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道平

作品数:3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颈椎
  • 2篇针刀
  • 2篇退变
  • 2篇退变颈椎间盘
  • 2篇椎间盘
  • 2篇腧穴
  • 2篇颈椎间盘
  • 1篇型胶原
  • 1篇形态学
  • 1篇抑制因子-1
  • 1篇针刀疗法
  • 1篇针刀松解
  • 1篇针刀治疗
  • 1篇松解
  • 1篇髓核
  • 1篇椎间盘退变
  • 1篇组织形态学
  • 1篇微创
  • 1篇微创技术
  • 1篇细胞

机构

  • 3篇山东中医药大...
  • 3篇山东省千佛山...

作者

  • 3篇尹聪
  • 3篇郭闫萍
  • 3篇刘方铭
  • 3篇吴丙云
  • 3篇吴文庆
  • 3篇刘玉宁
  • 3篇刘维菊
  • 3篇张丽瑾
  • 3篇宫辉
  • 3篇张道平
  • 2篇孙绪国
  • 1篇杜鹃
  • 1篇杜娟

传媒

  • 2篇针刺研究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年份

  • 3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针刀松解颈周腧穴对大鼠退变颈椎间盘Ⅰ、Ⅱ型胶原及组织形态学的影响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探讨针刀延缓椎间盘退变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静动力失衡性颈椎间盘退变模型,确认造模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夹脊穴组、颈周腧穴组、药物组,并设空白组,每组15只。夹脊穴组取颈2~7椎旁夹脊穴,颈周腧穴组取颈周的双"脑空"穴、"脑户"穴、"大椎"穴、双"曲垣"穴、双"天宗"穴,每5d治疗1次,各治疗3次;药物组采用布洛芬+颈复康灌胃,每天1次,治疗10d。治疗结束继续喂养20d后运用免疫组化与定量多聚酶链反应(PCR)法对退变颈椎间盘Ⅰ、Ⅱ型胶原蛋白进行检测,并在光镜下行椎间盘组织形态学变化观察,按Miyamoto的标准做形态学评分。结果:Ⅰ型胶原的表达强度及基因表达,模型组高于空白组(P〈0.05),夹脊穴组、颈周腧穴组、药物组低于模型组(P〈0.05),夹脊穴组、颈周腧穴组低于药物组(P〈0.05);Ⅱ型胶原的表达强度及基因表达,模型组低于空白组(P〈0.05),夹脊穴组、颈周腧穴组、药物组高于模型组(P〈0.05),夹脊穴组、颈周腧穴组高于药物组(P〈0.05)。形态学评分,模型组高于空白组(P〈0.05),夹脊穴组、颈周腧穴组小于模型组和药物组(P〈0.05);椎间盘退变程度由轻到重顺序为空白组〈颈周腧穴组/夹脊穴组〈药物组/模型组。结论:针刀松解颈周腧穴可调控椎间盘细胞外基质胶原系统,抑制Ⅰ、Ⅱ型胶原的转换,延缓颈椎间盘退变。
孙钦然张丽瑾朱中书刘玉宁刘方铭刘维菊尹聪吴丙云宫辉郭闫萍张道平吴文庆
关键词:针刀颈椎间盘退变
针刀治疗颈椎病的临床应用概况被引量:9
2015年
针刀疗法作为一种闭合性中医微创技术,针与刀的功能并用,既能通过针刺手法对穴位进行刺激,又能起到切割、剥离的作用。较之松解颈椎病变节段,针刀治疗点以颈椎周围相关穴位及相关软组织为主,减少了损伤神经、血管的风险,更具安全性。随着针刀治疗颈椎病的研究开展,治疗过程中配合他法及术后辅助治疗等,充分调整了颈椎的动静力平衡,有助于疗效的巩固,亦是中医"整体观念"的体现。
张丽瑾朱中书孙钦然刘玉宁刘方铭郭闫萍刘维菊吴文庆吴丙云杜娟宫辉孙绪国尹聪张道平
关键词:针刀疗法颈椎病微创技术
针刀松解颈周腧穴对大鼠退变颈椎间盘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1、3及其抑制因子-1基因表达的影响与髓核超微结构观察被引量:23
2015年
目的:通过观察针刀松解颈周腧穴对大鼠退变颈椎间盘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MMP-3)及其抑制因子-1(TIMP-1)基因表达的影响及髓核超微结构,探讨其缓解颈椎间盘退变的作用机制。方法:参照动静力失衡性大鼠颈椎间盘退变造模方法,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颈周腧穴组、夹脊穴组、药物组,并设空白对照组,每组15只。夹脊穴组取C2-7椎旁夹脊穴,颈周腧穴组取颈周的双"脑空"穴、"脑户"穴、"大椎"穴、双"曲垣"穴、双"天宗"穴,进行针刀干预,每5d治疗1次,各治疗3次;药物组采用布洛芬胶囊+颈复康颗粒灌胃,每天1次,治疗10d。各组继续喂养20d后处死采集标本,用定量多聚酶链反应检测大鼠颈椎间盘MMP-1、MMP-3及TIMP-1的基因表达,并在电镜下行髓核超微结构观察。结果:MMP-1、MMP-3的基因表达检测,模型组高于空白组(P<0.05),颈周腧穴组、夹脊穴组、药物组低于模型组(P<0.05),颈周腧穴组、夹脊穴组低于药物组(P<0.05);TIMP-1的基因表达检测,模型组低于空白组(P<0.05),颈周腧穴组、夹脊穴组高于模型组及药物组(P<0.05)。髓核超微结构观察:椎间盘髓核退变程度为空白组<颈周腧穴组/夹脊穴组<药物组<模型组。结论:针刀松解颈周腧穴可通过调控MMP-1、MMP-3及TIMP-1的基因表达,影响椎间盘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和降解,从而延缓椎间盘退变。
张丽瑾朱中书孙钦然刘玉宁刘方铭郭闫萍刘维菊吴丙云杜鹃宫辉孙绪国尹聪张道平吴文庆
关键词:细胞外基质髓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