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原

作品数:10 被引量:76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天然水
  • 2篇预设
  • 2篇土壤
  • 2篇化学特征
  • 2篇感器
  • 2篇草地
  • 2篇草地土壤
  • 2篇传感
  • 2篇传感器
  • 2篇传感数据
  • 2篇大数据
  • 1篇地球化学循环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成因
  • 1篇地质因素
  • 1篇东北部
  • 1篇东南
  • 1篇东南部
  • 1篇东南部山区
  • 1篇摄入

机构

  • 10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清华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香港大学
  • 1篇西藏自治区农...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柏林自由大学
  • 1篇华陆工程科技...
  • 1篇陕西省环境科...

作者

  • 10篇田原
  • 7篇余成群
  • 3篇武建双
  • 3篇高星
  • 2篇雒昆利
  • 2篇史磊
  • 1篇戴尔阜
  • 1篇李少伟
  • 1篇冯楚建
  • 1篇李玲
  • 1篇倪润祥
  • 1篇刘曙光
  • 1篇张宪洲
  • 1篇钟志明
  • 1篇刘永林
  • 1篇徐永新
  • 1篇张湜溪
  • 1篇崔亚楠

传媒

  • 2篇地理学报
  • 2篇Journa...
  • 1篇资源科学
  • 1篇草业学报
  • 1篇地理科学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疆天然水化学特征区域分异及其地质成因被引量:15
2016年
为研究新疆天然水化学特征区域分异及成因,采集、分析和田地区51组天然水样,收集已发表的新疆其它地区天然水化学数据103组。数据说明:南疆天然水总溶解性固体(TDS)(1 589.4 mg/L)是北疆天然水(513.5mg/L)的3.1倍;83.33%和89.59%的北疆天然水TDS和TH符合中国饮用水卫生标准,南疆天然水TDS和TH达标率分别为62.26%和70.75%。北疆天然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Ca-HCO_3和Ca·Mg-HCO_3·SO_4,南疆天然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Na·Ca-Cl·SO4和Na·Mg-Cl·SO_4。南北疆天然水化学特征区域差异与南北疆地质构造分区重合。地质构造演化的不同,为南北疆天然水提供不同物源;水文气象差异加剧了其天然水化学组分差异。
刘永林雒昆利李玲徐永新张湜溪田原
关键词:地质因素水化学特征区域分异
基于大数据的草地数据监测方法、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草地数据监测方法、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通过第一传感器组提取预设周期内的环境因子,输入到训练好的识别神经网络模型中得到模拟输出值;通过第二传感器组提取所述周期内的土壤因子,基于所述...
余成群田原史磊
西藏天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对农牧民家庭收入的影响被引量:23
2017年
西藏高寒草地生态保护不仅关系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而且关乎我国东部地区的生态和经济安全,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之一。为遏止高寒草地退化,恢复已退化草地的生态功能,保护未退化高寒草地资源,在2011年国家启动天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以下简称"草奖"政策)。2014年我们深入西藏3类地区(纯牧区、半农半牧区、纯农区)的农、牧家庭进行问卷调查,从家庭牧业生产、家庭收入与构成及农牧户间收入差距3方面剖析了政策实施3年(2011-2013年)的社会经济影响。研究发现,1)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政策福利存在地域间的不均衡性,纯牧区家庭享有更多经济福利;2)"草奖"政策改变了牧区家庭的收入结构,转移性收入超过家庭经营性收入,成为牧民家庭的重要收入来源;3)"草奖"政策有利于缩小牧区和农区贫富差距,但对于半农半牧区效果不明显。因此,政策措施需要进行适时适度地调整,从补偿标准、方式、力度等方面进行优化,体现高寒草地生态功能的地域性差异,使其符合各地域农牧家庭的实际生产,促使西藏高原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崔亚楠李少伟余成群田原钟志明武建双
关键词:生态补偿家庭收入草畜平衡
空间分析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西藏林周县大骨节病患病村与非患病村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西藏林周县是我国大骨节病(KBD)患病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本文将林周县作为研究区,通过使用地理探测器(GeoDetector)量化分析KBD患病率风险因子的影响,并使用环境化学方法验证空间分析结果。通过对10个潜在影响因子的分析以及对当地KBD患病村和非患病村的土壤-水-粮食-人这一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环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1)林周县KBD由一组多重且交互作用的环境影响因子共同作用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控制因子是地层因子;(2)所有环境介质(土壤、水、谷物)及人体组织中的硒元素浓度在KBD患病区均低于非患病区;(3)当地居民对硒和铬的摄入严重不足,尤其是KBD患病村中居民硒元素平均日摄入量(ADD)大约仅为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的成人基本摄入量下限的4%;(4)我们推测,当地居民患病主要是由于地层这一影响因子,这是由于通过生态系统的迁移转化导致当地人口严重硒缺乏,最终导致地方性生物地球化学硒缺乏。
