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静

作品数:26 被引量:77H指数:7
供职机构: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血吸虫
  • 20篇吸虫
  • 19篇血吸虫病
  • 19篇吸虫病
  • 19篇虫病
  • 10篇钉螺
  • 4篇疫情
  • 3篇流行区
  • 3篇灭螺
  • 3篇监测点
  • 2篇血吸虫病流行
  • 2篇血吸虫病流行...
  • 2篇疫情分析
  • 2篇山丘型
  • 2篇哨鼠
  • 2篇氯硝柳胺
  • 2篇风险评估
  • 2篇虫害
  • 2篇虫害防治
  • 2篇传播阻断

机构

  • 26篇云南省地方病...
  • 5篇大理大学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6篇宋静
  • 22篇张云
  • 18篇沈美芬
  • 18篇董毅
  • 17篇冯锡光
  • 15篇杜春红
  • 14篇熊孟韬
  • 12篇王丽芳
  • 11篇孙佳昱
  • 10篇吴明寿
  • 6篇周济华
  • 3篇黄宁波
  • 2篇李石柱
  • 2篇江华
  • 2篇邵宗体
  • 1篇杨慧
  • 1篇黄鹏
  • 1篇曹淳力
  • 1篇段兴德
  • 1篇高子厚

传媒

  • 14篇中国血吸虫病...
  • 3篇热带病与寄生...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地方病学...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毛蚴孵化提取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毛蚴孵化提取装置,涉及毛蚴孵化技术领域,包括孵化组件、提取组件;孵化组件包括孵化瓶、端盖、过滤件、第一密封件、排气管,端盖的内径自临近孵化瓶的一端向远离孵化瓶的一端递减;提取组件包括提取管、提取件、第...
宋静王洪琼董毅杜春红沈美芬陈春琼李春英崔晓杨早改宁斯奇
2014年云南省血吸虫病重点环境哨鼠监测与风险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建立和完善云南省血吸虫病监测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可疑高危环境,预防人畜感染。方法选择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洱源县和大理市3个疫情较重县(市)的8个村庄作为监测点,开展重点水域哨鼠预警监测。对回收饲养后成活的哨鼠进行解剖观察,并用ELISA方法检测哨鼠血清抗体。同时记录分析监测点水域周围居民和家畜接触疫水情况,并综合近3年疫情资料进行风险评估。结果共投放哨鼠300只,哨鼠总回收率为94.67%,总死亡率为8.80%。未发现血清抗体阳性和解剖阳性哨鼠。接触疫水人员主要为村民、学生、儿童和渔民,接触方式主要为洗手洗脚、收种作物、捕鱼、洗菜和游泳等。监测点近3年钉螺面积、人群感染率和耕牛感染率均呈下降趋势,但仍存在一定的传播风险。结论 3个监测县(市)血吸虫病传播得到有效控制,但仍需加强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沈美芬冯锡光张云吴明寿熊孟韬宋静李劲松施学文杨国祥
关键词:血吸虫病哨鼠风险评估
2009-2012年云南省血吸虫病疫情分析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评价云南省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以来的防治效果,为制定下一步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9-2012年云南省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报表、年报表,以及有关螺情、病情等资料,分析血吸虫病流行状况和特点。结果全省各项血吸虫病疫情指标有所下降。2012年与2009年相比,人群血吸虫校正感染率下降了33.33%,发现有病人村减少55.56%;家畜粪检阳性率下降了45.45%,有病牛村减少42.25%;实有钉螺面积下降13.58%,活螺密度下降25.66%,2012年未再查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结论云南省局部地区仍存在人畜血吸虫感染,短期内难以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
张云冯锡光董毅吴明寿熊孟韬邵宗体孙佳昱宋静
关键词:血吸虫病疫情
云南省不同环境类型新发钉螺孳生地的时空分布规律
2023年
