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百涛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哈尔滨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主义
  • 2篇马克思主义
  • 2篇马克思主义中...
  • 1篇新文化
  • 1篇心理
  • 1篇以人为本
  • 1篇哲学
  • 1篇中国哲学
  • 1篇人为本
  • 1篇社会建设
  • 1篇文化
  • 1篇礼论
  • 1篇礼治
  • 1篇客体
  • 1篇和谐社会
  • 1篇和谐社会建设
  • 1篇创新文化

机构

  • 4篇哈尔滨理工大...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作者

  • 4篇胡百涛
  • 1篇于卫军
  • 1篇奚彦辉
  • 1篇李庆华
  • 1篇伍玉林
  • 1篇王艳华
  • 1篇郑媛媛
  • 1篇何英
  • 1篇毕克新

传媒

  • 2篇黑龙江社会科...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边疆经济与文...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哲学的当代意义——从哲学对生活的解释来看
2008年
中国哲学的意义问题是伴随着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而来的,对此问题的其中一种回答认为中国哲学失去了它与现代中国生活的关联,要使中国哲学获得存在价值就必须建立中国哲学对现代生活世界的解释功能。本文认为,中国哲学在其历史形态上原本具有对生活的解释功能,而现代中国哲学的建立也是为了回应中国近现代生活方式的变迁。与中国哲学的建立同时产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其内部要求中国哲学的现代形态。中国哲学应该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要吸收中国哲学的研究成果,两者应该共同为中国现代生活方式提供意义解释。
李庆华胡百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哲学
实践需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根本出发点被引量:3
2009年
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特征是它的"实践性"。实践性、社会现实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确立的逻辑前提,并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预设了前提和基础。从革命时代毛泽东思想的开始创立,到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理论的确立,再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可以看出,实践需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根本出发点。中国共产党正是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从而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历史进程的。
于卫军胡百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科技创新客体与文化建构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科技创新客体,是指通过科技创新主体所应该给出的科学发现与发明的事实、成果、改进的组织、研发的产品、面对的市场等。这些客体在科技创新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创新是通过这些客体所体现的。科技创新应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气氛,建立高素质的创新团队,形成国家整体创新体系。
伍玉林毕克新郑媛媛胡百涛奚彦辉何英
关键词:客体文化创新文化
中和礼论与现代和谐社会建设的心理基壤
2010年
以礼论为集中体现的中国传统"中和"哲学有着丰富的内容。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价值选择、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蕴涵了人的本性、角色、权利与责任共生互长的现代内容。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回归中和思想,可以使和谐理念成为全社会的重要价值取向,也可以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最有效的思维模式和方法指导。
王艳华胡百涛
关键词:礼治以人为本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