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华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电气工程

主题

  • 3篇预测控制
  • 3篇测控
  • 2篇电机
  • 2篇逆变
  • 2篇逆变器
  • 2篇模型预测控制
  • 1篇电力
  • 1篇电力系统
  • 1篇电流
  • 1篇电流控制
  • 1篇电网
  • 1篇短路
  • 1篇短路电流
  • 1篇异步
  • 1篇异步电机
  • 1篇暂态
  • 1篇振荡
  • 1篇振荡模式
  • 1篇三相对称绕组
  • 1篇双馈

机构

  • 5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日立永济电气...

作者

  • 5篇刘晓华
  • 4篇陆可
  • 2篇柳鑫
  • 1篇赵洋
  • 1篇陈宇飞
  • 1篇吕文芳
  • 1篇张艳东

传媒

  • 1篇内蒙古电力技...
  • 1篇电力科学与工...
  • 1篇电机与控制应...

年份

  • 4篇2016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七相逆变器模型预测控制技术研究
针对七相逆变器中存在较大的三、五次谐波电流这一问题,本文通过采用二阶欧拉法对七相逆变器的基波空间以及三次、五次谐波空间电流进行预测控制,较好的抑制了七相逆变器中三、五次空间谐波电流。其次,针对七相逆变器电压矢量较多,矢量...
刘晓华陆可张艳东柳鑫仝彤
考虑撬棒保护动作的双馈风机故障暂态特性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从电网的角度来看,风电场表现出来的故障特性不可忽视,尤其是在目前电网低电压穿越的要求下,风电机组表现出更加复杂的故障暂态特性,对电网自身的故障特性造成复杂的影响,给电网继电保护的研究带来挑战。针对目前广泛应用的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对其电网故障下的短路过程进行了数学推导,得出了其短路电流计算表达式,并根据双馈风力发电机组近端严重故障下撬棒保护两种不同的投切控制策略,通过PSCAD/EMTDC仿真平台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对比分析了撬棒保护两种投切方式对双馈风机故障暂态特性的影响,验证了推导表达式的正确性,对含风电场的电力系统故障分析诊断及继电保护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定依据。
柳鑫刘晓华吕文芳陆可
关键词:双馈风力发电机故障特性短路电流继电保护
大规模双馈型风电机组接入电力系统对电网阻尼特性的影响
2015年
风资源丰富地区往往会建设多个风电场,且风电场所在地区远离经济中心,用电负荷较小,大量风电需外送,外送风电对电力系统尤其是风电所在区域与主网间弱阻尼的影响会比较突出。本文以东北地区某典型风电外送区域双馈型风电机组为例,通过PSD-BPA平台搭建系统,采用特征值分析法研究了不同的风电穿透率及并网方式对电网阻尼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风电的接入改善了电网的阻尼特性,风电的低电压等级并网较高电压等级并网会获取更好的阻尼特性。
柳鑫陈宇飞刘晓华陆可
关键词:电力系统风电并网小干扰稳定振荡模式阻尼特性
基于滑模观测器的无速度传感器异步电机模型预测控制被引量:2
2016年
模型预测控制是近年来在交流调速领域逐渐受到关注的一种优化控制算法。针对预测控制所需的转速和磁链信息,采用将电机本体输出电流作为参考模型,自适应磁链滑模观测器的输出电流作为可调模型,通过对电流误差设置合适的自适应率,最终辨识出转速。该方案不仅提高了参考模型的精确性,同时将滑模理论应用到磁链观测模型,提高了系统的动态响应和对电机参数的鲁棒性。最后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搭建了联合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陈宇飞王雨琦陆可赵洋刘晓华
关键词:模型预测控制滑模观测器无速度传感器异步电机
十二相逆变器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技术研究
本文将有限状态集模型预测控制(FCS-MPC)应用在十二相电压源型逆变器的电流控制中,对十二相逆变器在带阻感负载情况下进行预测模型建模,预测控制器的设计;由于十二相逆变器的矢量控制数目较多,所以十二相矢量控制采用放置互差...
仝彤陆可张艳东刘晓华
关键词:电流控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