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本洲

作品数:16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总论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哲学宗教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哲学
  • 4篇资本
  • 3篇权力
  • 3篇科学观
  • 2篇形而上学
  • 2篇异化
  • 2篇知识
  • 2篇主义
  • 2篇自然科学
  • 2篇存在论
  • 1篇单向度
  • 1篇学史
  • 1篇异化劳动
  • 1篇原理课教学
  • 1篇哲学改造
  • 1篇哲学基础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历史
  • 1篇生态批判
  • 1篇生态学

机构

  • 12篇南通大学
  • 4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 1篇南宁市社会科...

作者

  • 16篇李本洲
  • 1篇袁晓妹
  • 1篇顾玉平
  • 1篇李东升

传媒

  • 3篇理论月刊
  • 2篇兰州学刊
  • 1篇东南学术
  • 1篇南京社会科学
  • 1篇甘肃理论学刊
  • 1篇理论界
  • 1篇山西高等学校...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周口师范学院...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科学技术哲学...
  • 1篇上海市社会科...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09
  • 2篇200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马克思“消灭哲学”的“现实”意蕴被引量:4
2016年
求解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消灭哲学"问题,不仅关涉如何解读"消灭哲学"的真实内涵,而且维系着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历史地位的评价。本文认为,"消灭哲学"的真实内涵需要联系与之密切相关的"现实"前提,在此意蕴中,深入考察马克思关于"哲学—现实"之间隐蔽的逻辑结构关系,才能合理把握"消灭哲学"的真实内涵,进而彰显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当代意义。
李本洲
关键词:思辨哲学
“统一科学观”的实践哲学基础——对马克思关于自然科学和人的科学统一的再思考
2011年
马克思对西方传统哲学关于自然科学和人的科学相互分离的认识进行了实践批判,矛头直指其对自然科学"唯心主义方向"的抽象解释和人的科学的空洞化理论建构,并力图将二者融入社会历史实践。不仅如此,马克思认为西方传统哲学始终未能触及作为自然科学和人的科学共同基础的感性的实践活动,同样无法深入探讨自然科学和人的科学相互分离的"感性活动的异化"的根源,因此,马克思强调诉诸社会历史的感性的实践活动来扬弃现实的异化,消除自然科学和人的科学的二分现状。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了建立未来"统一科学观"的可能性。
李本洲袁晓妹
关键词:自然科学实践哲学异化
论近代科学革命在杜威哲学改造中的基础性地位
2009年
杜威对传统哲学的顺利改造得益于他对近代科学革命积极成果的消化和吸收。在他看来,近代科学革命不仅瓦解了传统形而上学关于永恒、虚假的神话世界,同时近代科学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也被顺利移植到改造的哲学中,从而实现科学和哲学之间的联盟。
李本洲
关键词:哲学改造
马克思对资本和形而上学相互内嵌的考察及其批判
2014年
马克思对资本和形而上学相互内嵌的批判,具体表现为对资本的形而上学本性和形而上学的资本本性批判,虽说形而上学的资本本性和资本的形而上学本性的各自立足点和表现方式不同,但对"人们的现实生活过程"的无视和遮蔽却是一致的。因此,发现并如实描述"现实生活本身",才可以对资本和形而上学的相互内嵌进行彻底批判,从而克服人的社会关系的物化和异化现状,真正实现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最高价值理想。
李本洲
关键词:资本形而上学
劳斯对哈贝马斯科学观的批判被引量:1
2012年
哈贝马斯以普遍的、非历史的劳动和技术旨趣建立起自然科学的认识论前提。自然科学诠释着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而无关于人与人之间交往行为的表达,因此,自然科学避免了自身批判的可能性。劳斯认为,由劳动和技术设定的自然科学理解模式忽视了科学的实践解释学维度。科学实践的地方性、情境化以及社会历史性特征不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且以其强大的权力①决定科学自身并塑造生活世界,所以,科学实践应当承担批判和反思的任务。劳斯对科学实践的深度剖析为我们重新认识和评价当代日益科学化的世界提供了新的视角,但劳斯科学实践批判的局限性也进一步凸显出来。
李本洲
关键词:社会历史权力
论马尔库塞对单向度科学思维的批判——兼与马克思科学观比较
<正>赫伯特·马尔库塞是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研究的中坚力量。20世纪 60年代,他以最具影响力的著作《单向度的人》,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进行了强有力的批判和揭露,确切地说,其批判视角在于建立了单向度社会与单向度科学...
李本洲
文献传递
试论马克思早期科学观的存在论基础——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入手被引量:3
2007年
对马克思科学观的认识,我们应该从他的早期文本——《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来理解。这里不仅有他早期关于自然科学的思考,更主要的是他对于人的科学的新理解。在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现象和私有制批判之后,马克思提出了关于自然科学和人的科学合二为一的观点。此举是建立在"对象性活动"原则基础上的关于人和自然统一以及自然科学和人的科学统一维度上的存在论革命。
李本洲
关键词:异化私有制存在论
马克思辩证法与当代生态学实践——论阿格尔对马克思辩证法的当代解读
2013年
阿格尔认为当代生态学实践必须与马克思辩证法建立内在关联,由于马克思辩证法对资本主义结构矛盾和危机理论做出了显著区分,这为辩证法导向当代生态学实践从而克服日趋严重的生态危机提供了可能。然而,阿格尔对马克思辩证法的灵活运用未能解决根深蒂固的生态危机,反而使得辩证法的否定性只能降格为脱离内容的外在形式,其生态学实践最终难免退化为一种"唯心主义的方案"。因此,如何避免对马克思辩证法的外在化、形式化解读,这对于重新建立马克思辩证法思想与当代生态学实践之间的关联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李本洲
关键词:阿格尔马克思辩证法
如何定位赫森科学史的马克思主义方向——兼与唐文佩博士商榷
2012年
赫森的"牛顿《原理》的社会经济根源"一文对科学史的解读作了马克思主义方向探索。至于赫森的尝试是否正统,学界尚无定论。最近,唐文佩博士的论文(《马克思主义科学史的早期尝试——以"赫森论点"为例》载《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1年第2期)认为赫森科学史的主旨偏离了马克思主义传统,仅在科学内史的解读方面保持一致,原因在于马克思和赫森都未涉足科学内史领域。在笔者看来,赫森科学史的主旨依然延续了马克思主义方向,但在科学内史方面,由于赫森坚持从牛顿的阶级立场论证《原理》的宗教神学情结,这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马克思主义传统。因此,笔者以完全相异的观点对此提出质疑,以期展开更深入的讨论。
李本洲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科学史经济决定论
试论近代科学“抽象物质”的“抽象劳动”基础——一个历史唯物主义考察
2011年
近代机械自然观的"抽象物质"方向旨在以数学化方式完成了对自然的定量筹划,然而,自然的定量化表达并非自然自身的规定,亦非人类理智的一般进步。在马克思看来,近代机械自然观有其社会历史的根源,即体现资本原则的"抽象劳动"之完成,"抽象劳动"构成了机械自然观"抽象物质"的内在规定。
李本洲
关键词:资本历史唯物主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