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亮

作品数:15 被引量:159H指数:8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经济管理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6篇长江
  • 4篇乡村
  • 4篇城市
  • 3篇经济带
  • 3篇长江经济
  • 3篇长江经济带
  • 3篇长江中游
  • 3篇长江中游城市...
  • 3篇城市群
  • 2篇影响因素
  • 2篇匹配性
  • 2篇主导产业
  • 2篇主体功能区
  • 2篇县区工业
  • 2篇县域
  • 2篇功能区
  • 1篇道格拉斯
  • 1篇道格拉斯生产...
  • 1篇地理
  • 1篇新经济

机构

  • 15篇华中师范大学
  • 3篇湖北省发展和...
  • 2篇湖北经济学院
  • 2篇武汉市测绘研...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作者

  • 15篇蒋亮
  • 7篇罗静
  • 5篇田玲玲
  • 5篇罗静
  • 3篇敖荣军
  • 3篇田野
  • 2篇张春燕
  • 2篇刘巧玉
  • 2篇陈国磊
  • 1篇张涛
  • 1篇曾菊新
  • 1篇陈洁
  • 1篇杨燕
  • 1篇李亚娟
  • 1篇梅琳
  • 1篇陈云
  • 1篇胡静
  • 1篇杨燕

传媒

  • 4篇经济地理
  • 3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经济论坛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中国农业资源...
  • 1篇工业经济论坛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2018年
以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基于长江中游城市群2008~2015年的数据建立面板回归模型,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增长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城市群经济增长均有正向作用,其中储蓄率投入的弹性系数最大,其次是固定资产投资、劳动力投入、政府支出,最低的是外商投资,针对上述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建议。
蒋亮
关键词:经济增长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长江中游城市群
中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的空间分异格局被引量:29
2019年
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国家现代化的大战略,"一村一品"可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动能。以农业农村部审核认定的1 922个中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及地理探测器方法系统揭示"一村一品"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一村一品"空间分布均表现出明显差异性:北部多南部少、东部多西部少,农业产业村镇最多、林牧渔等产业村镇较少。②"一村一品"呈凝聚型分布态势且空间显著集聚,地理重心具有"Z"字形和"一"字形的迁移轨迹特征。③"一村一品"核密度高值区独立且明显,剩余等级区向外递减,空间格局与全国主体功能区农业战略格局高度吻合。④"一村一品"点系统分形特征显著,结构较为复杂。乡村人口、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耕地面积、粮食产量、水果产量和水产品总产量等为空间分异特征核心影响因素。
陈国磊罗静罗静曾菊新张春燕蒋亮
关键词:一村一品农业农村现代化主导产业核密度估计主体功能区
长江经济带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及其交通可进入性评价被引量:40
2019年
以长江经济带3A级及以上等级景区为例,利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以及加权网格维数对该区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进行分析。通过构建旅游吸引力系数模型,建成考虑游客选择偏好的交通栅格成本数据集,利用成本距离分析工具对该区旅游资源的交通可进入性进行评价。研究表明:①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总体呈现东密西疏特征,其空间集聚存在明显的人口和社会经济偏好性,围绕省会城市及周边形成旅游资源显著集聚区。②旅游资源空间集聚整体呈现近轴对称形状,并形成以上海为核心的四大组团支撑,多中心协同的空间结构。③旅游资源的总体交通可进入性较好,但存在明显的东西空间差异,呈现出由东至西的阶梯状下降格局。④旅游资源的交通可进入性呈现出等级与类型差异,同时高交通可进入性旅游资源出现分省内部空间集聚,形成分省内部以省会城市为中心的近核心-外围结构。
田野田野罗静蒋亮蒋亮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旅游资源旅游业旅游吸引力区域旅游一体化
基于主体功能定位的湖北省县域乡村性空间分异研究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确立与主体功能区定位相协调的乡村发展类型与乡村政策,是促进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的重要措施。[方法]以湖北省县域为空间单元,构建乡村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划分县域的乡村发展类型。[结果](1)2016年湖北省县域乡村性指数相对较高,乡村性呈现出东低西高的空间分布格局。乡村发展类型可划分为农业主导型、工业主导型、商旅服务型和均衡发展型,分别占县域总数的25.29%、16.1%、10.71%和48.28%。(2)重点开发区的乡村类型以工业主导型和商旅服务型为主,乡村类型主要是城镇化和工业化带动,市场、资本推动力和农民的自主选择突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乡村类型均以农业主导型和均衡发展型为主,不同的是农产品主产区的农业自然和生产条件优越、农耕文化根植,农业政策扶植,乡村类型是由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推动;重点生态功能区乡村类型受资源环境约束、经济基础及行政干预的推动。[结论]三大主体功能区下的乡村类型及驱动机制存在差异,并提出不同乡村振兴发展的政策建议。
