • 1篇多糖
  • 1篇应力场
  • 1篇油气
  • 1篇油气成藏
  • 1篇油气成藏过程
  • 1篇有限元

机构

  • 8篇中国海洋大学
  • 5篇中海石油(中...
  • 3篇教育部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伊利诺伊大学

作者

  • 10篇刘泽
  • 8篇李三忠
  • 7篇索艳慧
  • 4篇郭玲莉
  • 4篇刘博
  • 3篇戴黎明
  • 3篇王鹏程
  • 2篇姜素华
  • 2篇朱俊江
  • 1篇王刚
  • 1篇王刚
  • 1篇瞿金平
  • 1篇许淑梅
  • 1篇于胜尧
  • 1篇刘连启
  • 1篇曹花花
  • 1篇赵淑娟
  • 1篇曹现志
  • 1篇李艳丽
  • 1篇胡梦颖

传媒

  • 6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塑料工业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古地理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动态古地貌再造:Badlands软件在盆地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20年
近几年来的研究发现,当存在较强的构造活动时,古地理特征变化将会加快,而常规方法很难对这一构造活动过程中的古地理和古地貌进行有效的恢复和研究。Basin and Landscape Dynamics(Badlands)软件正是基于前人的研究工作而开发的一款数值模拟软件,用于模拟各种空间和时间尺度的地貌演化。它可用于研究地表演化过程、预测侵蚀和沉积速率并评估沉积物通量,从而实现对古地理和古地貌进行更为精细化的研究。笔者介绍了Badlands软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将此方法应用于东海陆架盆地南部中生代地貌及地质演化过程的研究:首先利用研究区域内现有的地震剖面、测井、平衡剖面等资料获得中生代早期的古地形;再通过恢复的古地形构建数值模型,并加载降雨量、岩石侵蚀性、海平面变化、动力地形调整和地壳弹性层厚度等相关参数进行模拟研究,以分析强烈的构造运动对盆地地貌演化的影响;最后对比模拟结果与已知的中生代的地貌特征和沉积分布,并据此进一步分析中生代盆地演化过程中的沉积物分布规律以及三维古地理和古地貌演化特征。该方法可以为沉积盆地充填过程分析和能源矿产勘探提供有益的思路。
刘泽李三忠李三忠戴黎明索艳慧
关键词:古地理古地貌盆地模拟
车镇凹陷大1断层对区域油气成藏控制作用的三维数值模拟被引量:3
2016年
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大王庄地区的应力场分布状态。根据模拟结果,对比已知油气藏的分布位置,定量分析了大1断层对区域压应力分布的控制性作用,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区域油气运聚成藏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主要基于车镇凹陷大王庄地区精细三维数据体,包括三个主要地层界面及近真实的大1断层产状。据此,得出以下研究结果:(1)通过调整边界条件发现,模型在NE-SW向的伸展作用下压性应力场低值区的分布与已知油藏的分布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均围绕大1断层呈斜对称式分布;(2)认为这种油藏斜对称式分布特征应与大1断层在区域构造应力背景下对油气的沟通、疏导作用密切相关。
戴黎明李三忠刘泽胡梦颖刘连启杨彦峰
关键词:车镇凹陷构造应力场油气成藏过程有限元数值模拟
红侧耳裂解多糖单加氧酶基因PdLPMO9B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2024年
LPMO是一种含铜的裂解多糖单加氧酶,通过PCR技术扩增红侧耳CM13菌株PdLPMO9B基因cDNA序列,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成功克隆PdLPMO9B基因,其开放阅读框ORF长为744 bp,共编码247个氨基酸。编码蛋白的分子量为26.17 kDa,等电点为5.91,N端含有信号肽,疏水性较强。二级结构富含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含有GH61家族结构域和纤维素结合模体CBM。三维建模显示,该基因与AA9家族成员最接近。系统进化树显示,红侧耳PdLPMO9B蛋白与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编码的GH61蛋白亲缘关系最近,聚为一类。
李桐冰赖雨微莫国庆刘泽刘泽李艳丽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分析基因克隆
