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中原

作品数:9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哲学宗教
  • 4篇文学

主题

  • 5篇美学
  • 3篇文艺
  • 3篇存在论
  • 2篇自然美
  • 2篇文论
  • 2篇文艺美学
  • 2篇古典
  • 2篇古典美
  • 2篇古典美学
  • 2篇国文
  • 1篇代文
  • 1篇当代化
  • 1篇当代美学
  • 1篇当代文论
  • 1篇意象
  • 1篇意象美
  • 1篇意象美学
  • 1篇中国当代文论
  • 1篇中国古典
  • 1篇中国古典美学

机构

  • 8篇河南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作者

  • 8篇王中原

传媒

  • 2篇社会科学
  • 1篇南京社会科学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图书评论
  • 1篇北京教育学院...
  • 1篇许昌学院学报
  • 1篇浙江工商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荣格文艺美学述评被引量:2
2015年
荣格是继弗洛伊德之后从无意识心理学角度研究人类心灵和文化现象的重要理论家之一。荣格从集体无意识心理学出发对艺术作品的本质、艺术创作、艺术家、艺术的救赎功能乃至艺术的本质所做的思考,解答了艺术活动的非理性特征、艺术作品的经典性、艺术家的地位和艺术的功能等基本问题,这些文艺思想的创造性和启发性标志着心理学、美学一定层面的深度和广度。荣格对美学的一些基本问题的独到论述不仅视角新颖,而且从心理学上深化了对文学艺术基本问题的理解。
王中原
关键词:文艺美学集体无意识
生态美学的合法性困境与自然美的启示被引量:4
2020年
生态美学并未真正达到美学上的自觉,因为生态美学一直未能对自身合法性进行过成功的论证。生态美学通过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生态关切为主题的美学使命为确立自身而实行的合法性论证都是不成功的。生态学主导的生态释义致使生态美学一直深陷于合法性困境中,困境的克服须要对(奠基了生态学的生态释义的)"生态"一词的源始含义进行探究。生态的源始含义植根于早期古希腊人的经验中,自然美为此提供了一个本质性的思想启示。作为生态的源始含义的"栖居"的内涵是存在之思对人及其生存的本质的规定。凭借奠基于存在论思想中的源始的生态观念,生态美学才得以成功地论证自身。合法性困境的克服使得生态美学能够充分地释放自身的本质。
王中原
关键词:生态美学生态自然美存在论后现代美学
自然美难题的重提与当代美学的存在论转向
2022年
自然美难题即自然美的本质的阐释问题。对自然美难题的追问和解答决定着对自然美的内涵及其审美特性的揭示,该问题也是艺术美乃至美的本质研究的一个基础性课题。自然美难题在当前依然保持为美学的一个难题中的难题,立足于后现代思想语境重提自然美难题是一个兼具必要性和挑战性的研究课题。作为后现代思想的开创者和规定者,海德格尔的存在之真理思想是自然美难题的当代解答的一个决定性思想引线。根据自然美难题的当代解答,自然美在其本质上是人对自然存在的一种本源性经验,是存在之真理被庇护入自然事物之中的一种本真发生。自然美难题的当代解答克服了现代美学的主体性及其相关的主客二分观念问题,在使自然美的真理和美学意义得到全新揭示的同时,启示了一种新的人文主义思想和实践哲学。自然美难题的重提为完全意义上的美学的存在论转向提供一个启示,这一转向标示了中国当代美学进一步的发展路向。
王中原
关键词:自然美当代美学后现代存在论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与传统文论资源
2024年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的中国化当代化实践,其旨归是在当代历史语境下建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形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的主要任务可以概述为: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建构、生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建构、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理论实践。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须把中国传统文论作为一个重要的学理资源纳入其理论实践中。通过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当前在场化,中国传统文论从实践主体的本土性塑造、知识资源的保障、思想观念的熔铸三个层面确保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的实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同时也为中国古代文论的当代转换提供了一条创新路径。
王中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传统文论当代化
抒情传统论的论题内涵、立论根据与理论价值被引量:2
2021年
对抒情传统论的论题内涵和立论根据的确切阐释从理论层面确保了相关研究的学术严格性。抒情传统论的基本命题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整体是一个抒情(性)的传统",以抒情体为主导和以抒情诗为主流是这一传统在审美特征和文学史层面的表征。基于抒情的本土含义,抒情传统论的论题内涵应被阐释为"中国古典文学的整体是一个——由情(‘性’之应物、‘天道’之实现的真实情状)之抒(即审美呈现)而来的——抒情的传统",其立论根据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本源"文学观(文学本于情)。抒情传统论是中国古典文学乃至现代文学研究的一个基础性的学术架构,为中西文学比较研究和中国文学参与世界文学的对话与交流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照系,并从文学思想的层面推动了文学的当代发展。
王中原
关键词:抒情中国文学
中国古典美学的自然范畴的基本命题
2023年
在中国古典美学研究的领域中,美学范畴是承载某一美学理论形态诸概念和命题的基本词语。自然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其基本命题聚集着自然范畴的核心美学思想和最根本的美学观念。该文从对自然范畴的美学内涵的廓清入手,对古典美学自然范畴的基本命题进行专题性的阐释,并在这一阐释所开启的视域下洞察和揭示自然范畴及其在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位置。基于自然一词在中国哲学中的源始含义,古典美学用自然一词经验、思考和表达文艺美的本质和规律,由此生成了一个完整的文艺美学形态。自然范畴的基本命题是美即自然。在该命题看来,美是自然(即道)的一种根本性现身方式,是自然向人的感性观照的敞开。在由这一命题所开启的视界中,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基本范畴,自然范畴显明地标识了中国古典美学的思想特质、民族特色、审美精神和美的本质观。
王中原王熠晨
关键词:古典美学自然范畴文艺美学
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镜像与中国当代文论的建构——读《中学西话: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中国》
2021年
西方文论在其学术架构中将中国文论的议题把握为所谓的中国问题,其实质乃是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镜像。只有通过对这个镜像的探究,中国文论才能更明晰地洞察和把握自身的问题,进而向西方世界明示中国经验与中国文论的特色之所在,以求在世界文论的格局中为中国文论重塑主体性,推动立足于中国问题意识的中国文论话语体系的当代建构。
王中原周计武
关键词:中国文论西方文论中国当代文论中国镜像
《周易》意象观与意象美学的探究——基于存在论现象学视角
2021年
中国古典美学意象范畴研究是当代意象美学研究的学术基础。《周易》作为意象范畴的思想源头,其意象观从词源和思想层面奠基了意象范畴。《周易》的哲学思想在其实质上会通于西方的存在论现象学,借鉴海德格尔思想对其意象观进行阐释既比较切合《周易》思想的探究,也是对意象范畴的正本清源。在存在论现象学的视域下,《周易》中的“意象”并非含“意”的易象(卦爻象),而是圣人以易象所像、所立之象,亦即作为“意”的道之现象,美是向感性觉知开放的意象。这一意象观奠定了中国古典美学意象范畴对美的本质的领会和解释。从存在论现象学视域对《周易》意象观的美学内涵的揭示,可提供一个洞察中国古典美学意象范畴和解决意象美学研究中的一些重大问题的理论视界。
王中原
关键词:《周易》意象古典美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