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宇

作品数:8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盆地
  • 3篇凹陷
  • 2篇沙河街组
  • 2篇沙河街组三段
  • 2篇生物表面活性...
  • 2篇准噶尔盆地
  • 2篇准噶尔盆地西...
  • 2篇西北缘
  • 2篇莱州湾凹陷
  • 2篇古近系
  • 2篇古气候
  • 2篇北缘
  • 2篇稠油
  • 1篇地震沉积学
  • 1篇断陷
  • 1篇断陷湖盆
  • 1篇盐度
  • 1篇岩心
  • 1篇氧化还原条件
  • 1篇氧同位素

机构

  • 8篇中国石油大学...
  • 6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化
  • 2篇中海石油(中...
  • 1篇河海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8篇刘宇
  • 6篇朱筱敏
  • 2篇郭峰
  • 2篇刘宇
  • 2篇董艳蕾
  • 2篇刘兴周
  • 2篇王新伟
  • 2篇谭希
  • 2篇蔡婷
  • 1篇张亚雄
  • 1篇张自力
  • 1篇杨道庆
  • 1篇陈贺贺

传媒

  • 2篇石油学报
  • 1篇地质学报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古地理学报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4
  • 1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稠油重质组分微生物降解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3年
胶质、沥青质是稠油的重质组分,由于结构复杂和生物可利用性低,胶质、沥青质是稠油污染物进行微生物降解去除的瓶颈。在阐述胶质、沥青质化学结构和检测方法基础上,总结国内外有关稠油重质组分胶质、沥青质的生物降解作用,可为环境中稠油污染物的有效去除提供理论支持。调查表明:稠油胶质与沥青质化学结构质相似,均含多个芳香核,O、N、S等杂原子,主要区别在于稠环芳烃的聚合度不同,胶质中稠环的环数远小于沥青质;胶质以稳定的胶体分散状态存在于原油中,并与沥青质分子间形成络合物,聚结成大分子聚集体。目前已经筛选出可降解胶质、沥青质的菌株,包括细菌和真菌,但所筛菌种降解率仅为10%左右。针对稠油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机理研究十分有限,多集中在稠油胶质、沥青质组分相对含量及功能基团的变化上。对于环境介质中相关组分环烷酸、咔唑类及噻吩类,已获得一些生物降解规律和途径,为胶质沥青质的生物去除提供了可能。鉴于生物表面活性剂对疏水性有机物在生物可利用性上具有增强作用,生物表面活性剂对胶质、沥青质生物降解的促进作用也已得到证实,报道的影响途径包括增加生物量、增强新陈代谢过程、改变摄取机制、参与共代谢以及影响细胞表面性质和菌体Zeta电位等,生物表面活性剂可使稠油胶质降解率提高10%以上。综上,未来应加强高效降解菌的筛选,深入探索胶质与沥青质生物降解的分子机理和影响因素,在提高其生物可利用性的作用途径上进行突破。
王新伟蔡婷刘宇谭希
关键词:稠油胶质沥青质生物降解生物表面活性剂
莱州湾凹陷北洼沙三段砂岩碳酸盐胶结物特征及地质意义被引量:2
2021年
碳酸盐胶结特征不仅反映了成岩环境,而且可表明成岩阶段及其对储层质量的影响。综合运用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等方法,对莱州湾凹陷北洼古近系沙三段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物的分布规律、形成环境、物质来源、沉淀温度以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沙三段发育两期碳酸盐胶结物,分别为形成于埋藏早期的菱铁矿和隐晶方解石,以及成岩作用中后期形成的方解石、白云石、铁方解石和铁白云石,其中方解石是最主要的胶结物类型。碳酸盐胶结物形成于埋藏作用中后期的高盐度流体环境,与有机质脱羧作用相关,有机碳是最主要的碳来源,Ca^(2+)是长石的溶蚀和粘土矿物转化的产物。包裹体均一温度研究结果表明,碳酸盐胶结物在油气充注的同时或之后形成。形成于成岩作用早期的碳酸盐胶结物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岩石骨架颗粒固结和抗压实能力,同时也是后期有机酸溶蚀的主要对象,对储层物性起到促进作用;溶蚀作用之后形成的碳酸盐胶结物占据粒间孔隙和部分溶蚀孔隙,对储层物性起到破坏作用。
