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思敏

作品数:6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药物
  • 3篇靶点
  • 2篇毒力
  • 2篇毒力因子
  • 2篇抗体
  • 2篇抗真菌
  • 1篇蛋白
  • 1篇新药
  • 1篇药物靶点
  • 1篇抑制剂
  • 1篇疫苗
  • 1篇真菌
  • 1篇真菌感染
  • 1篇真菌药物
  • 1篇制剂
  • 1篇融合蛋白
  • 1篇宿主
  • 1篇内酰胺
  • 1篇内酰胺酶
  • 1篇念珠

机构

  • 6篇同济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作者

  • 6篇安毛毛
  • 6篇陈思敏
  • 4篇姜远英
  • 1篇刘颖
  • 1篇黄鑫

传媒

  • 2篇中国新药杂志
  • 2篇中国真菌学杂...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菌物学报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22年
近年来,临床上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引起感染的死亡率居高不下。β-内酰胺酶是革兰阴性菌对多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目前,治疗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抗菌药物研发遭遇瓶颈,21世纪以来未见基于新靶点的小分子药物上市。近年来,新药研发机构逐渐聚焦于开发β-内酰胺酶抑制剂,旨在通过克服β-内酰胺酶介导的耐药性提高现有抗菌药物的临床疗效。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在临床上的成功应用,使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成为最有望解决临床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策略。本文对近年来有关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的相关研究和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并对未来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宗辉孙钰芳陈思敏安毛毛慎慧
关键词:Β-内酰胺酶Β-内酰胺酶抑制剂氨曲南美罗培南
抗真菌感染新药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9年
随着免疫功能缺陷人群的增多,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IFIs)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临床常用抗侵袭性真菌感染药物有三唑类(氟康唑)、多烯类(两性霉素B)、棘白菌素类(卡泊芬净)等,然而这些药物并不能满足临床需要,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死亡率仍居高不下。因此,本文着重于目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抗真菌感染新药,根据作用靶点不同依次介绍:作用于细胞壁的新型葡聚糖合成酶抑制剂CD101和SCY-078、几丁质合成酶抑制剂尼可霉素Z、GPI锚定蛋白抑制剂APX001;作用于细胞膜的CYP51抑制剂VT-1161和VT-1129、破坏细胞膜通透性药物CAmB;影响细胞代谢的嘧啶合成抑制剂F901318,以及生物制剂包括细胞表面凝集素样序列3蛋白疫苗(NDV-3)和抗真菌感染抗体Mycograb。本文主要综述了上述新药的研究进展,包括作用机制、体内外活性、临床研究结果等,为相关药物的研发与未来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张玉陈思敏郭诗雨侯炜彤姜远英安毛毛
关键词:侵袭性真菌感染
基于新靶点的抗真菌药物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5年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现有抗真菌药物由于抗菌谱有限、副作用大等原因,致使临床应用受限。因此,基于新靶点的抗真菌药物成为治疗真菌感染的迫切需要。近年来,抗真菌药物研究取得较大进展。其中,抑制真菌细胞壁合成的药物(如E1210和D11-2040)、抑制蛋白激酶或蛋白磷酸酶信号通路的药物(如KP-372-1、17-AAG、Mycograb)、靶向真菌毒力因子的单克隆抗体(如C7、213Bi-18B7、188Re-18B7)、激活宿主免疫系统的疫苗[如PEV7和β-(Man)3-FbaTT]等,正引起人们的关注。
黄鑫刘颖陈思敏安毛毛姜远英
关键词:抗真菌靶点抗体疫苗
重组Fc融合蛋白类药物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自1989年抑制HIV-1感染的CD4-Fc融合蛋白被首次报道以来,Fc融合蛋白的治疗性应用在医药学领域引起广泛关注。Fc融合蛋白由功能分子和免疫球蛋白的Fc结构域组成,不仅具有蛋白的生物学功能且兼具抗体的特性,如在体内具有长半衰期、诱导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效应(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等。通过对Fc结构域进行糖基化、脱酰胺化、氨基酸定点突变改造,还可增强或减弱其介导的ADCC等效应,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另外,Fc融合蛋白在多个非临床领域也有广泛应用。本文对重组Fc融合蛋白的结构特征和药理学特性、临床药物开发及其在非临床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进行综述。
孙钰芳宗辉郭诗雨陈思敏安毛毛慎慧
关键词:FC融合蛋白分子设计免疫球蛋白
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抗体药物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0年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作为超级细菌的典型代表,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目前传统的抗生素治疗和疫苗主动预防都无法有效控制MRSA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毒力是由大量的毒力因子决定的,如黏附素、溶血素、自溶素、蛋白酶等。这些毒力因子能够协助菌体黏附、侵袭宿主,是引发机体组织损伤和脓毒症的主要原因。抗菌药物虽然具有较强的杀菌效果,但对毒力因子的作用欠佳,而且在抗菌药物反复作用下,MRSA会裂解释放更多毒素,加重感染。针对毒力因子的中和方面,以抗体为基础的治疗方法未来有望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方法。本文主要对近年来国内外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抗体药物研究状况进行综述和展望。
侯炜彤郭诗雨张玉邱熙然陈思敏姜远英安毛毛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因子抗体药物药物靶点
白念珠菌侵袭宿主毒力因子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20年
白念珠菌是一种寄生于人类黏膜表面的条件致病菌,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白念珠菌形成侵袭性感染的过程主要分为黏附、侵袭、播散、形成感染灶等步骤,其中黏附和侵袭过程最为关键。黏附是白念珠菌入侵宿主的前提,该过程主要依赖于细胞壁表面的黏附素。侵袭阶段主要与菌丝形成、细胞壁表面毒力蛋白表达和蛋白水解酶分泌增加有关。形成菌丝是白念珠菌侵袭宿主的关键因素,主要由细胞内cAMP/PKA和MAPK等信号通路调控;侵袭素主要位于白念珠菌细胞壁表面,可以协助其穿刺宿主上皮细胞、诱导内吞作用;白念珠菌还可分泌多种蛋白水解酶,它能够破坏宿主组织细胞,协助白念珠菌形成感染灶。该文主要对白念珠菌黏附和侵袭宿主过程中关键的毒力因子进行综述,为理解白念珠菌致病机制以及选择潜在的药物靶点提供参考。
邱熙然陈思敏侯炜彤张玉郭诗雨姜远英安毛毛
关键词:白念珠菌毒力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