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科
-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纽约城市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翼型叶栅空气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 后缘射流对跨音速翼型激波振荡影响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
- 2013年
- 跨音速翼型上激波与附面层相互干扰会导致激波在翼型上前后振荡,从而有可能引起机翼抖振。要对激波振荡进行控制主要应通过改变激波附面层相互作用区域的流动和后缘处尾流的流动来实现。通过数值方法模拟后缘射流对尾流流动的改变以及对跨音速翼型上激波振荡的影响。计算了不同射流速度下相对厚度为18%的双圆弧翼型绕流场,分析了后缘射流对激波振荡及翼型气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后缘射流对激波振荡有抑制作用,同时对翼型气动特性有一定改进作用。
- 周伟张正科屈科高超
- 关键词:射流激波振荡跨音速附面层分离
- 用转捩模型预测转捩及确定最佳粗糙带高度被引量:3
- 2012年
- 采用SST k-ω二方程湍流模型,附加γ-Reθ转捩模型对不同迎角下的NACA0012翼型绕流进行了转捩预测,计算预测的转捩位置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说明γ-Reθ转捩模型对转捩位置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进一步用模型对带有粗糙带的翼型进行转捩预测,获得了不同雷诺数下刚好激发转捩又不引起过大局部压力扰动和附加阻力的最低粗糙带高度,对固定转捩风洞实验有指导意义。
- 成婷婷张正科屈科
- 关键词:转捩
- 用数值模拟方法确定跨音速风洞几何参数被引量:3
- 2011年
- 用多块搭接网格技术及雷诺平均N-S方程数值模拟跨音速翼型风洞流场。着重研究了不同驻室高度、不同引射缝高度以及实验段上下壁不同开闭比对风洞马赫数分布的影响。并研究了实验段上下壁干扰对翼型测压实验的影响。通过计算得到了最优的驻室高度、引射缝高度以及最优开闭比。计算结果表明,不同的驻室高度和引射缝高度对实验段马赫数分布有很大影响;而实验段上下壁开闭比对风洞实验段的阻塞度有很大的影响。随着开闭比的逐渐增加,翼型上的激波位置也逐渐向前移动。只有在合适的开闭比下,翼型的激波位置和压力峰值才与无干扰结果一致。研究结果对风洞建设和性能改进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屈科张正科高超牛嵩
- 关键词:翼型风洞数值模拟
- 开缝空腔抑制翼型跨声速抖振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
- 2016年
- 采用非定常雷诺平均Navier-Stokes(URANS)方法计算了18%双圆弧翼型的跨声速抖振特性,分析了翼面激波振荡及流场结构演化的特点,研究了在翼型表面开通气空腔抑制跨声速抖振的可行性,对空腔深度、开缝数目对激波振荡的抑制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计算发现,18%双圆弧翼型的跨声速激波自激振荡只有向前的运动,没有向后的运动,开缝空腔能够抑制翼型跨声速抖振,但对抖振频率影响不大;空腔深度大,抑制效果好,但空腔深度变化对振荡频率影响不大;开2、3、4个槽缝抑制抖振的效果差别不大,开缝数量对抖振频率影响不大。
- 周伟张正科屈科翟琪
- 关键词:跨声速抖振激波振荡空腔
- 后掠机翼人工转捩最佳粗糙带高度数值预测被引量:4
- 2016年
- 介绍了基于当地变量的γ-Reθ转捩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到后掠机翼的转捩预测和人工转捩最佳粗糙带高度以及人工转捩技术能够模拟的大气飞行雷诺数的确定中。为检验γ-Reθ转捩模型对后掠机翼转捩的预测能力,对ONERA M6机翼和DLR-F4标模机翼进行了边界层转捩预测,采用结构化网格和有限体积法求解雷诺平均Navier-Stokes(RANS)方程,得到了机翼表面的摩擦阻力系数分布,从而可以得到相应的转捩位置,预测得到的转捩位置与试验结果比较吻合,说明该模型对后掠机翼转捩预测是可信的。最后在DLR-F4标模机翼上表面固定了粗糙带,通过相同的方法得到了转捩位置,从而确定了马赫数为0.785、雷诺数为3.0×106时最佳粗糙带高度为0.11mm;通过不断增大雷诺数使自由转捩位置不断向前缘移动,验证了人工转捩对大气飞行雷诺数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在最佳粗糙带高度为0.11mm下,可以实现对大气飞行高雷诺数的模拟。
- 田永强张正科屈科翟琪
- 关键词:人工转捩转捩模型后掠机翼雷诺数边界层
- 翼型阻力计算方法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翼型阻力是评定翼型气动特性的重要气动参数之一,翼型测压实验时主要用动量法测量阻力,也就是根据尾迹区某截面的动量损失来计算翼型阻力。首先用数值模拟方法获得翼型流场全部信息,然后分别用翼面压力、黏性力积分和尾迹动量损失积分两种方法获得阻力,并对它们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以确定在使用尾迹积分法计算阻力系数时的最佳积分截面和尾迹排架的最佳安装位置。
- 周伟张正科屈科高超
- 关键词:翼型阻力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