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莹莹
- 作品数:6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早期血清学诊断指标比较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探讨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血清学诊断指标,通过与普通肺炎支原体肺炎儿童的血清学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为早期诊断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的20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对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分为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组48例和普通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52例,检测血清指标(包括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IL-6、IL-10、D-二聚体)的水平。结果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与普通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早期血清学检测指标(包括CRP、LDH、IL-6、IL-10、D-二聚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早期CRP、LDH、IL-6、IL-10、D-二聚体等血清学指标增高明显,为临床早期诊断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提供依据。
- 吴莹莹叶燕娟周晓飞过毅
- 关键词:儿童支原体肺炎
- 不同病原菌所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急性期免疫功能变化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不同病原菌所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儿急性期血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CAP急性期患儿85例分为肺炎链球菌肺炎(SP组,18例)、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RSV组,27例)和肺炎支原体肺炎(MP组,40例)。对照组为40名健康儿童。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查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AP患儿外周血CD3+、CD4+、CD4+/CD8+比值和自然杀伤细胞水平降低;SP组及MP组降低更明显(P<0.05)。CAP患儿外周血IgA较对照组增高(P<0.05或P<0.01);SP组患儿IgG和IgM较对照组增高(P<0.05),RSV组患儿lgG和IgM较对照组降低(P<0.05或P<0.01),MP组患儿血清IgM、IgE及补体C3、C4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P<0.01)。结论不同病原菌所致CAP患儿急性期均存在明显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紊乱。
- 吴莹莹陈洪敏叶燕娟
-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免疫功能
- 134例儿童EB病毒相关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征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儿童EB病毒相关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1年9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人民医院儿内科住院的134例确诊EB病毒相关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主要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EB病毒相关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129例(96.27%)、咽峡炎132例(98.51%)、淋巴结肿大131例(97.76%)、眼睑浮肿102例(76.12%)、鼻塞91例(67.91%)、打鼾64例(47.76%)、肝脏肿大50例(37.31%)、脾肿大49例(36.57%)、皮疹31例(23.13%)。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10^(9)/L共112例(83.58%),最高值可达34.7×10^(9)/L,白细胞<4×10^(9)/L有4例(2.99%)。异型淋巴细胞比例≥10%的87例(64.93%)。肝功能受损54例(40.30%),LDH增高65例(48.51%)。结论:儿童EB病毒相关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累及多个系统,部分病情危重,但大多预后良好,了解其临床特征有助于临床诊治。
- 吴莹莹
- 关键词:EB病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 呼吸道合胞病毒与甲型流感病毒混合感染患儿血清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3
- 2019年
- 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季节性流感病毒A型(Inf-A)混合感染患儿体内常见的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Inf-A和RSV检测阳性的患儿及健康儿童共95例纳入研究,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四组:Inf-A感染组、RSV感染组、混合感染组(MIX组)及健康对照组(HC组)。采用悬液芯片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分别检测四组患儿体内IL-1β、IL-2、IL-8、TNF-α、IFN-γ等致炎因子及IL-4、TGF-β等抗炎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比较分析四组患儿的炎症因子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急性期,Inf-A感染组、RSV感染组、MIX组患儿IL-1β、IL-8、TNF-α、IFN-γ水平均不同程度升高,MIX组IL-1β、TNF-α、IL-8水平升高更明显。在疾病恢复期,IL-1β、TNF-α、IL-8、IFN-γ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但与HC组相比TNF-α、IFN-γ水平仍明显偏高;RSV组、Inf-A组及MIX组IL-4与TGF-β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与H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Inf-A、RSV混合感染患儿体内致炎性因子占主导地位,以IL-1β、IL-8、TNF-α水平升高为主,而IL-8水平的变化可能是反映病情严重程度较敏感的指标。
- 孙海斌李雅雯胡彩莲吴莹莹周晓飞葛小丽
- 关键词:呼吸道病毒炎症因子
- 15例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15例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与50例儿童普通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进行对比分析,以提高对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7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的15例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和50例儿童普通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肺内外并发症、影像学资料及治疗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与普通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在发热时间、血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乳酸脱氢酶(LDH)、D-二聚体、影像学表现及药物治疗等多个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2组在年龄、性别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具有热程长、病情重,肺内外并发症多,CRP、ESR、LDH、D-二聚体等指标增高明显,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耐药等特点,需早期联合糖皮质激素。
- 吴莹莹叶燕娟过毅
- 关键词:儿童支原体肺炎
- 警报素家族在抗真菌免疫应答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 2024年
- 在免疫应答过程中,除了病原体相关的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被免疫细胞表面模式识别受体(pathoge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识别外,被感染或损伤的细胞可以释放一类称为警报素(alarmins)家族的分子,如IL-1α、IL-33、S100、ATP、防御素(defensins)等,该家族分子可被免疫细胞或非免疫细胞相应的受体识别,继而影响后续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警报素家族分子是损伤的通用标志,也是免疫系统的早期预警信号,其参与白细胞趋化、多种免疫细胞活化和增殖等过程,从而在决定免疫应答类型中发挥关键作用。近来诸多研究发现警报素也参与了机体抗真菌免疫应答的过程,并且在抵御部分常见真菌感染中至关重要。该文主要就细胞核来源(IL-1α、IL-33、HMGB-1)、细胞浆来源(S100、ATP)及细胞器来源(α和β防御素、LL-37)的警报素在抗白念珠菌、烟曲霉、新生隐球菌这三种机会致病真菌免疫应答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 安彬祎吴莹莹王晓宇吴玉冰刘海波桑红
- 关键词:免疫应答白念珠菌新生隐球菌烟曲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