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
-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建瓯市立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无创高频振荡通气与常频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比较
- 2023年
- 目的:比较无创高频振荡通气(nHFOV)与常频机械通气(CM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6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两组均予以注射肺表面活性物质、维持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CMV治疗,研究组采用nHFOV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呼吸机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30/30),高于对照组的80.0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呼吸机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后,研究组PaO_(2)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_(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1/30),低于对照组的26.67%(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HFOV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显著,能改善血气分析指标,缩短呼吸机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CMV。
- 闵印长张艳邹树容袁翠萍
-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常频机械通气血气指标住院时间
- 气管、支气管异物23例临床资料分析
- 2015年
- 目的:分析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误诊原因分析。方法:总结我院2004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及影像学特征,误诊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气管异物12例,支气管异物11例。异物为花生米9例,葵花子7例,苹果3例、碎骨头2例、笔帽及药片各1例。支气管镜取出22例,自行咳出1例。早期确诊8例,误诊15例。结论:气管、支气管异物是儿科急症,对于有明确异物吸入史,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即可诊断。对于无异物吸入史,出现刺激性慢性咳嗽,首次发作不明原因的喘息,治疗效果差,合并肺不张和(或)肺气肿,结合临床体征尽早行影像学检查。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仿真支气管镜对异物的判断和定位有重要价值。支气管镜对气管、支气管异物既可诊断又能进行治疗。
- 葛绍华张艳闵印长钟国发颜德敏
- 关键词:气管支气管
- 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对急性支气管炎患儿呼吸道症状的疗效观察
- 2022年
- 目的:探讨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对急性支气管炎患儿呼吸道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139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雾化组(n=70)和口服组(n=69)。雾化组采用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口服组采用乙酰半胱氨酸颗粒口服治疗,2组基础治疗相同。比较2组治疗后呼吸道症状改善时间、发热持续时间、治疗7d有效率、C-反应蛋白变化水平和不良反应。结果:雾化组止咳起效时间、咳嗽持续时间、排痰困难持续时间、哮鸣音持续时间均显著短于口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雾化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口服组,而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口服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发热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及随访期间2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可加速急性支气管炎患儿呼吸道症状缓解,提高临床疗效。
- 陈霞张艳张珉闵印长方朝森
- 关键词:乙酰半胱氨酸急性支气管炎呼吸道症状小儿
- 清热化痰法联合阿奇霉素对肺炎支原体气管炎症状改善及预后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清热化痰法联合阿奇霉素对肺炎支原体气管炎症状改善及预后的影响。方法:120例肺炎支原体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加用清热化痰法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症状消退时间、炎性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风险。结果:观察组咳嗽、喘息、肺部湿啰音症状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16.67%(P<0.05)。结论:清热化痰法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气管炎的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症状消退时间,改善其机体炎性反应,联合用药安全性较高。
- 张艳
- 关键词:清热化痰法阿奇霉素炎性指标
- 儿科门诊600例手足口病患儿用药疗效的评价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儿科门诊600例手足口病患儿用药情况,并对用药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儿科门诊治疗的600例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喜炎平注射液,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并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疗效观察比较两组在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症状缓解时间及转为重症病例上是否存在差异。结果通过统计分析,治疗组在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症状缓解时间上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转重症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疗效优于利巴韦林,安全性上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具有应用价值。
- 葛绍华黄荣彬张艳闵印长
- 关键词:儿科门诊手足口病用药疗效评价