目的:探索云南省不同环境类型新发钉螺孳生地的时空分布规律。方法:收集整理1950-2014年云南省螺情数据(来自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建立新发钉螺孳生地分布的时空数据库,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扫描统计量分析方法探索不同环境类型(沟渠、塘堰、水田、旱地、滩地、其他环境)新发钉螺孳生地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1950-2014年,云南省年新发钉螺孳生地数量在1955年达到峰值(1 730个),其后呈现波动下降趋势。1993-2014年新发钉螺孳生地数量主要维持在100个以下,仅2004、2013年分别上升至160、131个。滩地环境新发钉螺孳生地的平均持续存在时间最长,为43.85年;其次是水田环境,为37.01年;塘堰环境的平均持续存在时间最短,为20.44年。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不同环境类型新发钉螺孳生地的持续存在时间均具有空间正相关性(全局莫兰指数为0.43~0.64,均 P < 0.05);扫描统计量分析显示,不同环境类型新发钉螺孳生地均具有时空聚集性(均 P < 0.001),分别探测出3~6个聚集簇。 结论:云南省不同环境类型新发钉螺孳生地均具有时空聚集性,对不同环境类型聚集区域需加强监测与防控,防止螺情进一步扩散。
黄君慧张云杜春红宋静徐宁蒋鸿琳王正中熊赢童懿欣尹江帆江峰姜庆五董毅周艺彪
关键词:血吸虫病钉螺聚集性
一种火烧灭螺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火烧灭螺装置,涉及虫害防治技术领域,包括燃料罐、输气管、支撑杆、U形架、喷头;所述支撑杆内部中空,支撑杆靠近尾端的外壁上间隔设有绑带,支撑杆靠近尾端的外壁上设有提带;所述U形架设置在支撑杆的首端上,U...
董毅杜春红宋静张宗亚沈美芬周济华张云冯锡光王丽芳冮华熊孟韬孙佳昱陈春琼颜嘉琦
2015年云南省血吸虫病监测点螺情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了解云南省血吸虫病流行区钉螺分布和感染状况,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全省18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各选择1个疫情较重的行政村作为血吸虫病螺情监测点。采用系统抽样与环境抽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螺情调查,对捕获的钉螺用压碎镜检法和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检测其血吸虫感染情况。建立螺情监测数据库,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18个监测点共调查总面积1 826.55 hm^2,查出有螺面积55.03 hm^2,较2013年和2014年分别下降了57.70%和40.63%。无新发现有螺环境;未查见血吸虫感染性钉螺。共设调查框718 532框,有螺框出现率0.45%,活螺平均密度0.013 9只/0.1 m^2。传播控制地区的有螺面积和活螺平均密度均最高,主要分布在水田、沟渠、滩地、塘堰、旱地等环境和水稻、旱地作物、杂草、树林等植被中。监测点有螺面积、有螺框出现率、捕获总螺数、捕获活螺数等指标呈逐年下降趋势,已连续3年未查出感染性钉螺。结论云南省监测点钉螺已得到有效控制,但仍需加强综合灭螺措施。
沈美芬冯锡光黄宁波张云吴明寿宋静熊孟韬王丽芳
关键词:血吸虫病钉螺
两种塑料地膜在云南省有螺排灌沟的短期灭螺效果比较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观察并比较无色和黑色塑料地膜覆盖法在云南省有螺排灌沟的短期灭螺效果。方法选择钉螺密度较高的排灌沟,设单纯无色地膜覆盖组、单纯黑色地膜覆盖组、无色地膜覆盖施药组和黑色地膜覆盖施药组4个组。在实验前以及覆盖地膜后7、14、21、30 d对各组进行螺情调查,观察钉螺死亡率,并定时记录土表温度、膜内土表及土下5、15cm处温度及每日天气情况。结果单纯无色地膜覆盖组钉螺平均死亡率(15.29%)略高于单纯黑色地膜覆盖组(6.56%)(P<0.01),两组灭螺效果均不理想。两种地膜覆盖并辅以灭螺药,均能增加钉螺死亡率;无色、黑色地膜施药覆盖组钉螺平均死亡率分别为40.80%、50.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塑料地膜均能提高膜内土表及土内温度,并且随着覆盖时间的延长膜内土壤温度均呈升高趋势,黑色地膜覆盖后30 d平均膜内土表温度高于无色地膜。结论云南省有螺排灌沟不宜大范围使用地膜覆盖法灭螺,如必须使用地膜,需辅以灭螺药物。
张云黄宁波冯锡光施学文李雄斌杨卫东毛桂林熊孟韬吴明寿宋静孙佳昱陈春琼
关键词:血吸虫病塑料地膜氯硝柳胺灭螺效果
