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圣森

作品数:26 被引量:113H指数:6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1篇生物炭
  • 7篇
  • 6篇生物有效
  • 6篇生物有效性
  • 6篇污染
  • 5篇土壤
  • 4篇钝化
  • 4篇污染土
  • 4篇污染土壤
  • 4篇
  • 3篇垫料
  • 3篇臭氧
  • 3篇臭氧浓度
  • 3篇臭氧浓度升高
  • 3篇PB
  • 2篇养分
  • 2篇水土
  • 2篇水土环境
  • 2篇土壤CD
  • 2篇土壤修复

机构

  • 23篇扬州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浙江省农业科...

作者

  • 23篇王圣森
  • 20篇王小治
  • 16篇尹微琴
  • 8篇杨婷婷
  • 6篇封克
  • 6篇侯建华
  • 4篇吴继阳
  • 3篇魏思雨
  • 3篇王亚波
  • 2篇孙月
  • 1篇王小兵
  • 1篇杨生茂
  • 1篇吕豪豪
  • 1篇刘玉学
  • 1篇薛红波
  • 1篇姜雅
  • 1篇汪玉瑛
  • 1篇马帅
  • 1篇李响玲
  • 1篇党婷婷

传媒

  • 5篇农业环境科学...
  • 3篇环境工程
  • 2篇江苏农业学报
  • 2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工业水处理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扬州大学学报...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 1篇农业资源与环...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6篇2017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气臭氧胁迫对稻季土壤Cd生物有效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为明确大气O_3浓度升高对稻季土壤Cd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利用开顶式气室(OTCs)设置正常大气和臭氧浓度升高(比周围大气高40 nmol·mol-1)处理,土壤设置外源加入0、5、50 mg·kg^(-1)Cd处理,研究水稻生长期间不同深度土壤Cd含量的动态变化以及成熟期植株生物量和体内Cd含量的变化情况。在水稻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分别采集耕层0~5、5~10、10~15 cm深度土样,同时利用BCR连续提取法和DTPA提取法评价盆栽水稻土壤Cd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臭氧熏蒸显著降低了无污染土壤处理水稻籽粒生物量,降幅达2.92%,但却有增加植株各器官Cd含量的趋势,中度和重度污染土壤处理水稻的籽粒Cd含量较对照分别增加了20.20%和6.67%,差异不显著;臭氧熏蒸加剧了水稻生长对残渣态Cd的活化,营养生长时期更加明显,臭氧熏蒸不利于水稻的生长,在Cd污染土壤上会加剧Cd对作物的毒害,可能增加其通过生物富集进入食物链的风险。
王亚波魏思雨孙月党婷婷尹微琴王圣森王小治
关键词:臭氧浓度升高生物有效性
氧化松木生物炭高效去除水中Pb及定量吸附机理被引量:6
2021年
用H_(2)O_(2)、KMnO_(4)(Mn)和Mn(CH3COO)2·4H_(2)O(MnC)改性松木生物炭(PW),通过吸附实验和表征探究其对Pb的去除能力和去除机理,并定量分析各种吸附机制的贡献率。PW-H_(2)O_(2)、PW-Mn、PW-MnC对溶液中Pb的吸附量分别是原始生物炭的6、8.5、7.9倍。两种锰改性生物炭比表面积显著提高,其表面形成了MnO_(2)。阳离子交换对吸附的贡献率占PW-Mn、PW-MnC吸附Pb的74.6%、87.5%。表明BC-MnC是一种去除工业废水中重金属Pb的综合性能优异的材料。
周振扬杨驰浩尹微琴侯建华王圣森王圣森
关键词:化学氧化工业废水
污泥生物炭对土壤中Pb和Cd的生物有效性的影响被引量:14
2017年
以污泥为原料,在500℃缺氧条件下制备污泥生物炭,结合X射线能谱(EDS)、环境扫描电镜(SEM)和红外光谱(FTIR)等表征手段,分析添加污泥生物炭后污染土壤pH和Pb与Cd化学形态的变化来探究污泥生物炭对土壤中Pb、Cd的固定效果,并用盆栽方式评估添加污泥生物炭对小青菜生物量及体内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污泥生物炭后,污染土壤的pH随平衡时间的延长显著升高;对于单一污染土壤和复合污染土壤,污泥生物炭对Pb和Cd均有较强的固定作用,而污泥生物炭在复合污染土壤中对Pb的固定效果优于在单一污染土壤中;添加污泥生物炭能提高小青菜的生物量,且能有效降低小青菜对污染土壤中Pb和Cd的吸收。