田原查欣洁高星高星戴尔阜
关键词:大骨节病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硒元素
基于大数据的草地数据监测方法、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草地数据监测方法、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通过第一传感器组提取预设周期内的环境因子,输入到训练好的识别神经网络模型中得到模拟输出值;通过第二传感器组提取所述周期内的土壤因子,基于所述...
余成群田原史磊
文献传递
青藏高原西部、南部和东北部边界地区天然水的水化学性质及其成因被引量:12
2019年
特殊的地理和人文环境致使青藏高原天然水拥有独特的水化学性质并保存着较完整的原生状态,但随着人类活动强度的持续增大,可能导致当地水环境及水化学性质发生改变。通过对青藏高原存在人类活动的西部、南部和东北部边界地区进行水样采集、分析与测定,并探讨了当地天然水水化学性质的区域差异及其成因规律。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不同边界地区天然水的物理性质、水化学性质和成因均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是地理环境、地质条件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水样pH的平均值为7.75,总溶解固体(TDS)的均值为171 mg/L,总硬度(TH)的均值为168 mg/L,总体来看水质较好,大部分能够满足国家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适宜饮用;水样中Ca^(2+)和Mg^(2+)为主要阳离子,HCO_3^-和SO_4^(2-)为主要的阴离子,主要由碳酸盐的风化和蒸发岩的溶解共同控制且碳酸盐岩风化的过程更为强烈;各边界地区天然水中的生物源物质均远低于国家和WHO标准,表明目前这些地区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仍较小。
田原余成群余成群高星高星
关键词:天然水
藏北天然牧草与水中钼元素的含量特征与分布规律及牦牛的钼摄入量(英文)被引量:1
2018年
藏北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它有着独特的高山草原和水环境。为了更好地了解藏北钼元素的含量特征和分布规律,作者采集了1017个不同种类的牧草样和40个水样,并讨论不同种牧草中的Cu/Mo,计算藏北牲畜的总钼摄入量。结果表明:5个优势科的平均钼元素浓度为菊科(2.71mg g^(–1))、豆科(2.70mg g^(–1))、禾本科(2.48mg g^(–1))、莎草科(1.63mg g^(–1))和蔷薇科(1.51mg g^(–1));同时,钼元素的含量有很强的地理差异性(p<0.001);藏北草场水中钼元素的浓度平均值为0.89mg L^(–1)。植物样品的Cu/Mo有43.29%低于2,可能会导致部分牲畜存在铜摄入不足导致的钼过量风险。29.3%的植物中Cu/Mo高于60,这些极高的Cu/Mo可能导致一些牲畜的慢性铜中毒。通过计算得出藏北牦牛钼摄入量约为9586mg day^(–1),平均每日的摄入量未达到中毒界限值,但较大的地理差异可能导致部分地区牲畜钼摄入的过量。
田原余成群余成群武建双武建双高星
关键词:天然牧草天然水铜元素
西藏地区天然水的水化学性质和元素特征被引量:22
2014年
为了调查西藏的水质和水资源特色,2013年在西藏拉萨、那曲地区、阿里地区、日喀则地区36个县乡镇采集了60个水样(地下水35个,地表水22个,温泉水3个),对其水化学性质与元素含量进行分析测定,并与周边的青海西南部、新疆南部、四川西部与西藏东部等地水的水化学类型进行了对比,讨论了不同地区内水化学类型的差异。总体上看西藏大部地区水质较好,能够满足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水样pH处于6.75~8.21范围内;总溶解性固体(TDS)均值为225.54 mg/L;阿里地区水中砷元素含量超标(超过10μg/L),双湖地区水中氟含量超标(超过1 mg/L);水化学类型主要为Ca—HCO,型;由南向北水中阳离子由以ca2+为主逐渐过渡到以Na+为主,阴离子HCO3逐渐减少,c1-与so4-逐渐增多;河流水与冰川融水的成因类型主要为岩石风化型,地下水成因受多种因素控制;构造分区控制水中主要元素进而影响水化学类型。
田原余成群雒昆利武建双张宪洲倪润祥田兴磊
山东济南东南部狼猫山水库上游山区地下水化学特征被引量:3
2018年
山东省是资源性缺水省份,济南东南部山区作为济南市的重要地下水补给区、生态功能区和流域水环境保护区,其水质环境非常重要。为加强济南东南部狼猫山水库上游山区地下水化学特征的研究,于2012年对该地区水样进行了采集和分析。结果表明,济南东南部山区地下水主要受碳酸盐岩控制,为中等硬度的HCO_3·SO_4^-Ca型清洁与尚清洁淡水,p H在7.1~7.3之间,呈弱碱性,总溶解性固体(TDS)在(190~470)mg/L之间,无色、无味、无臭,透明,口感良好。各种元素含量较为适量,特别是Na^+、SO_4^(2-)、Cl^-含量,都远小于中国和世界卫生标准,所采水样硬度为中等硬水-淡水,主要阳离子Ca^(2+)为优势离子,其次为Mg^(2+);主要阴离子为HCO_3^-,其次为SO_4^(2-)。根据中国天然矿泉水评价标准,在界限指标中,部分水样锶(Sr)元素含量接近或者超过矿泉水标准;在限量指标中,除部分地区铁(Fe)元素有少量超标外,其它元素指标都在标准安全范围内,适宜饮用。
高楹田原
关键词:水质评价水资源开发
流域面源污染研究进展与展望
2024年
面源污染已成为影响流域水环境和水安全的重要来源,是当前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之一,同时也是最具挑战性的研究领域之一。科学高效地治理面源污染问题已经纳入国家战略计划。因此,在新形势和政策背景下如何推进面源污染研究工作,以保障流域水环境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紧迫任务。本文较为全面地回顾和总结了我国面源污染研究现状,归纳了主要研究方法和典型治理措施,并基于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我国水污染治理现状给出相应建议,指出未来发展趋势。本文可为面源污染的全过程监管、评估及治理提供重要参考,有助于完善我国水污染治理体系。
吴一平宋燕妮张广创周彤刘雯丹孙长顺薛旭东刘曙光陈骥田原
关键词:流域水文面源污染污染控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