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冬梅

作品数:12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养殖
  • 3篇秦岭细鳞鲑
  • 3篇细鳞鲑
  • 3篇课程
  • 3篇教学
  • 2篇水产
  • 1篇蛋白
  • 1篇底质
  • 1篇形态学
  • 1篇畜粪
  • 1篇亚种
  • 1篇研究式
  • 1篇研究式教学
  • 1篇研究式教学模...
  • 1篇一年两收
  • 1篇鱼类
  • 1篇鱼类学
  • 1篇渔业
  • 1篇玉米
  • 1篇稚鱼

机构

  • 11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贵州大学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陕西省动物研...
  • 1篇扬州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陕西省水产研...

作者

  • 11篇熊冬梅
  • 5篇王立新
  • 5篇刘海侠
  • 3篇凌飞
  • 2篇郭超
  • 1篇吴金明
  • 1篇周继术
  • 1篇王继隆
  • 1篇刘小林
  • 1篇王慧
  • 1篇袁明
  • 1篇张林
  • 1篇张建禄
  • 1篇席杰军
  • 1篇李瑞娇
  • 1篇李杨
  • 1篇吴朗
  • 1篇李君轶

传媒

  • 3篇家畜生态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河北渔业
  • 1篇水产学杂志
  • 1篇渔业科学进展
  • 1篇当代水产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秦岭细鳞鲑稚鱼对底质颜色、光照强度及光色的选择行为
2023年
光照、底质颜色是影响鱼类行为、生存的重要环境因子,为探究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tsinlingensis)稚鱼对光照及底质颜色环境偏好,本研究以秦岭细鳞鲑子代为实验鱼[平均全长为(3.31±0.67)cm;平均体重为(0.42±0.18)g]开展了秦岭细鳞鲑稚鱼对底质颜色、光照强度及光照颜色的选择行为。结果显示,秦岭细鳞鲑稚鱼个体与群体均对黑色底质偏好明显;个体对3种光照强度(弱光区为1~5lx,过渡区为5~10lx,强光区为10~25lx)均无明显趋向性(P>0.05),而群体对强光(10~25 lx)有明显趋避性;在相同光照强度(1~3 lx)下,个体对4种光照颜色(黄、红、绿和蓝)无明显趋向性(P>0.05),而群体对绿光有明显趋避性(P<0.05)。秦岭细鳞鲑个体和群体对光照强度和光照颜色的差异性表现可能与其信息传递特征或环境反应机制不同有关,而个体和群体均偏好黑色底质,其偏好光照强度为1~10lx,对绿光具有趋避性,这可能与该物种生活环境特征相关。本研究结论可进一步为秦岭细鳞鲑苗种培育和增殖放流环境选择提供参考。
张林张林宋荣群熊冬梅熊冬梅李瑞娇姜海波邵俭
关键词:底质光照秦岭细鳞鲑稚鱼
水产养殖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满意度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3年
2013年3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11号),该文件从我国现代农业和海洋经济发展大局出发,特别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坚持生态优先、养捕结合和控制近海、拓展外海、发展远洋”的生产方针。随后,2019年初经国务院批复,农业农村部联合多个部委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相关文件,强调我国将大力发展生态健康养殖。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之一,水产养殖业不断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亮点。据渔业统计年鉴记载全国水产品产量由2010年的5,373.00万t增长到2021年的6,690.29万t,增幅达24.52%,水产品市场供给充足,在丰富我国城乡居民“菜篮子”供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水产科技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大。
熊冬梅王立新刘海侠袁明
关键词:水产品产量水产品市场水产养殖专业海洋渔业海洋经济发展
北方青贮玉米一年两收的栽培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北方青贮玉米一年两收的栽培方法,包括选择适宜当地生长的任一早熟青贮玉米品种种子,根据历年的日均气温记录,确定日均温度达到12~16℃的日期,并在该日期前30~35天在人工温室中用育苗盒进行播种育苗;在早熟青...
席杰军熊冬梅刘欢欢何树斌高雅晴石文敏许岳飞郭金栗
千河流域秋季水生生物资源调查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为了解千河流域水生生物资源状况,2017年9月按照河流采样点布置标准,在干流、支流的上中下游、主要支流汇合口上游、汇合后与干流充分混匀处,以及河口处等河段共设置10个采样点,采用常规和电捕方法调查分析了千河流域浮游生物、底栖生物以及鱼类,采用河段长度法评估鱼类资源量,利用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评价水质状况。本次调查共采集浮游植物6门96种,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为0.53~2.22、生物量0.58~5.62 mg/L,密度0.23×10^(5)~6.00×10^(5) cells/L;浮游动物共2种,桡足类的剑水蚤Cyclops sp.和美丽猛水蚤Nitocra sp.,其中各样点中生物量最高为28×10^(-3) mg/L,密度最高0.04 ind./L;底栖生物2门15种,底栖生物生物量为0.07~3.59 g/m^(2);高等水生植物2种,分别为荆三棱Scirpus gagara和水葱Scirpus validus;鱼类共采集到3种,为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tsinlingensis、拉氏鱥Phoxinus lagowski和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其估算资源量分别约为16160尾、124689尾、53682尾。水生生物资源在各采样点差异大,群落结构简单。本研究结果为流域内的水生生物研究积累了本底资料。