吴继阳郑凯琪杨婷婷尹微琴王圣森王小治封克
关键词:污染土壤
基于茶渣的生物炭负载零价铁对水体和土壤中Cr(Ⅵ)的修复及机理研究
2024年
利用茶渣中的残余多酚类物质,通过绿色合成法制得零价铁(ZVI),并以茶渣烧制的生物炭(BC)作为载体负载ZVI,将制得的ZVI/BC材料用于去除水体中Cr(Ⅵ)及修复Cr(Ⅵ)污染土壤。结果表明,茶渣中提取的多酚可以成功还原Fe(Ⅱ)制备ZVI,且制得的ZVI/BC复合材料具有优秀的Cr(Ⅵ)去除能力;ZVI/BC对Cr(Ⅵ)的吸附过程为单分子层化学吸附,ZVI为反应中心,其对Cr(Ⅵ)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在溶液初始pH为3时对Cr(Ⅵ)吸附性能最佳。与BC相比,ZVI/BC更能促进土壤中的铬从易被利用的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向较难被利用的铁锰氧化态、有机态转化。ZVI/BC主要通过还原反应修复土壤和水体中的Cr(Ⅵ),同时也伴随着表面络合过程。
徐玥徐学敏时悦赵晨浩王圣森
关键词:茶渣生物炭零价铁
不同生物炭对Pb、Cd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研究
本文以米糠、木子壳、豆饼为前驱体,在700℃下制备生物炭,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BET)等手段表征其物理化学性质。将生物炭施入Pb、Cd 污染的土壤中培养,采用土壤...
朱红孟莉蓉杨婷婷尹微琴王圣森王小治
关键词:生物炭污染土壤生物有效性
利用不同无机和有机固体废物配制技术新成土的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为拓展固体废物的利用途径,以生活污泥、蚯蚓粪、秸秆、粉煤灰、煤渣为原料通过为期3个月的室内恒温培养来制备技术新成土,研究不同原料配比对技术新成土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技术新成土pH在7.08~7.69之间,水稳性团聚体总量为49.83%~86.44%,团聚体破碎率为13.10%~32.20%,平均质量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分别为0.54~1.04 mm和0.54~0.89 mm。培养后技术新成土的氮、磷、钾速效养分分别下降了11.03%~38.08%、5.79%~25.06%、0.11%~10.52%,总有机碳含量在5.26%~8.74%之间,整体养分含量处于较高水平。DTPA提取态Zn含量升高了15.74%~102.40%,DTPA提取态Cd含量降低了17.39%~65.02%。生物毒性实验表明有9种处理不会对植物生长产生明显影响,有3种处理需要对配方进行调整。综合pH、团聚体总量及稳定性、养分含量来看,所制备的技术新成土的性质基本达到了自然土壤的正常范围,可以用于土壤复垦、改良或代替部分自然土壤。污泥会导致处理中重金属Zn含量较高,因此制备的技术新成土应避免种植蔬菜、粮食等农作物。
周洋刘迎春郁山王琛源尹微琴徐乔王圣森王小治
关键词:固体废弃物养分土壤团聚体
生物炭对盐碱土壤氨挥发的影响被引量:12
2019年
为探明生物炭对黄河三角洲盐碱土壤氨(NH3)挥发的影响,通过室内连续培养的方式,先测定改良的通气法对土壤NH3挥发的回收率,再对比施加肥料颗粒与肥料水溶液对土壤NH3挥发的影响,最后探究生物炭的种类、添加量及施肥种类对NH3挥发速率和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硫酸铵为氮源进行的NH3挥发捕集实验,NH3回收率平均值高达100. 30%.在相同施氮量下,施加尿素水溶液的处理比施加尿素颗粒的处理NH3挥发减少了60. 29%,施加硫酸铵水溶液的处理比施加硫酸铵颗粒的处理NH3挥发减少了61. 40%.相较于不添加生物炭只施用硫酸铵水溶液的空白处理,添加0. 5%生物炭且施加生物炭种类为水稻300℃(RB-300)、水稻600℃(RB-600)、棉花300℃(CB-300)和棉花600℃(CB-600)的处理,NH3挥发总量分别减少了18. 68%、16. 16%、9. 35%和8. 26%,且施肥后2d内NH3挥发速率最大,占总挥发量的53. 80%~64. 02%.添加生物炭后,NH3挥发量随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加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因此,田间施肥前添加少量生物炭并结合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NH3挥发并提高氮肥利用率.