微板块与大板块:基本原理与范式转换被引量:6
2022年
传统板块构造理论50多年来一直是占统治地位的地学理论,是理解固体地球运行的基本范式,但遇到三大难题:板块起源、板内变形和板块驱动力。针对这三大难题,微板块构造理论试图开拓一个全球构造研究的新范式。本文通过与传统板块构造理论中基本原理的逐条对比,阐明了微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原理和优势及其对传统板块构造理论的拓展。微板块构造范式既不同于传统板块构造范式,又不同于地幔柱范式,是两者的重要补充与拓展。文中着重从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适用范围、理论出发点、理论假设与预测的角度,阐明了大板块与微板块的异同,并探讨了两者的转换关系及其转换机制的多样性,介绍了微板块生长成为大板块的4种途径、大板块破碎为微板块的3种转换模式,探索了前板块构造体制下微地块在非线性地球系统中通过自组织、自生长等方式,进化为板块体制下微板块的自然选择过程。本文还提出陆壳型微地块是密度选择的结果,其密度决定了其保存机制,这是陆壳起源的根本;微地块向微板块的转变是刚性选择的结果,其刚性是初始板块构造体制起始的必要条件;微板块不对称俯冲或对流型式的转变是热选择的结果,其热不对称性是现代板块构造体制起始的必要条件。
李三忠索艳慧索艳慧钟世华孙国正刘洁王光增刘洁姜素华李玺瑶朱俊江刘丽军姜素华曹现志郭玲莉赵淑娟王鹏程关庆彬曹现志刘勃然郭玲莉姜兆霞赵淑娟曹花花王鹏程于胜尧刘博王秀娟王程程王玺刘泽管红香曹花花胡军戴黎明于雷于胜尧王誉桦刘博刘鹏张文超李洛阳赵彦彦刘泽
关键词:微板块造山带地幔柱范式
珠江口盆地渐-中新世古气候及物源特征:以阳江东凹为例被引量:6
2021年
珠江口盆地阳江东凹处于太平洋构造域与新特提斯构造域交汇处,地球动力学背景、构造演化历史复杂,对于盆地物源特征和物源区古气候演化方面研究比较薄弱。选取珠江口盆地阳江东凹A钻井岩心中的珠海组-韩江组砂泥岩样品,对其进行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样品呈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平坦的配分模式,有明显的负Eu异常特征,与花岗岩相似;Al_2O_3/TiO_2、F1-F2、La/Th-Hf和Co/Th-La/Sc判别图解表明源岩以长英质为主,并有镁铁质岩石的混入;Al_2O_3/TiO_2、Cr/Zr和Th/Sc值也体现出长英质成分为主的物源特征;(Fe_2O_3+MgO)-TiO_2、Th-Co-Zr/10和Th-Sc-Zr/10构造环境判别图解显示,大部分样品落在大陆岛弧和主动大陆边缘区域,综合研究表明源区岩石特征与中国东南沿海大面积发育的岩浆岩极为相似。化学蚀变指数(CIA)、化学风化指数(CIW)、斜长石蚀变指数(PIA)等指标以及Mg/Ca值,指示珠江口盆地阳江东凹晚渐新世至中中新世物源区经历了中等程度的化学风化,对应温暖湿润的古气候环境,且从早到晚气温降低、降水量减少。
于海洋索艳慧杜晓东白海军占华旺周洁李玺瑶王光增刘泽刘泽郭玲莉刘博
关键词:珠江口盆地古气候地球化学
多期走滑拉分盆地的沉积响应:以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为例被引量:9
2021年
南海北部陆缘位于太平洋和新特提斯两大构造域之间,其形成与演化受到多期多向构造叠加作用,珠江口盆地是南海北部陆缘的重要构造单元。自新生代早期珠琼运动以来,由于太平洋板块向华南大陆俯冲在珠江口盆地形成两期强烈的走滑拉分作用,从而导致早期弥散状地堑与后两期拉分盆地的三层盆地叠合现象。本文在综合珠江口盆地的地质、构造物理和数值模拟、南海北部新生代构造演化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珠江口盆地区域沉积作用对构造的响应过程;并基于其内部次级构造单元阳江东凹的地震剖面资料解剖,进一步检验珠江口盆地地堑式伸展、两期走滑拉分作用对沉积盆地的沉积相空间展布、沉积沉降中心迁移规律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珠琼运动一幕(~47.8 Ma)伴生的NE向走滑运动控制盆地发育规模较小的辫状三角洲沉积,珠琼运动二幕(~38Ma)伴生的NWW向走滑运动控制三角洲轴向并导致三角洲沉积范围扩大,白云运动(~23 Ma)时期的沉积展布不受NE向走滑断层控制、但三角洲轴向仍与NW-NWW向断裂体系相关;在上述多期构造运动过程中,盆地沉积沉降中心往南迁移,逐渐奠定了三角洲沉积格局。
马晓倩刘军朱定伟李三忠李颖薇索艳慧索艳慧李玺瑶王光增王鹏程刘泽
关键词:南海北部陆缘珠江口盆地
珠江口盆地阳江东凹裂陷期沉积环境及其构造控制被引量:6
2021年
