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艳
-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血清PTX-3、OSM水平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血清穿透素(PTX)-3、抑瘤素(OS)M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脓毒症老年患者136例,根据28 d预后分为存活组(n=98)与死亡组(n=38)。比较不同预后组血清PTX-3、OSM水平等临床资料差异,分析PTX-3、OSM水平与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指标对预后的评估能力。结果死亡组入院时血清PTX-3、OSM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脓毒症患者血清PTX-3水平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评估(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呈正相关(r=0.341、0.326,P均<0.05),OSM水平与APACHEⅡ、SOFA评分呈正相关(r=0.338、0.331,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脓毒性休克(OR=5.703)、SOFA评分(OR=2.212)、血清PTX-3水平(OR=1.451)和OSM水平(OR=1.531)均是老年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PTX-3水平、OSM水平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8、0.841,高于SOFA评分(AUC为0.74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70、1.716,P=0.944、0.086)。结论血清PTX-3、OSM水平均与老年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可作为预后的预测标志物。
- 崔艳李孟秦胡星平
- 关键词:脓毒症抑瘤素M
- 核转录因子-κB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4年
- 核转录因子-κB存在于体内多种细胞内,活化后与特定的靶基因启动子结合,从而启动基因转录,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病过程。本文综述了NF-κB在各种疾病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 崔艳曹小平
- 关键词:NF-ΚB疾病
- 有机磷农药中毒致Sprague-Dawley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 通过测定氧化乐果中毒Sprague-Dawley(SD)大鼠血清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浓度、肺组织NF-κB表达水平、肺系数,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大鼠肺损伤的机制。 方法 将96只雄性健康SD大鼠(6周龄)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染毒组(B组),每组48只,B组以0.4%氧化乐果乳油工作液(40%氧化乐果乳油1 mL加99 mL生理盐水稀释而成)以大鼠经口半数致死量45 mg/kg灌胃染毒建立有机磷中毒模型,A组灌胃等量无菌生理盐水。分别于灌胃后30 min及3、6、12、24、48 h从各组中抽取6只大鼠,并处死,测定各组肺系数、血清NF-κB浓度、肺组织NF-κB表达水平,并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 结果 B组与A组比较,肺系数与血清NF-κB浓度及肺组织NF-κB表达上调(P<0.01);A组大鼠各时间点肺组织切片正常,B组大鼠肺组织于染毒后30 min出现肺间质充血,肺泡间隔增宽,甚至可见肺泡内有红细胞聚集,并逐渐加重,至染毒后12 h达到高峰,24~48 h上述变化逐渐减轻。 结论 NF-κB可能参与了有机磷杀虫剂中毒时肺损伤的过程。
- 崔艳曹小平
-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急性肺损伤核转录因子-KB
- 有机磷杀虫剂致SD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 目的通过测定氧化乐果中毒Sprague Dawley(SD)大鼠血清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浓度、肺组织NF—κB表达水平、肺系数,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大鼠肺损伤的机制。方法将96只雄性健康SD大鼠(6周龄)随机...
- 崔艳曹小平
- 肺复张联合早期体外膈肌起搏对中重度ARDS患者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肺复张(RM)联合早期体外膈肌起搏(EDP)治疗对中重度ARDS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在我院急诊监护室接受治疗的中重度ARDS患者5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4例)、RM组(14例)、EDP组(14例)、RM+EDP组(1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RM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RM(PEEP递增法);EDP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EDP治疗,于机械通气48 h后开始直至撤机;RM+EDP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相同的RM及EDP治疗。比较各组氧合指数、肺超声评分(LUS)、膈肌移动度(DE)、膈肌增厚分数(DTF)、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28 d死亡率。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RM组、RM+EDP组氧合指数在第3天、第7天明显增加(均P<0.05);与RM+EDP组相比,EDP组氧合指数在第3天、第7天明显降低(均P<0.05),RM组第7天氧合指数明显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RM组、EDP组、RM+EDP组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均P<0.05);与RM+EDP组相比,RM组、EDP组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明显延长(均P<0.05)。(3)4组患者28 d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与对照组相比,RM组、RM+EDP组肺超声评分在第3天、第7天及撤机时明显降低(均P<0.05),EDP组肺超声评分撤机时明显降低(P<0.05);与RM+EDP组相比,EDP组肺超声评分在第3天、第7天及撤机时明显升高(均P<0.05),RM组撤机时明显升高(P<0.01)。(5)与对照组相比,EDP组、RM+EDP组膈肌移动度及膈肌增厚分数在第3天、第7天及撤机时明显增加(均P<0.05);与RM组相比,EDP组、RM+EDP组膈肌移动度及膈肌增厚分数在第3天、第7天及撤机时明显增加(均P<0.05)。结论RM或早期EDP能改善中重度ARDS患者氧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且两者联合使用效果更显著,其机制至少部分与改善肺通气、保护膈肌功能相关。
- 秦宝崔艳彭颖黄媛李孟秦
-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复张体外膈肌起搏
- 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并发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及其预测效能
- 2023年
- 目的 分析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及其预测效能。方法 128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根据是否并发AKI分为AKI组(50例)和非AKI组(78例),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重症新型冠状冠感染并发AKI的影响因素和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估相关危险因素对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并发AKI的预测效能。结果 AKI组和非AKI组年龄、男性比例、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NLR、PCT、NGAL、D-D、APACHEⅡ评分比较,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CT、NGAL、APACHEⅡ评分是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并发AKI的独立危险因素。PCT预测临界值为9.16 ng/mL,其预测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并发AKI的灵敏度为82%、特异度为100%;NGAL预测临界值为387.00 ng/mL,其预测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并发AKI的灵敏度为90.0%、特异度为97.4%;APACHEⅡ评分预测临界值为23.00分,其预测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并发AKI的灵敏度为58.0%、特异度为89.74%;PCT、NGAL、APACHEⅡ评分联合预测临界值为0.38,其预测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并发AKI的灵敏度为92.0%、特异度为98.72%。结论 PCT、NGAL、APACHEⅡ评分是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并发AKI的危险因素,各指标对于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并发AKI的发生有良好的预测效能,三者联合具有更准确的预测价值。
- 黄媛李孟秦崔艳马林甘祥海
-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急性肾损伤降钙素原
- 氢溴酸山莨菪碱对脓毒症相关凝血障碍患者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氢溴酸山莨菪碱对脓毒症相关凝血障碍患者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10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收治的72例脓毒症相关凝血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6例。两组患者均予以脓毒症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氢溴酸山莨菪碱。收集所有患者入组时的性别、年龄、感染部位、脓毒症相关凝血障碍评分,统计两组患者ICU住院天数、总住院天数及28 d死亡率,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第3、5、7天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及凝血功能指标[包括PT、APTT、Fib、PLT和D-二聚体(D-D)],并在相同时间采集两组患者的血液样本,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水平。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ICU住院天数和总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28 d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第3、5、7天APACHEⅡ评分、血浆SDC-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LT均高于对照组,治疗第5、7天D-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第3、5、7天PT、APTT和Fi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氢溴酸山莨菪碱可以改善脓毒症相关凝血障碍患者的凝血功能及预后,其机制可能与减轻内皮损伤有关。
- 彭颖秦宝崔艳黄丹李孟秦
- 关键词:氢溴酸山莨菪碱脓毒症凝血功能内皮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