蒋亮罗静罗静罗静张春燕吴益坤
关键词:乡村性县域主体功能区
武汉市新城区乡村发展水平评价及规模等级结构研究被引量:18
2019年
论文以行政村为研究单元,从乡村聚落、土地、人口、经济和人居环境5个维度出发,构建乡村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空间自相关、热点分析和位序-规模法则等分析和评价乡村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及规模等级结构。结果显示:①武汉市新城区乡村发展水平空间分异明显,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乡村发展水平高的行政村集中分布在黄陂区南部与东西湖区东部的交界处、汉南区东部和江夏区北部,发展水平一般及以下的行政村广泛分布。②新城区乡村发展规模符合位序-规模法则,且高位次行政村发育不足,中低位序行政村广泛发育,乡村规模较为分散,城镇化水平有待提高。③新城区乡村聚落等级体系呈现出金字塔结构,并与按市场原则(K=3)分布的中心地理论模型相接近,中心地等级较低。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乡村发展的政策建议。
罗静罗静蒋亮田玲玲陈国磊田玲玲吴益坤
关键词:位序-规模法则
湖北省县域迁入人口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被引量:7
2016年
利用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分县资料,分析湖北省县际迁入人口的空间格局及变化,探讨迁入人口空间格局形成的内生机制。研究发现,2000年以来迁入人口向地级市市辖区以及与其邻接的地区集中,县际分布差异扩大,但是空间集聚程度下降,以武汉市为中心的"中心-外围"空间格局日益明显。在地区名义工资和社会发展水平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差异化工业制成品和服务业产品的可获得性是人口迁入的重要原因。而推进区域一体化可以提高本地对差异化产品的可获得性,吸引人口迁入,进而诱发人口与产业向本地同向集聚。
敖荣军蒋亮张涛刘巧玉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学
长江经济带城市黑臭水体空间分布格局及影响因子被引量:17
2019年
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核心要务,而城市黑臭水体是危害城市居民生产生活和身心健康的重要污染源。该研究以长江经济带城市黑臭水体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GIS技术与地理探测器方法,识别其空间特征及分布规律,探究不同因子对黑臭水体空间格局的影响差异并提出整治建议。研究表明:(1)长江经济带城市黑臭水体空间分布呈凝聚型分布,且空间分异较为明显。核密度表现为多单核中心独立、次级中心带状及零星分布特征。(2)黑臭水体重心位置处在湖北和湖南省中部城市区域,其系统具有明显无标度区,分形特征显著,空间结构复杂性强。(3)不同类型黑臭水体均属正值空间相关性,呈"上游冷、中下游热"的冷热点区差异格局。(4)空间结构的地理探测影响因素在全域范围内贡献力不明显,分区影响因子匹配凸出。工业废水排放量、居民生活用水量、排水管道长度等是显著影响因素。建议应从严守生态规矩、建立黑臭水体治理体制机制、完善识别评定技术标准体系、创新实践整治、丰富理论研究等方面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和消除。
陈国磊陈国磊田玲玲罗静罗静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
大都市区周边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研究——以武汉市为例被引量:12
2022年
大都市周边乡村聚落受中心城市的辐射发生着不同程度的重构与转型,分析特殊区域乡村聚落的空间格局与生产生活方式,有利于引导区域内的乡村发展,并可为特殊地域乡村振兴实践提供有益启示。以武汉市新城区1868个行政村为研究区,从聚落的空间分布、规模结构及形态分异3个方面出发,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地统计分析方法,探讨大都市区乡村聚落的空间格局特征。研究表明:在空间分布上,武汉市乡村聚落集聚特征显著,但空间分异明显,具体展现为自近郊向偏远乡村地区呈"倒U型"结构;在规模分布上,武汉市乡村聚落规模普遍偏小,表现为近郊大,外围小的连片分布态势,并在局部上与密度分布存在正相关;在形态分布上,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主要为条带、团簇、散点等形态。最后,通过实地调查识别乡村聚落的生产生活方式:近郊以发展都市农业和到中心城区兼业为主,多为城乡两栖生活模式,远郊以传统农业和劳务输出为主。
吴益坤罗静罗静田玲玲田玲玲蒋亮
关键词:乡村聚落
市场潜能与工业增长——基于长江中游城市群地级城市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下的市场潜能模型,计算长江中游城市群地市区域的市场潜能,然后以2007-2014年长江中游城市群31个地市组成的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检验市场潜能与地区工业增长关系。结果发现,市场潜能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工业增长有明显的正效应,其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从业人员数、政府干预程度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但是现实中由于各地市间工业制成品的自由进入性较低,导致工业增长与城市群外部市场潜能呈现负相关。基于此,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蒋亮
关键词:实证检验长江中游城市群
湖北省县区工业市场潜力及空间格局被引量:4
2016年
运用真实市场潜力模型,分析2007—2012年湖北省县区工业市场潜力及其空间格局,并评估工业发展与市场潜力的空间匹配性。结果表明,市场进入性和市场规模决定了地区工业市场潜力。若仅考虑省内需求,湖北省工业市场潜力呈现以武汉、宜昌和襄阳为高值中心,以省域边缘地区为低值外围的空间结构特征。若同时考虑省内外需求,湖北省工业市场潜力则由东向西渐次下降。受生产供给能力和市场进入自由度等因素影响,湖北省工业发展与省内市场潜力县际分布虽显著正相关,但并不完全同步,与外省市场潜力的空间匹配性更差。
敖荣军蒋亮梅琳刘巧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