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5日
星期日
|
欢迎来到维普•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钦
作品数:
2
被引量:2
H指数:1
供职机构: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学
更多>>
合作作者
杨红旗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2篇
文学
主题
1篇
道德
1篇
叙事
1篇
判决
1篇
缺席
1篇
小说
1篇
小说叙事
1篇
洛丽塔
1篇
话语
1篇
家庭
1篇
《洛丽塔》
1篇
《米》
机构
2篇
西华师范大学
作者
2篇
杨红旗
2篇
邓钦
传媒
1篇
乐山师范学院...
1篇
鸡西大学学报...
年份
1篇
2011
1篇
2010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被推迟的道德判决——论《洛丽塔》伦理取位的模糊性生成
被引量:2
2011年
《洛丽塔》道德品质评判取决于现实阅读者的伦理取位。通过回顾性的第一人称叙述,《洛丽塔》将叙述自我和经验自我进行了分离。在《引子》中的预设读者与《谈谈一本名叫<洛丽塔>的书》中真实作者的两种身份,更使读者的伦理取位出现了两难的局面。叙述自我、经验自我、阅读自我、写作自我的多重生命感觉在话语中交织,在冲突中生成,伦理取位呈现模糊性。现实的读者遭遇伦理取位的困境,道德判决在话语世界中被推迟。
邓钦
杨红旗
关键词:
《洛丽塔》
话语
爱的缺席与恶的生成——论《米》小说叙事中的伦理情境
2010年
苏童小说《米》讲述了一个城市流浪者的故事,其叙事始终把个人生存故事置于家庭的境遇空间之中。苏童以家庭作为人物的伦理情境,通过爱的缺席、恶的生成呈现了其家庭式"伦理情境"的独特文学想象空间。通过这样的伦理情境,苏童引领着读者对人生存境遇进行反思和拷问。
邓钦
杨红旗
关键词:
家庭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