王一宇王圣森戴九兰
关键词:生物炭肥料盐碱土水肥一体化技术
硫掺杂零价铁去除Cr(Ⅵ)的机理及环境影响因素被引量:1
2021年
为提高对六价铬[Cr_(2)O_(7)^(2-),Cr(Ⅵ)]的去除能力,采用硫代硫酸钠对零价铁(ZVI)进行改性。采用吸附实验研究所制备的硫化零价铁(S-ZVI)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对溶液中Cr(Ⅵ)的去除能力,结合对材料的表征分析,探讨了S-ZVI去除Cr(Ⅵ)的机理。结果表明:硫掺杂后形成FeSx并覆盖在ZVI表层,所得S-ZVI的表面积约为ZVI的2倍。硫化改性有效地提高了材料对水体中Cr(Ⅵ)的吸附和还原能力。在pH为3时的吸附数据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其中S-ZVI对Cr(Ⅵ)的去除量约为ZVI的3倍。反应后材料的解吸实验和XPS分析显示Cr(Ⅵ)大部分被还原为Cr(Ⅲ),并进一步被吸附沉淀。硫化改性提高了ZVI的导电能力,从而提高了ZVI在Cr(Ⅵ)还原过程中的电子传递速率。低pH值和高温更有利于两种吸附剂对Cr(Ⅵ)的去除,而腐植酸(HA)抑制Cr(Ⅵ)的去除。因此,S-ZVI对Cr(Ⅵ)的去除包括还原、吸附和共沉淀机制,S-ZVI较好的性能可能与其良好的电化学特性和较大的表面积有关。
刘丽梁乐缤时悦王小治封克王圣森
关键词:电化学电子传递
几种材料钝化土壤重金属能力的生物学检验被引量:1
2019年
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常采用添加钝化剂的方法,利用钝化剂对土壤重金属的吸持以减少植物的吸收。由于被钝化所吸附的重金属还存在再次释放的问题,因此对钝化材料实际钝化效果的评价应采用生物有效性的指标。采用向土壤中添加原始的或吸附过Cu、Cd后的材料,利用黑麦草可连续进行多茬收获的特点,对生物炭、凹凸棒和硅藻土抑制土壤原有重金属的释放以及抑制自身所吸附Cu、Cd的重新释放能力进行了研究,并采用重金属的“生物有效系数”概念对材料的修复能力进行评价。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材料对重金属吸附量的大小并不一定与田间实际的重金属钝化效果相一致;(2)被生物炭和凹凸棒所吸附的Cu和Cd可在210d内持续释放;被硅藻土所吸附Cu主要在前120d内释放,所吸附的Cd则难以重新释放;(3)生物炭对土壤原有Cu的释放和所吸附Cu的再次释放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故适合用于Cu污染土壤的修复;凹凸棒对土壤原有Cd的钝化效果较好,而硅藻土抑制自身吸附Cd再次释放的能力更强。
陈望舒房瑜静秦端端马帅王小兵王小治王小治封克
关键词:生物炭凹凸棒硅藻土重金属生物有效性
O_3浓度升高对小麦根际土壤酶活性和有机酸含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18年
近地层臭氧(O_3)浓度升高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土壤生态环境和农作物生长发育造成了很大影响.本研究采用开顶式气室(OTC_s)法,探究臭氧浓度升高对小麦不同生育期(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和成熟期)根际土壤酶活性(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脱氢酶和转化酶)和有机酸含量(草酸、柠檬酸和苹果酸)的影响规律,并结合根际土壤理化性质、植株根系生长状况等分析其产生影响的原因.结果表明:O_3浓度升高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小麦成熟期土壤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脱氢酶和转化酶活性,其中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提高达显著水平;在抽穗期,脱氢酶和转化酶活性因臭氧浓度升高而显著提高,增幅最高可达76.7%.在成熟期,O_3浓度升高显著提高了根际土壤中柠檬酸和苹果酸含量;显著降低了根际土壤p H、电导率、总碳和总氮含量,增加了土壤氧化还原电位(Eh);显著降低了小麦根系生物量、总根长和根总表面积,而增加了根平均直径.
尹微琴景浩祺王亚波王亚波魏思雨孙月王圣森
关键词:臭氧浓度升高根际土壤酶活性有机酸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