王彤朱筱敏刘宇郭诚
关键词:碳酸盐胶结物古近系沙三段莱州湾凹陷
陆相坳陷湖盆沉积对深时古气候的响应信号: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安集海河组为例被引量:3
2021年
“深时”古气候研究范围为前第四纪地质记录,目的在于为未来气候预测提供依据。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安集海河组沉积期,研究区处于早古近纪极热气候(PETM)时期,由于其温室气体排放与当前工业废气排放水平相当,对于全球变化以及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一直以来都是古近纪气候研究的热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在早古近纪沉积期发育大范围分布的典型陆相坳陷湖盆沉积,因其远小于海洋的沉积规模而具有远高于海洋系统的气候变化敏感度,能够更加精确地记录古气候演化对湖盆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本文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安集海河组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取28块砂岩样品和23块泥岩样品分别进行粒度分析和微量元素测试。实验结果显示:研究区安集海河组砂岩中值粒径分布在7.58~393μm,平均值为74.44μm,属于细砂级别;微量营养元素Ni、Cu和Zn的富集指示高生产力水平,元素Mo、Re、V、Co、Cr组合以及Re/Mo、V/Sc、V/Cr和Ni/Co指示氧化型沉积环境,Sr/Cu指示干燥炎热的气候条件。综合岩心观察和镜下鉴定等手段,针对坳陷湖盆对极热气候事件的响应进行系统分析,从岩石学和生物地球化学两个方面寻找沉积物中的信号记录。在极热气候条件下,研究区整体处于干旱炎热的气候环境,随着干旱进程的不断加剧,湖盆蒸发作用强烈,湖平面下降,沉积物粒度逐渐变粗,沉积物暴露水面遭受氧化,形成大面积展布的陆相红层沉积,同时,水体中CO 2分压不断上升,导致碳酸盐矿物浓度达到过饱和状态,以基底式碳酸盐胶结物的形式析出;受干旱气候加剧的影响,湖水持续浓缩,水体盐度上升,整体表现为陆相半咸水沉积环境,水体氧化性逐渐增强,古生产力水平呈现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
王彤朱筱敏董艳蕾杨道庆苏彬谈明轩刘宇伍炜张亚雄
关键词:氧化还原条件古生产力
莱州湾凹陷北洼沙河街组三段砂岩储层孔隙定量演化模式被引量:9
2020年
莱州湾凹陷位于渤海湾盆地南部,是一个"小而肥"的富烃凹陷,其储层成岩作用的研究程度较低。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阴极发光等多种技术手段的分析结果显示,莱州湾凹陷沙河街组三段中—深层储层的岩性主要为中粒—细粒岩屑长石砂岩,其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为中等偏好,属于中孔、中—低渗储层类型,储集性能良好,成岩作用处于中成岩阶段A1期。地层埋藏史、热演化史、烃源岩生烃史和成岩演化史的综合分析指示,储层孔隙空间的演化主要经历了机械压实减孔、早期胶结减孔、酸性溶蚀增孔和晚期胶结减孔4个阶段,其孔隙度的变化量分别为7.73%、4.61%、5.99%和2.54%,由此可建立储层孔隙定量演化的综合模式。受长期浅埋环境和成岩演化阶段影响,莱州湾凹陷沙河街组三段在古成藏期的储层孔隙度约为25%,油气充注情况良好。现今的孔隙类型仍以原生粒间孔为主,油气保存情况较好,勘探潜力较大。这一认识可为研究区的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王彤朱筱敏张自力刘宇郭诚李卓
关键词:成岩作用沙河街组三段莱州湾凹陷渤海湾盆地
一种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快速筛选方法
目前世界范围内稠油资源探明储量逐渐增大,伴随的环境介质中稠油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微生物修复是土壤污染环境修复的重要手段之一,而稠油污染物存在结构复杂、重质组分含量高、生物降解率低的特点,所以如何提高稠油污染物在环境中的降解...
