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海峰

作品数:6 被引量:73H指数:5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牵张
  • 2篇牵张成骨
  • 2篇总黄酮
  • 2篇黄酮
  • 2篇骨碎补
  • 2篇骨碎补总黄酮
  • 2篇成骨
  • 1篇低剂量
  • 1篇低剂量螺旋C...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新骨
  • 1篇新骨形成
  • 1篇胸部
  • 1篇胸部检查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研究
  • 1篇早期脑梗死
  • 1篇症状
  • 1篇三维重建

机构

  • 6篇广州中医药大...

作者

  • 6篇朱海峰
  • 3篇张佳
  • 2篇姜自伟
  • 2篇黄枫
  • 2篇李悦
  • 1篇韩伟强
  • 1篇曾志奎
  • 1篇曾景奇
  • 1篇余翔
  • 1篇余翔

传媒

  • 1篇自动化与仪器...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骨碎补总黄酮促进大鼠牵张成骨新骨形成的影像学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建立SD大鼠牵张成骨模型,从影像学角度探索骨碎补总黄酮对大鼠牵张过程中骨形成质量的影响。【方法】24只大鼠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骨碎补总黄酮(剂量为77.125 mg/kg)及生理盐水灌胃8周,术后7 d,以0.2 mm速度牵张20 d,术后8周拍片,处死取材并行标本Micro-CT扫描,观察2组X线Lane-Sandhu评分差别,并比较2组骨密度及骨矿含量。【结果】实验组X线Lane-Sandhu评分,Micro-CT扫描骨密度及骨矿含量均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碎补总黄酮可以提高大鼠牵张成骨过程中骨形成的质量。
姜自伟曾景奇黄枫王凡李悦虎群盛曾志奎余翔朱海峰
关键词:牵张成骨骨碎补总黄酮影像学疾病模型
低剂量螺旋CT对有症状患者胸部检查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分析胸部有症状患者临床以低剂量螺旋CT进行检查的价值。方法:以2015年6月—2017年3月期间因胸部症状入院检查的64例患者为本次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剂量CT检查、低剂量CT检查,根据检查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低剂量组,每组人数为64例,观察两种检查方式病灶检出率情况,比较两组病灶结构、定性检查方面差异。结果:低剂量组检出49例阳性,孤立性病变19例、多发性病变26例、弥漫性病变4例,部位右上叶4例、右中叶3例、右下叶7例、左上叶2例、左下叶3例、肺及纵隔同时受累16例、双侧肺内病变10例、弥漫性病变4例,与常规组病变检出部位、数目结果一致;病变内部结构扫描低剂量组显示空洞9例、毛刺4例、钙化12例、分叶6例、支气管阻塞9例,与常规组扫描结果空洞7例、毛刺4例、钙化10例、分叶6例、支气管阻塞9例,无明显差异;病变定性诊断,低剂量组肺结核12例、肺癌9例、大叶性肺炎5例、转移瘤15例、其他6例、间质性肺炎2例、不定性15例,与常规组诊断结果一致。结论:临床对胸部有症状患者行MSCT检查,低剂量扫描结果与常规剂量扫描结果一致,对于病变显著疾病临床诊断率较高,可临床推广应用。
朱海峰张佳张善立张明珠
关键词:低剂量CT
多层螺旋CT处理技术在脊柱侧弯图像三维重建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9年
现代医学图像,尤其是脊柱侧弯图像的三维重建特征点识别精度较低。对此,在传统三维重建图像基础上应用多层螺旋CT处理技术,进行技术优化。首先通过多层螺旋CT处理技术将三维数据进行投影,建立高斯特征点尺度空间;利用SIFT特征点算法,对尺度空间极值进行检测,从而定位特征点并分配特征点方向,生成关键点描述子,匹配特征向量;为了提高三维图像特征点精度,引入对极几何与基础矩阵,利用多层螺旋CT处理技术进行系统评价,剔除错误匹配点;最后利用多层螺旋CT处理技术的多平面曲面处理技术和相继模型,完成脊柱侧弯图像的相机标定和三维重建。实验数据表明,与传统三维重建技术相比,应用多层螺旋CT处理技术后,三维重建图像稠密点数量明显提高了47%,图像角点匹配率提高25. 5%,明显提高了识别精度。
朱海峰
关键词:螺旋CT脊柱侧弯三维重建
核磁共振脑灌注成像及DWI联合应用在诊断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42
