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青
- 作品数:8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东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椎板间隙和椎间孔入路内镜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
-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治疗L5/S1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入路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L5/S1腰椎盘突出患者共187例,其中经椎间孔入路内镜下髓核摘除术78例,经椎板间隙入路内镜下...
- 郑晓青尹东昌耘冰郑秋坚詹世强刘斌柯雨洪郑超
- 关键词:L5/S1经皮内镜椎板间隙入路椎间孔入路
- 胸腰椎爆裂骨折后路内固定术后椎体空洞形成的危险因素与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观察胸腰椎爆裂骨折采用后路内固定复位术后椎体内空洞形态,分析空洞产生的危险因素及空洞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胸腰椎爆裂骨折后路内固定复位术治疗患者52例,随访2年以上,观察椎体内空洞形态;将患者按椎体内有无明显空洞分为2组,对比两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分析导致空洞的危险因素及空洞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椎体完全愈合23.1%(12/52),存在空洞76.9%(40/52)。椎体空洞的形态有几种类型:终板空洞22.5%(9/40);椎体空洞47.5%(19/40);椎体劈裂30%(12/40)。椎体空洞组男性比例较高、脊髓神经损伤较严重。术后随访平均37.8个月,患者的腰痛及腰椎功能恢复良好,两组间VAS及ODI评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胸腰椎爆裂骨折后路伤椎置钉复位术未行椎体植骨者容易导致椎体内空洞,骨折爆裂程度越高,越容易导致椎体空洞;实施伤椎螺钉置入术后椎体高度复位的程度较大是导致椎体中前部出现空洞的重要原因。椎体内出现空洞或劈裂,短期不影响患者的腰椎疼痛及功能。
- 梁昌详梁国彦郑晓青黄勇兄尹东昌耘冰
-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伤椎置钉
- 单侧双通道内镜下腰椎融合术后椎管内血肿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研究单侧双通道内镜(UBE)下腰椎融合术后椎管内血肿的发生率、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1年3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接受UBE下腰椎融合术的10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8例(45.7%),女57例(54.3%),年龄(60.1±11.4)岁(26~85岁)。观察术后3 d内的MRI影像,统计血肿的发生情况。根据是否发生血肿将患者分为正常组及血肿组。收集各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分析比较两组各指标间的差异。利用单因素回归分析分析与UBE下腰椎融合术后椎管内血肿发生相关的因素,然后将其中P<0.1的因素纳入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分析血肿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总血肿的发生率为28.6%(30/105),症状性血肿发生率为6.7%(7/105),血肿再手术率为0.9%(1/1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病(OR=3.368,95%CI:1.389~8.171),糖尿病(OR=3.589,95%CI:1.230~10.476),入院血压收缩压>140 mmHg(1 mmHg=0.133 kPa,OR=3.687,95%CI:1.493~9.017),血小板<200×10^(9)/L(OR=0.300,95%CI:0.119~0.785),术前血钙值<2.25 mmol/L(OR=0.340,95%CI:0.142~0.818),椎管狭窄分级为D级(OR=4.462,95%CI:1.810~10.996)等因素是导致UBE下腰椎融合术后椎管内血肿可能的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入院血压收缩压>140 mmHg(OR=3.788,95%CI:1.055~13.606)、术前血钙值<2.25 mmol/L(OR=78.544,95%CI:3.895~1584.058)及椎管狭窄分级为D级(OR=3.698,95%CI:1.110~12.325)等是导致UBE下融合术后椎管内血肿的相关因素(均P<0.05)。结论UBE下腰椎融合术后椎管血肿有局限型及蔓延型两种类型。导致血肿的危险因素包括入院血压收缩压高、术前血钙低及严重椎管狭窄。
- 梁昌详梁国彦刘海峰郑晓青肖丹黄勇兄陈崇余涛尹东昌耘冰
- 关键词:腰椎腰椎退变性疾病椎管内血肿
- 双通道内镜辅助下腰椎融合术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及应对措施分析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分析双通道内镜辅助下腰椎融合术(biportal endoscopic lumbar intervertebral fusion,BE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原因及介绍应对措施。方法:128例患者接受双通道镜下腰椎融合术并至少随访3个月,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随访时的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统计所有患者的总手术时间,镜下操作时间。记录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分析原因及处理对策。结果:平均随访6.8±2.5个月,腰痛VAS评分由术前6.35±0.58分改善至末次随访时的2.31±1.22分(P<0.05),ODI由术前(48.47±13.12)%改善至(15.22±9.55)%(P<0.05)。围手术期并发症总计15例(11.7%),其中硬膜撕裂4例,术中未做处理,2例出现脑脊液,留置引流管至术后第5天;神经根损伤2例,术后给予营养神经对症治疗;术后血肿3例,1例接受急诊手术清除血肿,2例给予营养神经治疗;1例出现术后短暂的感觉异常,2例术后出现皮下瘀斑,术后1~2周左右消失;镜下节段错误2例,1例及时发现,另1例L5/S1滑脱患者,术中误将L5侧隐窝判断为S1侧隐窝,切除部分L5侧隐窝及关节突关节后发现错误,未造成进一步的破坏;1例切口愈合不佳,反复换药3个月后愈合。结论:BELIF术式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临床疗效好,早期开展时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大多数是技术原因,术者需要熟悉腰椎的镜下解剖结构特点。