珠江口盆地阳江东凹形成于古近纪裂陷期,广泛发育烃源岩的富存层段——文昌组、恩平组,具有陆相断陷盆地沉积以及构造控制下多幕演化的特征。沉积环境演变以及构造-沉积的耦合作用是陆相断陷盆地的重要研究方向,认识其动态过程可为烃源岩识别和油气评价建立基础。本文从三维地震资料、钻井资料入手,通过地震反射特征和井震联合分析,划分了研究区的层序地层格架,识别出文昌组、恩平组的地震相类型。根据地震相类型和岩性资料,认为裂陷期文昌组、恩平组发育7种沉积相,洼陷中心发育半深湖相、滨浅湖相、湖底扇相,洼陷边缘在不同时期因构造、物源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发育扇三角洲相、辫状河三角洲相、近岸水下扇相、滩坝相,构成完整的沉积体系。沉积期间,构造活动尤其是控洼断裂的活动对沉积产生重要的影响,总体分为初始裂陷阶段、强烈裂陷阶段、裂陷萎缩阶段三个阶段的演化,由此,阳江东凹为该三个阶段演化的产物。
杨悦彭光荣朱定伟索艳慧占华旺刘泽刘泽周洁王光增刘博郭玲莉刘博
关键词:珠江口盆地文昌组地震相沉积环境
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烃源岩成因:阳江凹陷的资源潜力被引量:7
2021年
本文基于最新的三维地震资料和钻井等资料,对阳江凹陷古近系烃源岩的形成条件与资源潜力进行分析和评价。作者从盆地分析入手,明确了走滑拉分的成盆模式有利于烃源岩形成,并首次利用Badlands盆地模拟揭示了阳江凹陷古地貌及沉积发育特征,指出该区属于典型有利于烃源岩的形成和发育的内源沉积;并利用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析其断裂体系,在井震结合进行烃源岩层位标定和层序划分的基础上,结合沉积体系的研究结果,在阳江凹陷文昌组中识别出深湖和半深湖相沉积,说明阳江凹陷古近系烃源岩主要分布在文昌组,文昌组自下而上可为文三段、文二段和文一段;根据钻井资料揭示的烃源岩特征,在地震剖面上识别出烃源岩的地震相反射特征,然后通过对地震属性的分析,确定文昌组烃源岩的分布特征;最后基于以上研究,利用Petromod盆地模拟技术对文昌组烃源岩的生烃潜力进行模拟。结果显示:文昌组烃源岩具有良好的生烃潜力,文一段烃源岩在16Ma成熟,开始生油;文二段和文三段烃源岩在23Ma成熟,开始生油,且文二段烃源岩为最好的生烃潜力层段。结合生烃史模拟结果,表明恩平20洼为生烃潜力最好的洼陷,是未来勘探的重点。
姜衍张向涛龙祖烈姜素华索艳慧索艳慧汪刚刘泽王光增汪刚
关键词:古近系烃源岩盆地模拟资源潜力
珠江口盆地多期走滑构造与叠合型拉分盆地:以阳江东凹为例被引量:10
2021年
珠江口盆地的成盆机制和构造演化过程探讨是该地区烃源岩研究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大家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以阳江东凹为例,通过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从整体上确定了研究区走滑断裂的发育特征和展布框架,明确了区域构造运动与走滑断裂的成因联系;并将整体划分成局部,聚焦于阳江东凹古近纪盆地构造演化阶段逐步分解与精细检验,对珠江口盆地的成盆机制、发育过程和演化模式进行分阶段解剖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的构造演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文三段沉积期NW-SE向伸展,文二段沉积期南北向区域拉张作用下NE走向断裂右行右阶走滑拉分和文一段-恩平组沉积期NWW向走滑断裂左行左阶拉分。由于三个阶段受到不同的区域构造运动影响,各阶段盆地的打开方式和断裂的分布特征具有一定差异。同时,不同时期的构造演化过程与同时期区域构造应力场的转变一一对应,控制了沉积-沉降中心的分布,据此本文提出珠江口盆地的裂解模式是多期走滑构造控制的"叠合型"拉分盆地的新认识,研究区整体表现为三期构造叠合型盆地,盆地的构造叠合机制与洼陷的生烃排烃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刘欣颖吴静朱定伟索艳慧周洁王鹏程王鹏程刘泽刘博刘泽朱俊江刘博
关键词:珠江口盆地叠合盆地
衣架式机头动态挤出PP的力学性能被引量:3
2007年
采用衣架式机头动态挤出PP试样,并对其进行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和DSC测试,探讨振动频率和振幅对制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振动的引入,有利于提高制品纵横两向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并且存在最佳振动参数范围,当振幅0.1mm时,方向的力学性能改善效果最显著;而当频率为15Hz时,方向力学性能改善效果最为明显;制品熔点向高温迁移,吸热焓与结晶度也得到提高。
刘泽刘泽瞿金平
关键词:力学性能结晶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