2018年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脑部灌注加权成像(PWI)及脑部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应用在诊断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中的受试对象均来自2016年1月-2017年4月来本院就诊的脑梗死患者,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脑梗死发生时间分成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分别观察PWI和DWI表现,以表观弥散系数(ADC)为DWI的检测评价指标,以局部脑血容量(rCBV)、局部脑血流量(rCBF)、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TP)为PWI的检测评价指标,并比较不同时期脑梗死的PWI和DWI表现。结果随着脑梗死患者发病时间的延长,T2WI显示信号随之增高,DWI信号随之降低,ADC信号随之增高。随着梗死时间延长,梗死区ADC值随之增加,健侧对应区随着梗死时间的变化,ADC值无明显变化;在每个不同分期中健侧对应区的ADC值均高于梗死区(P均<0.05);超急性期rCBV和rCBF值均为降低信号,MTT和TTP均为升高信号;急性期rCBV、rCBF、MTT和TTP值在三种信号上均有表现,但rCBV和rCBF值均以降低信号为主,MTT和TTP均以升高信号为主;亚急性期中rCBV和rCBF为正常和降低信号,其中以正常信号为主,MTT和TTP均为降低和升高信号,并以升高信号为主;慢性期rCBV和rCBF均表现为降低信号,MTT和TTP均为降低和升高信号,并以降低信号为主;超急性期DWIPWI均有表现,并以DWIPWI均有表现,并以DWIPWI为主;亚急性期DWI=PWI和DWI>PWI均有表现,并以DWI=PWI为主;慢性期均为DWI=PWI。结论 PWI联合DWI对脑梗死早期的诊断价值较高,PWI对缺血半暗带有较好的诊断,其与DWI相结合可更准确地判定缺血半暗带。
张佳朱海峰马运萍
关键词:核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弥散加权成像脑梗死缺血半暗带
IVIM与DI-CTP参数在肺癌术前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与双重血供CT灌注(DI-CTP)参数在肺癌术前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76例进行研究,将患者分为转移组(32例)和未转移组(44例),均进行磁共振IVIM、DI-CTP检查,比较两组的IVIM、DI-CTP的各参数水平,并采用受试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IVIM、DI-CTP各参数。结果转移组患者的BAF水平显著高于未转移组,而PI水平却显著低于未转移组(P<0.05);两组患者在PAF水平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转移组的表观扩散系数值、扩散系数值均显著低于未转移组。两组患者在伪扩散系数值及灌注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AF、PI、表观扩散系数及扩散系数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9、0.746、0.348及0.713,最佳临界值分别为59.580ml/(min·100ml)、0.410、1.902(10^-3mm^2/s)及0.646(10^-3mm^2/s),敏感度分别为82.3%、78.5%、92.1%及71.5%,特异度分别为79.3%、78.2%、80.2%及84.7%。结论IVIM与DI-CTP参数均对肺癌术前纵隔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DI-CTP参数临床诊断价值高于IVIM参数。
韩伟强朱海峰张佳
关键词: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
骨碎补总黄酮对大鼠胫骨牵张末期BMP-2与Smad-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骨碎补总黄酮干预下BMP-2与Smad-1在大鼠胫骨牵张成骨末期中的表达。方法:40只大鼠建立大鼠胫骨牵张成骨模型,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组、中药组、阻遏剂组及阻遏剂加中药组,每组10只。所有大鼠于牵张第20天时给予拍片评估,处死,取标本,HE染色评价成骨质量,用免疫组化分析各组BMP-2与Smad-1的表达。结果:中药组BMP-2与Smad-1的表达最高(P〈0.05),阻遏剂加中药组明显高于阻遏剂组(P〈0.05)。结论:BMP-2与Smad-1的表达在牵张成骨期间对成骨有重要促进作用,补肾法可以促进大鼠胫骨牵张末期BMP-2与Smad-1的表达。
姜自伟曾景奇李悦黄枫王凡余翔朱海峰
关键词:骨碎补总黄酮BMP-2牵张成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