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小宇

作品数:2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原子能机构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土壤
  • 1篇地形
  • 1篇地形坡度
  • 1篇土壤CO2
  • 1篇土壤呼吸
  • 1篇土壤侵蚀
  • 1篇坡地
  • 1篇坡地土壤
  • 1篇坡度
  • 1篇坡耕地
  • 1篇秸秆
  • 1篇秸秆覆盖
  • 1篇空间异质性
  • 1篇还田
  • 1篇还田方式
  • 1篇耕地
  • 1篇CO_2排放
  • 1篇不同秸秆

机构

  • 2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2篇李勇
  • 2篇李小宇
  • 1篇于寒青
  • 1篇侯翠翠
  • 1篇张迎珍
  • 1篇过治军
  • 1篇李英臣
  • 1篇张芳

传媒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年份

  • 2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退耕还林坡地土壤CO_2排放的空间变化:地形的控制作用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退耕还林还草引起地表植被盖度变化不仅能有效控制坡耕地的土壤侵蚀,而且会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碳储量。但目前关于退耕坡地人工恢复植被后土壤CO2排放的空间变化及其控制机理却较少研究,增大了定量估算退耕还林工程土壤碳循环效应的不确定性。本文以黄土丘陵典型退耕还林坡地为对象,研究了土壤CO2排放的空间变化及其控制机理,为进一步认识黄土高原有机碳库周转和估算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为了确定人工林山坡土壤CO2排放空间变异及其影响因素,将人工林全山坡划分为峁顶、峁坡、坡上部、坡中部和坡下部5个坡位,并按照从峁顶到坡下部沿顺坡断面每间隔10 m确定一个研究小区,利用点测法测定不同植被类型盖度,利用原状根钻采集土壤剖面样品用于测定根系密度、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和137Cs面积含量,并利用LI-8100碳通量自动测量仪原位测定土壤CO2排放速率的季节变化,同时测定土壤水分和表层土壤5cm深度的温度,利用相关回归分析法确定影响土壤CO2排放空间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试验期间,不同坡位土壤CO2排放速率均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与春季相比,人工林全山坡土壤CO2排放速率的平均值在夏、秋季分别增加了48%和9%。研究期内人工林坡地土壤CO2排放速率在春、夏、秋三个季节具有相同的空间分异特征,其平均值的大小为峁顶(参考点)[2.51±0.07μmol/(m2·s)]>峁坡[2.19±0.17μmol/(m2·s)]>坡下部[1.88±0.12μmol/(m2·s)]>坡中部[1.71±0.09μmol/(m2·s)]>坡上部[1.62±0.12μmol/(m2·s)]。与峁顶参考点相比,坡上部和坡中部的137Cs面积含量分别减少了46%和29%;峁坡和坡下部的137Cs面积含量分别增加了88%和52%,这说明研究区人工林山坡的坡上部发生了严重土壤侵蚀,坡中部发生了轻度土壤侵蚀,而峁坡和坡下部则发生了土壤堆积,尤以�
李小宇李勇于寒青张迎珍过治军
关键词:土壤CO2土壤侵蚀地形坡度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黄土高原坡耕地土壤呼吸的影响被引量:9
2015年
选取豫西黄土高原典型玉米坡耕地,设置常规耕作+秸秆不还田(CT),常规耕作+秸秆还田(TSI)和常规耕作+秸秆覆盖(TSM)3种处理,采用LI-8100A土壤碳通量测定系统,研究非生长季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呼吸时空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CT,TSI,TSM处理下土壤呼吸速率随时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变化范围分别为0.22-1.23,0.29-1.35,0.26-0.91μmol/(m^2·s),在温度和水分较低时段3者差异不显著,在温度和水分较高的时段3种处理土壤呼吸差异显著,表现为TSI〉CT〉TSM。3种处理不同坡位土壤呼吸有明显差异,总体表现为坡下〉坡中〉坡上,TSM处理下土壤呼吸空间异质性明显低于其他两种处理;不同坡位土壤温度和水分呈现明显的差异性,表现为坡下〉坡中〉坡上,并随温度和水分的升高,空间差异性增大。不同处理下土壤呼吸与温度和水分都呈现出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p〈0.01)。秸秆覆盖在非生长季能有效减少土壤呼吸量,而秸秆还田增加土壤呼吸量,因此秸秆覆盖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角度是较合理的秸秆还田方式。
李英臣侯翠翠李小宇王奇博张芳李勇
关键词:坡耕地秸秆覆盖土壤呼吸空间异质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