蔡婷刘宇谭希王新伟
关键词:生物表面活性剂稠油糖脂
基于微量元素分析的古沉积背景重建——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古近系安集海河组为例被引量:12
2020年
作为沉积背景变化的敏感性指标,微量元素丰度及其比值对物源构造背景识别、沉积环境恢复和古气候重建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古近系安集海河组23件泥质岩类样品开展微量、稀土元素分析测试,结合岩心与薄片等相标志,完成了研究区古沉积背景的恢复。研究表明:(1)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分配模式、微量元素上地幔标准化蛛网图以及Th/Sc-Zr/Sc、La/Yb-REE、La-Th-Sc判别图解综合分析指示,安集海河组沉积期物源供给较为稳定,物源区风化程度较高,再旋回及分选作用不明显;沉积物源主要来自上地壳的长英质岩石,母岩岩石类型以酸性火成岩为主,主要为大陆岛弧成因,扎伊尔山早石炭世侵入岩是可能的物源区;(2)元素Li、Sr、Sr/Ba和Th/U组合以及U/Th、δU、δCe、Ceanom和Ce/La组合指示,安集海河组沉积期表现为陆相半咸水的氧化型沉积环境,该沉积环境受古近纪系列热气候事件的影响,在极热气候背景下,湖盆水体蒸发强烈,湖平面略有下降且湖水浓缩,水体盐度增高,部分湖底沉积物因暴露水面而被氧化,该现象可在陆相红层的特殊沉积物中得到进一步印证;(3)纵向上,安集海河组Sr/Cu以及Cu和Cs含量变化整体呈上升趋势,反应气候的干旱程度不断增加,同时风化作用指数Rb/Cs整体呈下降趋势,表明受气候干旱的影响,该时期风化作用逐渐减弱。综上,安集海河组沉积期,研究区气候经历了由湿热向干热转变的过程。
王彤朱筱敏董艳蕾陈贺贺苏彬刘宇伍炜
关键词:古水深古盐度古气候
基于地震沉积学恢复断陷湖盆古水系及其演化过程——以辽河坳陷西部凹陷盘山洼陷沙河街组三段为例
2022年
陆相断陷湖盆演化复杂、构造活动强烈、源-汇系统多样,利用沟谷体系刻画或沉积物粒度变化来推测古水系搬运路径等传统方法无法有效恢复其古水系,特别是勘探程度较低的深洼区的古水系演化过程的恢复难度更大。为提升古水系恢复结果的准确度,以地震沉积学理论为指导,综合岩心、测井、录井和三维地震资料,通过地层切片和井震标定,划分古水系级次,半定量化表征古水系的发育程度(水系长度和展布面积),重建了辽河坳陷西部凹陷盘山洼陷沙河街组三段(沙三段)沉积期不同构造演化阶段的古水系空间展布特征。研究表明,沙三段下亚段(SQ1)沉积期,盘山洼陷地形起伏较大,受断裂活动影响,其主水系分布局限;沙三段中亚段(SQ2)沉积期,同沉积断裂持续活动,受沉降作用和西部物源供给影响,盘山洼陷西南部扇三角洲前缘水系逐渐发育,并于SQ2^(2)沉积期展布面积达到最大;沙三段上亚段(SQ3)沉积期,研究区基本继承了SQ2沉积期的构造格局,但该阶段盘山洼陷裂陷活动减弱、地势落差减小,导致西南部扇三角洲前缘水系发育受阻;SQ3沉积末期,西部凹陷北部基底构造隆升,北部物源供给量增加,该阶段盘山洼陷北部扇三角洲前缘水系逐渐发育,东部和南部地区广泛发育重力流沉积水系,而西南部主水系快速萎缩,并向南部低洼区偏移。基于地震沉积学恢复断陷湖盆古水系及其演化可以为寻找有利储集体、开展精细油气勘探提供一定技术借鉴和理论支撑。
刘宇刘宇张自力朱筱敏杨棵张自力郭峰
关键词:古水系物源体系沙河街组三段
浊积岩和砂质碎屑流岩关键识别标志及辽河盆地岩心实例被引量:5
2020年
重力流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流体形式,不同学者基于不同切入点往往会提出多种重力流的划分方案。采用浊流和碎屑流的二分方案,对浊积岩和砂质碎屑流岩的沉积特征展开综述和探讨,旨在进一步概括这2类岩石的沉积特征,明确具有指示意义的最典型相标志。研究表明,在野外露头和钻井岩心中,可以通过以下典型特征鉴别浊积岩和砂质碎屑流岩:砂岩内若发育以正粒序为特征的递变层理,则应该将其认定为浊积岩;若砂岩内发育泥岩撕裂屑、漂浮状泥砾或不含任何层理构造(块状砂岩),则应该将其认定为砂质碎屑流岩。这些特征是鉴别浊积岩和砂质碎屑流岩最可靠的标志。此外,变形层理、爬升波纹交错层理、波状层理、平行纹层、冲刷侵蚀界面、岩性突变界面和槽模等沉积构造也具有一定指示意义,出现这些特征时需要结合沉积背景、岩相的垂向组合关系和地球物理等资料进行综合判断。
杨棵朱筱敏刘宇刘宇刘兴周
关键词:重力流浊积岩相标志辽河盆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