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冬

作品数:9 被引量:22H指数:4
供职机构:集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理学

主题

  • 6篇化学发光
  • 5篇水产
  • 5篇水产品
  • 5篇毛细管
  • 5篇毛细管电泳
  • 4篇电化学
  • 4篇电化学发光
  • 4篇亚精胺
  • 4篇三联吡啶
  • 4篇三联吡啶钌
  • 4篇吡啶
  • 4篇联吡啶
  • 4篇联吡啶钌
  • 4篇精胺
  • 3篇电致化学发光
  • 2篇多金属
  • 2篇多金属氧酸盐
  • 2篇酸盐
  • 2篇组胺
  • 2篇金属

机构

  • 9篇集美大学
  • 2篇泉州师范学院

作者

  • 9篇安冬
  • 7篇王力
  • 3篇陈思远
  • 2篇翁凌
  • 2篇郑阿萍
  • 2篇董乐
  • 2篇钱勇强
  • 1篇吴国宏
  • 1篇邢蕊
  • 1篇姜泽东
  • 1篇郭琳
  • 1篇李玉
  • 1篇沈俊炳
  • 1篇王芳

传媒

  • 4篇中国食品学报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第三届中国食...
  • 1篇第八届全国化...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基于多酸光源的水产品中生物胺的快速检测
多金属氧酸盐(Polyoxometalates,POMs)是一类前过渡金属氧簇化合物,具有结构多样性和新奇的功能特性,并在很多领域得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经研究证实,将多金属氧酸盐的强氧化性和Ru(bpy)32+的电化学发...
安冬
关键词:水产品多金属氧酸盐电致化学发光
文献传递
水产品中组胺与亚精胺的快速检测
生物胺类物质对三联毗吮钌([Ru(bpy)32+])的电化学发光性具有显著的增敏作用,建立了一种新型毛细管电泳一电化学发光联用分离检测生物胺的方法。在最优条件下,二盐酸组胺标准品浓度在1~100μmol/L范围内的电化学...
安冬邢蕊陈思远王力
关键词:食品检测水产品
电化学检测饼干中的焦亚硫酸钠被引量:5
2014年
采用层接层法(Layer-by-layer)将聚电解质PSS与多金属氧酸盐α/β-K6P2W18O62·xH2O交替沉积到空白玻碳电极上制得多层膜电化学传感器,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该电极对焦亚硫酸钠的电催化作用,结果表明,该电极对焦亚硫酸钠具有很明显的电催化作用。焦亚硫酸钠在0.04 mmol/L^0.72 mmol/L的浓度范围内与催化电流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I(mA)=0.070 6c-0.003 5,r=0.999 3,在此范围内可对饼干中焦亚硫酸钠的含量进行测定.将该电极应用于饼干样品的分析,回收率为90.13%~111.58%,取得了较好的结果。该电极制备简单、响应快、灵敏度高、检测限低,为焦亚硫酸钠的新型快速检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郑阿萍翁凌安冬郭琳王力
关键词:多金属氧酸盐焦亚硫酸钠电化学检测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联用检测鱼露中苯乙胺被引量:5
2013年
基于苯乙胺与三联吡啶钌在铂电极表面上发生氧化反应,增强Ru(bpy)32+的ECL强度,将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联用应用于检测鱼露中苯乙胺的含量,分析影响苯乙胺发光强度的实验条件并进行优化。检测鱼露中苯乙胺含量的最优条件是:检测电位1.20V,光电倍增管高压800V,Ru(bpy)32+浓度5mmol/L(pH7.0),进样时间8s,进样高压12kV,运行缓冲液为pH7.0050m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在优化条件下,1~40μg/mL质量浓度的苯乙胺与发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方程为I=1.73c+9.71,相关系数r=0.9981,检出限(S/N=3)为0.06μg/mL。采用该方法测定鱼露中的苯乙胺,迁移时间和峰高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08%和1.40%,加标回收率102.19%~108.08%。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分析速度快,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钱勇强沈俊炳安冬王力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三联吡啶钌苯乙胺
硅钨酸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
测定市购硅钨酸(以下简写为SiW_(12))对蘑菇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pH 6.8的NaH_2PO_4-Na_2HPO_4缓冲液中,SiW_(12)对酪氨酸酶有较强的抑制效果,其IC_(50)=2.31 ...
郑阿萍安冬王力
关键词:硅钨酸酪氨酸酶
水产品中腐胺和亚精胺的快速分离与检测被引量:3
2016年
