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丽瑶

作品数:2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生态林业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天然林
  • 2篇桉林
  • 1篇低山区
  • 1篇土壤
  • 1篇土壤抗蚀
  • 1篇土壤抗蚀性
  • 1篇坡耕地
  • 1篇抗蚀性
  • 1篇枯落物
  • 1篇耕地
  • 1篇持水特性
  • 1篇EUCALY...

机构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作者

  • 2篇石薇
  • 2篇邓丽瑶
  • 1篇吕向楠
  • 1篇龚伟
  • 1篇胡庭兴
  • 1篇廖容
  • 1篇李天阳
  • 1篇耿东梅
  • 1篇周胜

传媒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四川林业科技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天然林及坡耕地转变为巨桉林后土壤抗蚀性变化被引量:13
2011年
以川西低山区天然林及其人工更新形成的1年生(Ⅰ1)、2年生(Ⅰ2)和3年生(Ⅰ3)巨桉林,坡耕地及其退耕形成的1年生(Ⅱ1)、2年生(Ⅱ2)和3年生(Ⅱ3)巨桉林为研究对象,研究土壤抗蚀性变化。结果表明:天然林转变为巨桉林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结构性颗粒指数、团聚状况和团聚度降低,土壤不稳定团粒指数、分散率、侵蚀系数和受蚀性指数增加;相反,坡耕地转变为巨桉林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结构性颗粒指数、团聚状况和团聚度增加,土壤不稳定团粒指数、分散率、侵蚀系数和受蚀性指数降低。土壤抗蚀性综合主成分值呈现出天然林>Ⅰ1>Ⅰ3>Ⅰ2及坡耕地<Ⅱ1<Ⅱ2<Ⅱ3变化规律。说明天然林改为巨桉林后土壤抗蚀性会有所降低,但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抗蚀性有上升趋势,而坡耕地改为巨桉林后土壤抗蚀性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
石薇龚伟胡庭兴周胜耿东梅李天阳邓丽瑶吕向楠
关键词:天然林坡耕地土壤抗蚀性
川西低山区天然林转巨桉林后枯落物的持水特性被引量:3
2012年
通过室内浸泡法对川西低山区天然林及其人工更新形成的1~3年生巨桉(Eucalyptus grandis)林林下枯落物持水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枯落物蓄积量由高到低为天然林、Ⅰ3、Ⅰ2、Ⅰ1;枯落物最大持水量、最大拦蓄量、有效拦蓄量由高到低均为天然林、Ⅰ3、Ⅰ2、Ⅰ1。天然林转变为巨桉林后林下枯落物持水性随着林分年龄的增加而增强,对维持原有林地枯落物层持水功能具有较好的作用。
廖容邓丽瑶石薇
关键词:天然林枯落物持水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