杨丹丹李君轶吴金明王丰问思恩熊冬梅邵俭
关键词:水生生物资源调查生物量生物多样性
研究式教学模式在鱼类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介绍研究式教学模式的内涵,从增强实验课堂教学趣味性、将实验教学与大学生科创结合以及开展鱼类学相关学术报告几方面,阐述了研究式教学模式在鱼类学实验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最后针对研究式教学模式介绍了鱼类学实验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包括设计并撰写综合性实验、实验基本技能考核、实验成绩为平时成绩(30%)+实验基本技能(40%)+设计并撰写综合性实验(30%)。
熊冬梅刘海侠凌飞郭超
关键词:研究式教学
《水生观赏动物养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索
2018年
文章结合本课程组近些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生观赏动物养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措施和经验,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硬件设施和授课教师队伍培养、教学内容与方法革新以及考核体系等环节的改进,以期为兄弟院校同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熊冬梅王立新刘海侠凌飞
大鲵皮肤水溶性蛋白质成分分析及活性鉴定
2021年
该试验旨在研究大鲵(Andrias davidianus)皮肤水溶性蛋白成分及其活性,揭示大鲵皮肤黏液的蛋白组分,鉴定具有潜在功能活性的蛋白质。通过物理和化学刺激的方法收集大鲵皮肤黏液,制备大鲵皮肤黏液水溶性蛋白样品,并通过SDS-PAGE垂直电泳、细菌凝集试验、氧化物清除效率试验以及蛋白质谱Label-free分析大鲵皮肤黏液水溶性蛋白的成分以及活性。结果表明:大鲵皮肤黏液中含有多种水溶性蛋白,分子量介于10~300 kDa之间,其中50 kDa分子量以上蛋白条带较为丰富,在100 kDa分子量以上含有较多蛋白,14 kDa以下蛋白含量较少。大鲵皮肤黏液水溶性蛋白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ST)2种自由基具有清除能力,说明其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大鲵皮肤黏液水溶性蛋白对大肠杆菌和嗜水气单胞菌2种细菌具有较强的凝集作用,暗示大鲵皮肤水溶性蛋白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蛋白质谱Label-free分析表明这些蛋白是由66种蛋白质组成;通过分子注释有20种蛋白与免疫抗病功能相关,2种蛋白与抗氧化活性相关。研究揭示大鲵皮肤黏液水溶性蛋白含有66种蛋白,分子量介于10~300 kDa,活性鉴定结果显示大鲵黏液水溶性蛋白具有抗氧化活性和抗菌活性。
宋为嘉杨辉王慧陈永庆耿硕熊冬梅杨菁李忠虎王立新
关键词:水溶性蛋白活性鉴定抗氧化活性
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中融入生态文明理念的实践与探索被引量:1
2022年
为将国家“绿水青山”的生态目标融入到水生生物学课程教学中,通过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授课形式多样化以及案例教学等多种方式,将生态保护理念即时地融入专业知识传授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全局理念,增强学生的生态保护使命感,探索符合水生生物学教学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以期学生在维持渔业绿色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中做出应有的贡献,实现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统一。
刘海侠郭超王立新熊冬梅吴朗周继术
关键词:水生生物学生态意识立德树人
基于形态学差异探讨秦岭细鳞鲑亚种有效性问题被引量:8
2018年
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 Li)的亚种分类地位自命名以来一直饱受争议。研究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聚类分析及差异系数检验法,对秦岭细鳞鲑和黑龙江流域的尖吻细鳞鲑(B.lenok lenok)和钝吻细鳞鲑(B.tumensis)的5项可数性状和34项标准化后的比例性状进行统计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尖吻细鳞鲑、钝吻细鳞鲑和秦岭细鳞鲑在32项比例性状和5项可数性状上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贡献率较大的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92.779%;以逐步判别分析方法选用14个判别效果较好的比例性状构建了3个细鳞鲑类群的判别函数,综合判别率为99.4%。基于欧式距离矩阵法构建的形态学聚类图显示,秦岭细鳞鲑和尖吻细鳞鲑距离较近,而与钝吻细鳞鲑距离较远。据Mayr 75%亚种识别和划分规则,34项比例性状和5项可数性状中,尖吻细鳞鲑和秦岭细鳞鲑第一鳃弓外鳃耙数目的差异系数大于1.28,而钝吻细鳞鲑和秦岭细鳞鲑有31项比例性状和2项可数性状的差异系数高于1.28。据分析结果,结合秦岭细鳞鲑地理隔离的事实及其与尖吻细鳞鲑和钝吻细鳞鲑的形态差异,推断秦岭细鳞鲑与黑龙江流域内的尖吻细鳞鲑的形态差异程度至少已达亚种水平。
蒙彦晓王桂华熊冬梅刘海侠张建禄王继隆王立新刘小林
关键词:秦岭细鳞鲑
西北地区名特水产动物养殖学实践课程的改革探索被引量:1
2014年
名特水产动物养殖学是水产养殖专业教育中一门重要的专业课,而实践课程是对学生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名特经济鱼类的人工繁育、苗种培育和人工养殖技术,本文结合秦岭地域特色对该课程实践部分的项目设置和教学方式方法进行了一些改革和探索,使地处西北的水产专业本科生学到过硬的名优鱼类的增养殖技术。
熊冬梅李杨凌飞
关键词:实践课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