云南省2021年血吸虫病风险监测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评估云南省血吸虫病潜在传播风险,为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根据血吸虫病疫情流行态势,以及可能导致血吸虫病疫情的社会和环境变化因素等,2021年云南省选择3个省级和15个县级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每个县(市、区)具有代表性的1~3个疫区村作为监测村。通过查阅收集监测村血吸虫病常规疫情监测资料,结合钉螺和野粪调查等风险监测,综合分析各监测村血吸虫病传播扩散风险,对阳性钉螺、阳性野粪、居民感染、活螺平均密度、有螺框出现率等5项敏感指标进行风险等级评定。结果全省18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中7个属于传播阻断有螺县,其余均为消除县。在32个监测村共调查钉螺152447框,其中有钉螺3043框;捕获钉螺15895只,其中活钉螺15727只;累计查出有螺面积58.87 hm^(2),钉螺复现面积34.19 hm^(2),有螺框出现率2.00%,活螺平均密度0.1032只/0.11 m^(2);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未发现阳性钉螺。在14个流行县(市、区)的27个监测村中共捡获野粪1374份,来源以牛、狗、羊、马属动物、猪等为主,全部为阴性。疫情传播扩散风险评估,洱源县永乐村和永胜村,楚雄市智明村为Ⅱ级风险,其余均为Ⅲ级。结论云南省血吸虫病传播风险较低,但传播扩散风险仍然存在。应加强风险监测,加大查灭螺力度和家畜的有效管理,才能持续巩固防控成果。
沈美芬杜春红宋静王丽芳孙佳昱陈春琼冯锡光张宗亚江华周济华董毅
关键词:血吸虫病钉螺
云南省钉螺螺壳形态学性状指标测量
2022年
目的 研究云南省钉螺螺壳形态学变异,为钉螺遗传进化研究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在云南省现有钉螺分布区,综合考虑钉螺密度、地理位置、海拔、水系、环境类型等多个因素后,选取3个州(市)10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12个行政村作为钉螺采集点。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在每个采集点采集约200只钉螺,随机选取其中30只成年钉螺(螺旋数6~7个),对钉螺的11个螺壳形态学性状指标进行测量,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 12个钉螺样本群中,壳高最长的钉螺样本采自洱源县永乐村,为7.33 mm;最短的样本采自古城区东元村,为4.68 mm。壳顶角度最大的样本采自弥渡县蔡庄村,为59.47°;角度最小的样本采自洱源县前甸村,为41.40°;12个钉螺样本群的螺壳形态学性状平均变异系数为9.075%,其中以外唇缘厚度变异系数最大,达29.809%。12个钉螺样本群间平均欧式距离为2.26,其中以洱源县前甸村和大理市五星村两地钉螺样本群间欧式距离最小(0.26),以弥渡县蔡庄村和楚雄县苍岭村两地样本群间欧式距离最大(8.17)。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均将12个钉螺样本群划分为3类:弥渡县蔡庄村钉螺样本群,楚雄县苍岭村钉螺样本群,洱源县前甸村、大理市五星村、永胜县杨伍村、祥云县小桥村、洱源县永乐村、大理市小岑村、南涧县安定村、古城区东元村、鹤庆县莲义村、巍山县甸中村钉螺样本群;3类样本群差异主要体现在与壳顶角度和外唇缘厚度相关的主成分2上。结论 随采集点纬度逐渐减小,云南省12个钉螺样本群螺壳形态指标欧式距离及螺壳形态变异程度逐渐增加,壳顶角度可作为反映螺层成长过程的指标之一。
宋静宋静董毅杜春红沈美芬沈美芬张云周济华
关键词:湖北钉螺形态学性状欧氏距离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
云南省血吸虫病流行区野粪污染调查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了解云南省血吸虫病流行区野粪分布及污染情况,以评价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的效果。方法根据近5年螺点分布及人畜活动特点,在云南省巍山、南涧、弥渡3个县各随机抽取2个血吸虫病流行村,每村选定总面积>4 hm2的有螺自然片区为调查范围,调查野粪种类与密度。取查获的全部新鲜野粪采用集卵孵化法或塑料杯顶管孵化法检测,观察野粪血吸虫病原阳性情况。结果 3个县共调查63 hm2,发现野粪420份,野粪平均密度0.066 7堆/100 m2。各类环境均有野粪分布,其中路边和山坡野粪密度最高,分别为0.098 7堆/100 m2和0.088 0堆/100 m2。共采集新鲜野粪280份,包括人、牛、马、犬、羊和猪粪便6类,以牛粪及犬粪最多,分别占37.38%和30.71%,未查到血吸虫病原阳性野粪。结论云南省有螺环境内野粪多,仍存在较大的血吸虫病传播风险。应在强化禁牧措施的同时加大对犬的查治。
张云冯锡光熊孟韬孙佳昱宋静
关键词:血吸虫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