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鹏程

作品数:7 被引量:60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建筑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矿业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数值模拟
  • 2篇巷道
  • 2篇锚杆
  • 2篇锚索
  • 2篇值模拟
  • 1篇单轴
  • 1篇顶板
  • 1篇顶煤
  • 1篇断面
  • 1篇岩壁
  • 1篇应力
  • 1篇影响因素
  • 1篇预应力
  • 1篇振动
  • 1篇支护
  • 1篇支护研究
  • 1篇三向
  • 1篇三轴压缩
  • 1篇隧道
  • 1篇偏压

机构

  • 7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大同煤矿集团...

作者

  • 7篇单仁亮
  • 7篇黄鹏程
  • 3篇李兆龙
  • 2篇白瑶
  • 2篇郭祥
  • 1篇孔祥松
  • 1篇宋立伟
  • 1篇杨昊
  • 1篇郑赟
  • 1篇鲍永生
  • 1篇周桐
  • 1篇戴旭

传媒

  • 2篇煤炭工程
  • 1篇力学学报
  • 1篇矿业研究与开...
  • 1篇煤炭科学技术
  • 1篇煤炭学报
  • 1篇岩土力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管索组合结构及其力学性能研究被引量:7
2022年
为防止在巷道围岩中锚索发生剪切破断,进一步提高锚索的抗剪强度,自主研发的管索组合结构能更好地提高围岩的抗剪强度及稳定性,该结构主要由C型钢管和锚索组成。在详细介绍了管索组合结构支护结构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研究管索组合结构的力学性能,利用自主研发的新型管索拉剪试验系统分别对不同类型、不同预应力、不同索径的管索组合结构及纯锚索进行了室内力学特性试验,分别从受力-剪切位移曲线特征、支护构件类型影响和支护结构破断模式等方面对比分析了试验结果。结果表明,管索组合结构在剪切过程中经历孔壁岩石自由变形、孔壁岩石压缩C型管、C型管握裹锚索共同变形3个阶段;管索组合结构的剪切破断形式表现为拉伸破断和拉剪复合破断,其峰值剪力与预紧力呈负相关,且与纯锚索相比,管索组合结构的剪切塑性铰的轴向距离较大,管索组合结构的最大剪力、最大轴力以及整体结构变形能力均得到提高,提升率分别达到26.8%、3.5%和7.0%以上。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管索组合结构可以有效提高结构面的整体抗剪能力。当围岩发生变形破坏时,锚索与C型钢管的组合结构不仅可以增加整个支护系统的抗剪强度,而且可以同时提高锚索的抗拔能力,从而实现锚索+C型钢管1+1>2的支护效果,在巷道周围组成有效的围岩承载圈,实现巷道围岩的稳定。
单仁亮仝潇黄鹏程原鸿鹄鲍永生刘楠
关键词:锚索剪切强度
锚杆锚索同排协同支护在南关矿的应用研究被引量:9
2019年
针对南关矿高水平应力条件下三采区轨道巷变形量大,难于支护的问题,以锚杆锚索同排协同支护思想为指导,通过现场观测、数值模拟及理论分析,对巷道掘进后围岩中应力演化规律及变形破坏机制进行了研究,提出锚杆锚索同排布置协同支护方案,对比了原支护方案及优化支护方案的预应力场和围岩变形情况。结果表明,锚杆、锚索布置方式及预应力协同后,最大限度发挥了锚固构件力学性能,提高了围岩的自承能力,减小了巷道围岩变形量。现场应用与监测数据表明,锚杆锚索同排协同支护方案具有良好的支护效果,可以有效控制巷道围岩。
单仁亮原鸿鹄黄鹏程李兆龙白瑶李晗
关键词:锚杆锚索数值模拟
三向受力条件下淡水冰破坏准则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为了更清楚地认识含冰冻结壁力学特性、解决复杂冰岩耦合问题以及给冰工程设计和数值仿真分析提供参数,有必要对冰在三向受力条件下的力学特性进行深入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东胜煤田石拉乌素矿立井井筒建设为背景,参考现场水文地质资料在室内制作相似冰样,利用TDW-200低温冻土试验机,进行了4组温度和7组围压的人工淡水柱状冰三轴压缩强度试验,加载速率为0.5 mm/min,加载方向垂直于冰的晶轴方向.结果表明:在恒定温度条件下,柱状冰随围压增大塑性增强,而恒定围压条件下,柱状冰随温度降低脆性增强;在试验温度范围内,淡水柱状冰和多晶冰强度均随围压、温度升高而增大,但同条件下柱状冰强度高于多晶冰;采用D-A模型、Teardrop模型解释了高压下偏应力与围压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从不同角度对拟合得到的破坏准则综合考虑,认为D-A准则更适合用于描述淡水冰的破坏特征.研究结果可为后期同条件冰-岩耦合、数值模拟研究提供参考.
