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春香
- 作品数:3 被引量:27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66例儿童法洛四联症体肺侧支的分布规律及形态学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法洛四联症(TOF)患者体-肺侧支血管(APCAs)的分布规律及形态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4年12月本院66例经手术确诊的TOF合并APCAs患者的CTA资料,总结并分析APCAs的数量、分布规律及形态学特征。结果:(1)66例患者共发现APCAs 176支,平均2.67支/例。起源部位以胸主动脉中段为主(64支),其后依次为胸主动脉上段和下段、主动脉弓上血管和主动脉弓、腹主动脉及升主动脉。按APCAs类型,Ⅰ型(支气管动脉来源)5支(2.84%),Ⅱ型(主动脉直接来源)144支(81.82%),Ⅲ型(主动脉间接来源)27支(15.34%)。开口狭窄的APCAs 11支,占总数的6.18%。大部分APCAs走行迂曲(166支,占比94.32%)且具有分支(137支,占比77.84%)。(2)APCAs开口起自近心面77支(占48.73%);起自侧面81支,占51.27%;未见开口于背心面的APCAs。APCAs起始部管径以2~4mm最多,为90支,约占51.14%;小于2mm者83支,约占47.16%;大于4mm者最少,仅3支,约占1.70%。(3)APCAs与肺动脉的连接方式以中心融合为主,共243支,约占60.90%;其次为远端融合,共116支,占29.07%;单独分布者最少,为40支,占10.03%。结论:TOF患者中APCAs的分布和形态呈现多样性,应引起重视。
- 冯吉贞姚志刚凌春香徐菡李加美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法洛四联症血管成像
- ^(18)F-FDG PET/CT评价纵隔淋巴结老年性非特异性高摄取的价值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通过对纵隔淋巴结18F-FDG PET/CT表现的对比分析,探讨纵隔淋巴结老年性非特异性高摄取的PET/CT特点及其与恶性肿瘤(尤其是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鉴别。方法回顾性分析有完整临床资料的110例病例,其中老年性非特异性高摄取组55例(组1),转移组53例(组2),两组并存者2例。盲法测量PET/CT图像上高摄取淋巴结的SUVmax和SUVmean、CT图像上淋巴结的长、短径和CT值(平均值和最大值)。结果两组数据的SUV max[(3.98±1.48)mm和(7.41±3.69)mm]、SUV mean[(3.37±1.16)mm和(5.88±2.64)mm]、长径[(10.32±3.01)mm和(16.0±5.97)mm]、短径[(7.48±2.29)mm和(11.95±4.78)mm]、平均CT值[(64.16±21.73)Hu和(33.84±8.80)Hu]和最大CT值[(111.02±149.41)Hu和(67.93±32.45)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1的SUV值及长短径均小于组2,而前者CT值大于后者。结论纵隔淋巴结老年性非特异性高摄取的特点为:多对称分布,SUV值多<5,CT值多>50Hu。SUV值及CT值对于淋巴结良恶性的鉴别有一定的意义,尤其是CT值增高对其与恶性肿瘤,特别是肺癌所致的淋巴结转移的鉴别有重要价值。
- 凌春香黄召勤芮军刘庆伟
- 关键词:淋巴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