基于腐胺、亚精胺能够与Ru(bpy)3^2+发生电化学反应,显著增强Ru(bpy)3^2+的发光强度,通过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联用,对水产品中的腐胺和亚精胺进行快速分离检测。经试验得到最优条件:检测电位1.15 V;Ru(bpy)3^2+浓度5 mmol/L(溶于pH 7.50磷酸盐缓冲液);运行高压16 kV;进样电压10 kV,进样时间10 s;运行缓冲液使用pH 7.00,50 mmol/L磷酸盐缓冲液。在此条件下,5×10^-5-1×10^-2mg/L的腐胺标准品浓度与发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57.524c+292.88,相关系数r=0.9888(n=5),最低检出限(S/N=3)为1×10^-7mg/L。1×10^-5-1×10^-3mg/L的亚精胺标准品浓度与发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I=7 581.2c+1 155.6,相关系数r=0.9967(n=5),最低检出限(S/N=3)为1×10^-8 mg/L。在最优条件下对样品中腐胺、亚精胺进行分离、检测,4种样品中均未发现亚精胺,沙丁鱼、巴浪鱼中未发现腐胺。带鱼中腐胺的峰高、迁移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35%,0.71%,加标回收率,102.76%-103.2%;秋刀鱼中腐胺的峰高、迁移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41%,0.52%,加标回收率96.1%-117.76%。
董乐陈思远王芳安冬吴国宏
关键词:三联吡啶钌腐胺亚精胺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联用检测金线鱼中的组氨酸被引量:5
2014年
为建立1种快速检测水产品中组氨酸含量的方法,采用毛细管电泳(CE)分离-三联吡啶钌[Ru(bpy)32+]电化学发光(ECL)检测联用,研究电位、进样量、毛细管电泳高压、缓冲液pH等条件对信号强度、迁移时间的影响。结果显示,检测的最佳条件是:检测电位1.05 V,Ru(bpy)32+浓度5mmol/L(溶于pH8.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进样时间12 s,进样高压10 kV,运行高压14 kV;运行缓冲溶液pH 8.0。在此条件下对组氨酸标准品进行快速检测,得到其线性方程为I=0.9082c-48.72,相关系数r=0.9985(n=5),检出限(S/N=3)为0.668μmol/L。采用该方法测定金线鱼样品中的组氨酸,得到峰高和迁移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值分别为0.25%和0.06%,加标回收率为92.81%和104.39%。该方法可应用于金线鱼中组氨酸含量的测定,具有高效、高灵敏度、样品消耗少及操作成本低的优点,为此方法应用于其他水产品中氨基酸的检测提供了试验基础。
董乐翁凌钱勇强安冬平婷婷王力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三联吡啶钌组氨酸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联用分离检测水产品中的组胺和亚精胺被引量:8
2014年
基于生物胺类物质对三联吡啶钌([Ru(bpy)3^2+])的电化学发光性有显著的增敏作用,建立1种新型毛细管电泳一电化学发光联用分离检测生物胺的方法。以[Ru(bpy)3^2+]的电化学发光信号为基础,重点考察检测池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条件是:检测电位1.15V,[Ru(bpy)3^2+],浓度5mmol/L(pH7.00),进样时间10S,进样电压13kV。运行缓冲液为pH7.00的50mmol/L磷酸盐缓冲液。在最优条件下,二盐酸组胺标准品在1~100μmol/L浓度范围内的电化学强度与组胺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一150.78c+44.54,相关系数r=0.9975(n=5),检出限(S/N=3)为0.496μmol/L;亚精胺标准品在1.5~7.5μmol/L浓度范围内电化学发光强度与亚精胺浓度呈良好的线性范围,线性方程,=6426.7c+4.72,相关系数r=0.9978(n=5),检出限(S/N=3)为0.6μmol/L。在最优条件下测定样品中的组胺和亚精胺,结果均未检测到组胺。青蛾中亚精胺峰高和迁移时间的RSD值分别为0.83%和1.58%,加标回收率115.14%~118.02%;花蛤中亚精胺峰高和迁移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值分别为0.48%和1.67%,加标回收率108.82%~112.34%;海瓜子中亚精胺峰高和迁移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值分别为2.03%和1.82%.加标回收率107-26%~119.50%。
安冬李玉姜泽东王力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三联吡啶钌组胺亚精胺
水产品中腐胺和亚精胺的快速分离检测
腐胺、亚精胺能够与Ru(bpy)32+发生电化学反应,显著增强Ru(bpy)32+的发光强度,将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联用对水产品中的腐胺和亚精胺进行快速分离检测.经实验得到最优条件为:检测电位1.15V;分离高压16k...
陈思远安冬王力
关键词:水产品检测亚精胺腐胺毛细管电泳法电化学发光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