单仁亮白瑶黄鹏程宋永威郭祥
关键词:三轴压缩
西北人工冻结红砂岩的动态时效损伤模型被引量:7
2018年
为了研究西北人工冻结红砂岩的动态力学特性,采用SHPB试验装置对-15℃红砂岩进行单轴冲击压缩试验。对SHPB试验中5组有效数据展开分析,得到了5条不同应变率下的动态应力应变曲线。基于损伤演化及元件模型理论,将冻结红砂岩视为由具有弹性特性、损伤特性、塑性特性及黏滞特性的非均匀质点组成,建立了包含损伤体元件、黏壶及弹簧的时效损伤模型。研究发现:试件强度与平均应变率呈指数相关,当试件平均应变率较小时,试件的强度变化平缓,在高平均应变率下,试件强度急剧增大,当平均应变率为120.73 s-1时,应力峰值高达84.96 MPa,接近静态抗压强度44.1 MPa的2倍;时效损伤模型较好地反映了在一定范围内的冻结红砂岩应力应变关系。
单仁亮宋永威宋立伟黄鹏程戴旭周桐
关键词:SHPB试验
厚硬顶板巷道稳定性影响因素及强帮支护研究被引量:17
2018年
为提高掘进效率需合理设计厚硬顶板巷道支护方式,以晋城矿区厚硬K2灰岩顶板下方15号煤层工作面回风巷道为例,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影响坚硬顶板巷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及支护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坚硬顶板强度及厚度的增大,巷道顶板变形及塑性分布范围逐渐减小;随着两帮支护强度的增大,两帮变形及塑性分布范围明显减小,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顶板变形;在采动影响围岩应力二次重新分布作用下,特厚坚硬顶板始终处于弹性状态,即无卸压区,支护对于顶板围岩变形量影响极小;顶板无支护、同时采用强帮支护方案能够有效控制厚硬顶板巷道稳定性。
单仁亮原鸿鹄孔祥松李兆龙黄鹏程
关键词:厚硬顶板巷道稳定性巷道支护
大断面厚顶煤回采巷道锚杆索协同支护技术研究被引量:13
2020年
以大断面厚顶煤巷道的围岩破坏机理为依据,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计算,对传统联合支护和锚杆索协同支护的围岩变形、塑性区分布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单纯增加锚索的局部支护密度对顶板支护意义并不大,支护过程中应重视顶板锚索的均匀布置,使得锚杆、索充分发挥协同支护作用;研究发现锚杆、索协同支护体系可以将锚杆、索等支护构件的锚固作用最大化,节省支护成本,并有效改善围岩的变形状况,防止巷道围岩出现大变形甚至片帮、冒顶等事故。现场应用试验表明,采用锚杆、索协同支护体系后,巷道顶板下沉量和两帮移近量较传统支护方案分别减少了21.3%和18.4%,支护效果良好。
单仁亮李兆龙鲍永生鲍永生黄鹏程黄鹏程
关键词:大断面数值模拟
机械开挖边坡对临近既有隧道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2017年
为了研究洞口边坡机械开挖过程中对既有隧道的稳定性影响,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确定监测方案,采用M20爆破振动测试仪监测各测点振动速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各测点振动速度随施工进度的变化规律;通过数值模拟模拟洞口放坡机械开挖对既有隧道变形及围岩受力情况的影响。研究表明:与振源的距离越大,测点的振动速度越小,一般不超过0.71cm/s,振动速度主要在0.01cm/s至0.3cm/s之间,放坡机械开挖振动对既有隧道稳定性影响较小;由于放坡卸压作用,既有隧道整体有向开挖侧移动的趋势,但影响较小。
单仁亮宋永威杨昊郑赟黄鹏程郭祥
关键词:边坡偏压隧道振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