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重组腺病毒
  • 2篇细胞
  • 2篇腺病
  • 2篇腺病毒
  • 2篇PRI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检测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患者
  • 1篇抑素
  • 1篇树突
  • 1篇树突状
  • 1篇树突状细胞
  • 1篇球蛋白
  • 1篇重组腺病毒载...
  • 1篇子宫
  • 1篇子宫颈
  • 1篇子宫颈癌
  • 1篇子宫颈癌细胞

机构

  • 4篇中国航天科技...
  • 1篇北京航天总医...

作者

  • 4篇马婷
  • 2篇陈宝荣
  • 2篇黄家芳
  • 2篇赵婧
  • 1篇于洪远
  • 1篇邵燕
  • 1篇李玲
  • 1篇汪玉涛

传媒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IFCC互通性评价更新方案在胱抑素C标准物质互通性评价中的应用
2022年
目的采用国际临床化学与检验医学联合会(IFCC)工作组介绍的互通性评价更新方案评价冰冻人血清胱抑素C标准物质的互通性。方法收集无肉眼可见溶血、乳糜和黄疸的单人份临床血清样本42份;将4个浓度胱抑素C标准物质穿插其中,选用A、B两种市场占有率较高、方法学性能满足行业要求的检测方法,在一个分析批内重复测量临床样本和胱抑素C标准物质各3次;计算标准物质和临床样本在两种方法间的偏倚差值d_(RM)和差值的不确定度U(d_(RM)),按照互通性评价标准0±C判断标准物质的互通性。结果4个浓度胱抑素C标准物质RM1~RM4的d_(RM)±U(d_(RM))分别为(0.012±0.029)、(0.004±0.028)、(0.015±0.028)、(-0.005±0.028)mg/L,k=1.9,均在互通性评价标准(0.000±0.118)mg/L范围内。结论4个浓度冰冻人血清胱抑素C标准物质在A、B两种检测方法间与临床人血清样本具有良好的互通性;IFCC工作组介绍的互通性评价更新方案切实、可行,符合医学预期用途。
邵燕李敏孙江漫马婷尹显艳于洪远徐丽
关键词:胱抑素C标准物质
在Hela细胞中验证miRNA-21对TLR4的调控被引量:1
2015年
背景:mi RNA通过调节特异靶基因的表达,在疾病的发展及预后中起着重要作用。目的:探索mi RNA-21在宫颈癌Hela细胞中对TLR4基因的调控关系。方法:通过miR NA靶基因预测网站寻找可能与miR NA-21相互作用的靶基因,利用已构建的携带pri-mi RNA-21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包装并大量扩增病毒感染Hela细胞,检测荧光蛋白的表达水平,提取感染48 h蛋白,通过Western印迹检测TLR4蛋白表达。从蛋白水平验证在Hela细胞中mi RNA-21与靶基因TLR4的靶向调控关系。结果与结论:100 MOI的重组腺病毒p Ad/pri-miR NA-21、p Ad/neg可以成功感染Hela细胞。生物信息学方法显示mi RNA-21和TLR4存在可能的结合位点。发现感染pA d/pri-miR NA-21组与对照组pA d/neg及空白组相比,TLR4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降低。证实了mi RNA-21可以负调节靶基因TLR4的表达。
赵婧岳鹏黄家芳汪玉涛马婷陈宝荣
关键词:重组腺病毒载体HELA细胞靶基因
重组腺病毒pAd/Pri-miR-21可促进HeLa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及Raw264.7细胞增殖被引量:1
2015年
microRNA在肿瘤细胞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包括控制其增殖与凋亡[1-2]。microRNA-21(miR-21)是具有自主转录单位的微小RNA[3],已有研究表明肿瘤组织miR-21的高表达与疾病的预后呈负相关[4]。为深入发掘miR-21其他的靶基因及其生物学作用, 前期的研究中我们构建了可高表达miR-21小分子的重组腺病毒载体[5], 本研究拟通过包装并扩增获取重组腺病毒颗粒, 分别感染HeLa细胞、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 通过细胞增殖实验, 以期发现miR-21对3种细胞生长的影响, 为深入研究miR-21的生物学功能选择理想的细胞模型。
赵婧岳鹏黄家芳李玲马婷陈宝荣
关键词:重组腺病毒子宫颈癌细胞树突状细胞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2020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0例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设为A组,40例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设为B组。另选取40例同期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常规健康体检且提示并无异常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免疫球蛋白水平[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比较不同预后的患者免疫球蛋白、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结果:A、B组免疫球蛋白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B组免疫球蛋白指标显著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预后良好的患者免疫球蛋白指标显著低于预后不佳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的患者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均显著优于预后不佳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免疫球蛋白检测有助于诊断病情并评估其发展程度,在判断治疗预后质量也有突出指导价值,值得重视。
马婷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