- 梁昌详郑晓青肖丹黄勇兄梁国彦陈崇李洁尹东昌耘冰
- 关键词:腰椎退变性疾病
- 双通道镜下腰椎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的手术要点和早期疗效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介绍双通道镜下腰椎间融合术(biportal endoscopic lumbar intervertebral fusion,BELIF)的手术要点,报道短期临床疗效及手术并发症。方法 54例患者(男性24例,女性30例,年龄38~79岁)接受BELIF术并随访3个月以上的。记录术前术后腰腿痛VAS及ODI评分。统计总手术时间,镜下操作时间,记录围手术期并发症,计算围手术期失血量,测量植骨区域占总椎间盘面积的百分比。结果腰疼VAS评分由术前(6.13±0.64)分改善至末次随访时的(2.21±1.04)分(P<0.05),ODI评分由术前(46.54±13.75)改善至(14.78±9.23)(P<0.05)。平均手术时间164 min,平均镜下时间102 min。平均出血量为(156±31)ml。平均植骨面积(48.5±9.4)%。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BELIF术短期临床疗效好,并发症少,是一种兼顾微创,安全及效率的腰椎融合手术。
- 梁昌详郑晓青肖丹黄勇兄梁国彦陈崇尹东昌耘冰
- 关键词:腰椎退变性疾病
- 动态内固定Coflex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椎间孔高度恢复与疗效被引量:5
- 2014年
- 背景:近几年来国内各大医院广泛采用Coflex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目的:探讨Coflex棘突间动态稳定装置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并通过随访治疗后椎间孔高度的变化及内固定后腰椎功能恢复情况来探讨椎间孔撑开高度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行Coflex植入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及腰椎管狭窄症的病例,随访患者的椎间孔的高度、椎体前缘及后缘高度。记录患者内固定治疗前、治疗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的ODI及目测类比评分值。结果与结论:内固定治疗后患者的椎间隙前缘高度、椎间隙后缘高度及椎间孔高度较内固定前均有明显的增高,治疗后1周内复查的X射线平片显示椎间孔及椎间隙高度达到最大值,此后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各高度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不同程度的下降。在平均内固定后26.4个月随访时的椎间隙高度及椎间孔高度较内固定前的高度仍具有显著差异。根据ODI功能评分及目测类比评分疼痛评分结果,治疗后3个月即可见患者功能明显改善,在内固定后1年左右进一步改善,腰椎功能恢复效果达到最佳,末次随访时ODI评分值与内固定后1年随访值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说明Coflex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轻中度腰椎管狭窄症可取的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其治疗的效果主要来自于术中对硬膜及神经根的减压,而Coflex对椎间孔高度的恢复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会逐渐丢失。
- 梁昌详昌耘冰顾宏林刘斌尹东郑晓青黄帅豪
- 关键词:植入物COFLEX椎间隙高度腰椎退变性疾病内固定
- 精确定位防旋髓内钉置入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被引量:13
- 2014年
- 背景: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渐渐成为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金标准。目的:通过与标准切口对比,评价精确定位法改良小切口使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置入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优势。方法:股骨转子间骨折接受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置入内固定治疗的患者99例,其中采用改良后小切口方法的患者41例,采用标准切口的58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内固定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及内固定后Harris评分。结果与结论:采用改良切口组患者内固定中出血量较标准切口组少50.9%,切口长度短44%,平均置入内固定时间明显短于标准切口组(P<0.05),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及随访末期Harris评分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说明使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病例,采用改良小切口具有切口更小,创伤更小,操作时间短及出血量少的优点。
- 梁昌详郑晓青昌耘冰顾宏林黄帅豪
- 关键词:植入物骨科植入物内固定器
- 高位颈椎椎管内肿瘤术后早期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考察高位颈椎椎管内肿瘤各病变指标与术后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改善率之间的关系,探讨术后早期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8年4月—2014年10月收治并施行手术切除的52例高位颈椎椎管内肿瘤病例资料,记录临床表现、肿瘤位置与大小、手术前后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和JOA评分、并发症等信息,统计分析各因素与术后JOA评分改善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术前ASIA分级C级及以下的患者术后JOA评分改善率较低。相关性分析提示术后JOA评分改善率与肿瘤横断面定位和肿瘤长径之间存在线性相关,髓内肿瘤患者的JOA评分改善率较其余部位的低,肿瘤长径值越大,JOA评分改善率越低。年龄、病理征、肿瘤病理类型、术中出血量等与JOA评分改善率无明显相关性。并发症也影响JOA评分改善率,尤其髓内肿瘤术后出现的颈髓神经后遗症,严重影响术后神经功能。结论高位颈椎椎管内肿瘤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总体理想。但术前ASIA分级C级及以下、肿瘤较长、髓内肿瘤、术后出现并发症等因素可能提示术后早期神经功能恢复较差。
- 梁国彦梁昌详黄勇兄王良泽曾时兴尹东郑晓青詹世强柯雨洪昌耘冰
- 关键词:颈椎椎管肿瘤脊髓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